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歌墟
广西 壮族 农村中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歌唱活动。又称歌圩。这种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一般有数百人至上千人参加。届时男女青年从四处汇集,进行对唱,歌词多是临时编的,主要内容是表述爱情、庆贺丰收、祝福平安、增进友谊等。
《國語辭典》:短工  拼音:duǎn gōng
暂时雇用的工人,相对于长工而言。如:「他没有固定的职业,以做短工为生。」
《漢語大詞典》:三大户
后周 显德 五年,令乡村中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察民家之姦盗,均民田之耗登。见文献通考·职役一。后因称耆长为三大户。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 罕 曰:‘贼者多以庄客,何以御之?’仍召每村三大户,与之帖,使人募壮丁二百。” 宋 苏辙 《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 嘉祐 以前,长名衙前除差三大户外,许免其餘色役。”
《國語辭典》:竹篱茅舍(竹籬茅舍)  拼音:zhú lí máo shè
竹子围的篱笆,茅草盖的房子。亦用以比喻乡居简朴的生活环境。《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
《國語辭典》:专业村(專業村)  拼音:zhuān yè cūn
指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的农村。
《漢語大詞典》:专业户(專業户)
指我国农村中按专业分工、以专门生产技能从事某种专业性生产的农户。《人民日报》1983.7.22:“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使广大群众打开了视野,发展很快。他们从事购销、养殖、服务、长途贩运、采矿、加工等专业性生产,既充分地利用了当地资源的优势,又发挥了社员个人专长。”《中国青年报》1984.5.15:“ 凤阳县 二万五千多个专业户过去大部分是粮食专业户,现在养鱼、养牛、养蜂、运销等专业户逐步增加。” 陈世旭 《惊涛》:“大队和公社曾经打算在这里开一次专业户致富现场会,动员了几次,都被 老九元 一口拒绝了。”
《漢語大詞典》:田油子
方言。指农村中处世经验多而油滑的人。 张天翼 《畸人集·菩萨的威力》:“那些田油子虽然别扭,一进屋子来可也对 施真人 作了个揖。”
《国语辞典》:牛表牛觔  拼音:niú biǎo niú jīn
农村中有财势和好事少年的通称。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我则骂你闹市云阳吃剑贼,牛表牛觔是你亲戚,大户乡头是你相识。」也作「牛金牛表」。
《漢語大詞典》:蜂场(蜂場)
农场或农村中专门饲养蜜蜂的地方。如:为了搞活经济,他们还办起了苗圃、孵坊、渔场、蜂场、豆腐坊、砖瓦厂等。
《漢語大詞典》:工票
(1).工业企业中对工人分配生产任务并记录其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 高伐林 《师傅们的青春》:“旧社会,一张工票难到手,眼睁睁卖了三妹,饿死老爹。”
(2).农村中记录和计算工分的票券。《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整顿互助组的经验》:“五个组订了互助公约,三个组采用了竹签、工票计分办法。”
《漢語大詞典》:工账(工賬)
农村中记录劳动工时、工分、工值、分配等的帐目。 赵树理 《三里湾·国庆前夕》:“ 范灵芝 和 李世杰 在东房里结束本年度工账和各户分配尾数。”
《國語辭典》:割尾巴  拼音:gē wěi bā
比喻消除某种陈旧的思想或不合宜的制度。如:「陈老师对于八股式的作文方法,一向力主澈底割尾巴。」
《漢語大詞典》:集镇(集鎮)
指乡村中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比城市小的居民区。多为商业、手工业中心。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解逃限期》:“如窝家在本处,立可拘审;如本处路途、集镇拿获,供窝在邻封……以及妻子在别处者,俱要逐处关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城镇可以再分为城市和集镇。” 浩然 《艳阳天》第六八章:“这儿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石子公路,路北是集镇,路南是平原。”
《國語辭典》:雇农(雇農)  拼音:gù nóng
受雇在农场从事耕作,以赚取工资维生的农民。如:「他家田地多,农忙时只得到处找雇农帮忙。」
《國語辭典》:雇农(僱農)  拼音:gù nóng
1.在他人农场上从事耕作,以赚取工资维生的农民。如:「今年西瓜大丰收,他家只得雇用大批雇农帮忙采收。」也作「雇农」。
2.雇用农人。如:「老王家的果园面积广阔,需要雇农帮忙看管。」也作「雇农」。
《國語辭典》:村夫野老  拼音:cūn fū yě lǎo
泛指一般的乡民百姓。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去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