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9,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杜房
崔杜
杜紫微
杜断
一杜
杜机
云杜
杜度
杜多
杜翁
张杜
杜田
杜草
邵杜
杜仲
《漢語大詞典》:杜房
唐 杜如晦 、 房玄龄 的并称。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二表》:“方国家多难之秋,尤将帅之材为急。所以 萧何 之於 汉 ,必荐 韩 彭 ,有若 杜 房 之於 唐 ,必推 英卫 。”
分類:房玄龄
《分类字锦》:崔杜
三辅决录赵袭燉煌太守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书称于前世袭与罗恽亦以能草颇自矜誇故张伯英与袭同郡太仆朱赐书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杜紫微
指 唐 杜牧 。 杜牧 曾官中书舍人, 唐 中书省又称紫微省,故名。 唐 郑谷 《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诗:“ 张生 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 杜紫微 。”
《漢語大詞典》:杜断(杜斷)
谓善于对事情作出妥当的决断。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 房 谋兼 杜 断, 萧 律继 曹 遵。”参见“ 杜断房谋 ”。
分類:妥当决断
《漢語大詞典》:杜断房谋(杜斷房謀)
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 玄龄 必曰:‘非 如晦 莫筹之。’及 如晦 至,卒用 玄龄 策也。盖 如晦 长於断,而 玄龄 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杜断房谋”。 柳亚子 《寄毛主席延安》诗:“ 杜 断 房 谋劳午夜, 江 毫 丘 锦各名家。”
《骈字类编》:一杜
晋书汜腾传举孝廉除郎中属天下兵乱去官还家散家财五十万以施宗族柴门灌园琴书自适张轨徵之为司马腾曰门一杜其可开乎固辞病
《漢語大詞典》:杜机(杜機)
见“ 杜德机 ”。
《漢語大詞典》:杜德机(杜德機)
谓闭塞生机。庄子·应帝王:“ 郑 有神巫,曰 季咸 …… 列子 与之见 壶子 。出而谓 列子 曰:‘嘻!子之先生死矣!弗活矣!不以旬数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壶子 。 壶子 曰:‘乡吾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正。是殆见吾杜德机也。’” 成玄英 疏:“杜,塞也;机,动也。至德之机,开而不发,示其凝淡,便为湿灰。” 宋 辛弃疾 《瑞鹧鸪》词:“何人可觅安心法?有客来观杜德机。”亦省作“ 杜机 ”。 宋 沈辽 《谕客词》:“不杜机以惊俗,不属骚以况 均 。” 明 唐顺之 《有相士谓余四十六岁且死者诗以自笑》:“色常带墨缘辞肉,形或如灰似杜机。”
分類:闭塞生机
《骈字类编》:云杜(云杜)
汉书地理志江夏郡县云杜绿又王莽传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 林号曰下江兵宋书刘怀肃传振复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奔怀肃自云杜驰赴日夜兼行七日而至 齐书州郡志竟陵郡县云杜东水经沔水又东南与阳口合又东南径江夏云杜县 夏水从西来注之 刘孝绰谢晋安饷米等启气苾新城味芳云杜
《骈字类编》:杜度
韩愈讳辨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
《漢語大詞典》:杜多
梵文Dhūta的译音,亦译作“头陀”。谓除去衣、食、住三种贪欲。也用以称行脚乞食的僧人。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杜多……谓去其衣服、饮食、住处三种欲贪也。旧言头陀者,讹也。” 宋 王安石 《次韵叶致远》之四:“若遇好花须一笑,岂妨 迦叶 杜多身。”翻译名义集·僧伽众名:“我説彼人,名为杜多,今讹称头陀。” 宋 赞宁 高僧传·唐成都净众寺无相传:“后来入城市,昼在冢间,夜坐树下,真行杜多之行也。”
《骈字类编》:杜翁
魏晋 无名氏 南土为杜预歌 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
《韵府拾遗 麌韵》:张杜(张杜)
隋书樊子盖传龚汲振德化于前张杜垂清风于后
《漢語大詞典》:杜田
犹杜撰。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一:“ 汉 田何 善,言者本 田何 。 何 以 齐 诸 田 徙 杜陵 ,号 杜田生 。今之俚谚谓白撰无所本者为杜田。” 清 唐仲冕 《芳茂山人诗录》序:“﹝ 孙星衍 ﹞所著周易尚书,悉取 汉 晋 以前説,缕列综贯,不作一杜田语。”参见“ 杜撰 ”。
分類:杜撰
《國語辭典》:杜撰  拼音:dù zhuàn
宋代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所以称事不合格者为「杜撰」。见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杜撰》。后称无事实根据,凭空捏造、虚构为「杜撰」。《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胡说,什么打翁骂婆?这是你杜撰的!何不说打爹骂娘!」《红楼梦》第七八回:「那宝玉虽不算是个读书人,然亏他天性聪敏,且素喜好些杂书,他自谓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处,拘较不得许多。」
《漢語大詞典》:杜草
即杜若。 唐 贾岛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诗:“杜草开三逕,文章忆二贤。”参见“ 杜若 ”。
分類:杜若
《漢語大詞典》:杜若
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唐 皮日休 《端忧》诗:“篔簹颯兮雨岸,杜若死兮霜洲。” 清 龚自珍 《此游》诗:“悠扬闻杜若,髣彿邀蛾眉。”
《漢語大詞典》:邵杜
西汉 召信臣 和 东汉 杜诗 的并称。召,又作“邵”。二人先后为 南阳 太守,有惠政,时人称之曰:“前有 召父 ,后有 杜母 。”见后汉书·郭杜孔张等传。 宋 王禹偁 《送柴侍御赴阙序》:“ 龚 黄 於是政成, 邵 杜 以之相代。”
《漢語大詞典》:杜仲
落叶乔木。叶互生,长椭圆状卵形。春季开花,果实长椭圆状。树皮、叶子和果实可提取具有绝缘性的杜仲胶,树皮可入药。又名思仲、思仙、木棉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杜仲:“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 清 曹寅 《〈思仲轩诗〉序》:“思仲,杜仲也,俗呼为檰芽,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