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4,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村社
村近
杏花村
沙村
村田
村头
村叟
村妇
村桥
竹村
村老
云村
村墅
村野
村氓
《漢語大詞典》:村社
(1).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覷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2).犹村落。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拜无渥泽,惊动村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山禺 ﹞有众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帐。”《西游记》第二八回:“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
(3).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组成。土地公有;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
《骈字类编》:村近
宋 蔡肇 题李世南画扇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宋 陆游 宿野人家 林喧鸟雀栖初定,村近牛羊暮自归。
《國語辭典》:杏花村  拼音:xìng huā cūn
种有很多杏花的村庄。词章中描写春景时的常用词。唐。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漢語大詞典》:沙村
(1).沙滩边或沙洲上的村落。 唐 杜甫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诗:“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唐 孟郊 《独宿岘首忆长安故人》诗:“江城与沙村,人语风颼飀。” 明 王逢 《题杉溪老人家壁六言》之三:“红白花明水寺,青苍树遶沙村。”
(2).粗暴;粗野。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这哥哥恁地狠,没些儿淹润,一剗地沙村,倒把人寻趁。” 明 徐复祚《投梭记·订盟》:“做出个沙村势逞威。”
《漢語大詞典》:村田
农田。 唐 卢照邻 《初夏日幽庄》诗:“钓渚青鳬没,村田白鷺翔。” 唐 白居易 《咏怀》:“如何办得归山计?两顷村田一亩宫。”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永雪后见赠》:“想得村田来岁好,瓦盆嘉酿灌愁城。”
分類:农田
《漢語大詞典》:村头(村頭)
村上;村口。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怕官人待要来歛科税,我去村头行报知。”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他母亲、舅父和舅母为了爱他,不敢留他多住。他们把他送到村头。”
《漢語大詞典》:村叟
村里老者。 唐 韩偓 《开河记》:“林中有小祠庙, 叔谋 访问,村叟曰:‘古老相传,呼为隐士墓。’” 宋 陈造 《识村翁语》诗序:“昔一村叟、一野僧,皆寿百二。”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如今聚村叟,会诗友,噀的是活鱼新酒,问甚瓦盆、砂瓶、磁甌。”
分類:村里老者
《國語辭典》:村妇(村婦)  拼音:cūn fù
乡村的妇女。唐。白居易 寄内诗:「不如村妇知时节,解为田夫秋捣衣。」
《骈字类编》:村桥(村桥)
唐 韦庄 三堂早春 溪送绿波穿郡宅,日移红影度村桥。
《漢語大詞典》:竹村
亦作“ 竹邨 ”。 竹林茂盛的村庄。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唐 杜牧 《忆游朱坡四韵》:“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邨。”
《漢語大詞典》:村老
村中父老。 唐 白居易 《宿紫阁山北村》诗:“村老见予喜,为予开一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村老皆醉饱,获束縑三千。”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昭王南征:“水经注·沔水篇注云: 沔水 又东逕 左桑 ,昔 昭王 南征,死于是水。 庾仲雍 言村老云,‘百姓佐 昭王 丧事於此,成礼而行,故曰左丧。左桑,字失体耳。’”
《漢語大詞典》:云村(雲村)
云气笼罩的村落、山村。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云村共香饭,水月喻秋花。” 明 宋濂 《题方方壶画锺山隐居图》诗:“相期守规中,结庵在云村。”
《漢語大詞典》:村墅
(1).乡村房舍。泛指村庄、乡村。 唐 祖咏 《渡淮河寄平一》诗:“天色混波涛,岸阴匝村墅。”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周礼云:‘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木。’今村墅间,多以大树为社树,盖此始也。”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朱承议》:“ 南丰 朱 氏之祖 軾 ,字 器之 ,就馆於村墅,尝告归邑居。” 宋 张道洽 《咏梅》:“村墅苔为径,茅簷竹作篱。”
(2).村郊别墅。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种彝叔 , 靖康 初以 保静 节鉞致仕,居 长安 村墅。”
《國語辭典》:村野  拼音:cūn yě
比喻粗鄙野蛮。《三国演义》第六五回:「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西游记》第七回:「今闻你猖狂村野,屡反天宫,不知是何方生长,何年得道,为何这等暴横?」
《漢語大詞典》:村氓
亦作“ 村甿 ”。 泛指乡民,农人。 唐 张九龄 《巡属县道中》诗:“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剪灯新话·金凤钗记》:“奔 丹阳 ,访於村氓。” 明 唐顺之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之五:“村甿无曲调,出口自成謳。” 鲁迅 《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可有谁不为 白娘娘 抱不平,不怪 法海 多事的?”
分類:乡民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