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5—996 【介绍】: 宋深洲饶阳人,字明远。后汉乾祐间进士。仕后周为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屡知贡举,进《开宝通义》。太宗时历户部侍郎,同修《太祖实录》。太平兴国八年,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主张与契丹修好,弭兵息民。奉敕编修《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有文集。
全宋诗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后汉乾祐中进士。仕后周,为翰林学士。入宋,加中书舍人。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罢为给事中。四年,知衡州。开宝二年(九六九),复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三年,知贡举;四年,拜翰林学士。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兼承旨。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改文明殿学士,除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都事略》卷三二)。端拱元年(九八八),罢为右仆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淳化二年(九九一),复拜平章事。四年,罢守本官。五年,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正。《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李昉诗,今存《二李唱和集》一卷,见一九一四年罗振玉辑《宸翰楼丛书》。今以丛书本为底本,又从《闻见录》、《诗话总龟》等书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二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5—996 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后汉乾祐中(一云天福中)举进士,先后仕后汉、后周,官至屯田郎中、翰林学士。入宋,加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迁工部尚书兼翰林承旨。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卒赠司徒,谥文正。《宋史》有传。昉典诰命凡30余年,曾奉敕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50卷行世。《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全唐诗补逸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佑中举进士。周显德中仕至翰林学士。入宋,历翰林侍读学士,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宗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正。补诗三首并句。
全宋文·卷四七
李昉(九二五——九九六),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汉乾祐中举进士,仕汉、周,官至屯田郎中、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迁工部尚书、兼翰林承旨。太平兴国八年,擢参知政事,拜平章事,加中书侍郎。端拱初罢相。淳化二年复相,四年罢。至道二年卒,年七十二。昉典诰命三十馀年,曾奉敕纂《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文章慕白居易,浅近易晓。《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二
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中进士。历集贤殿修撰。周显德二年擢主客员外郎知制诰集贤殿直学士。四年加史馆修撰。迁屯田郎中翰林学士。入宋。累官中书侍郎平章事。至道二年卒。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六年(1013)任徐州知州。
李源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源,又名李瑢、李昉,四川省江津县人,进士出身。嘉庆十三年,登进士,授直隶完县知县。
《国语辞典》:李昉  拼音:lǐ fǎng
人名。(西元925~996)字明远,宋深州饶阳人。太宗时,任平章事。端拱年间,边境告急,李昉引汉唐故事,以屈己、修好、弭兵、息民为言,受时人称道。其性温厚,好接宾客。为文慕白居易,浅近易懂。卒谥文正。曾奉敕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
分类:李昉公元
《國語辭典》:御览(御覽)  拼音:yù lǎn
1.天子阅览。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五出:「诸生试卷,尽经御览。」
2.专供天子阅览之书的题辞。《北史。卷八。齐后主本纪》:「是月,敕撰玄洲苑御览,后改名圣寿堂御览。」
《國語辭典》:二毛  拼音:èr máo
鬓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指年老的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礼记。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国语辞典》:没心情(没心情)  拼音:méi xīn qíng
情绪不佳。唐。罗隐〈七夕〉诗:「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唐。李隐〈春社从李昉乞酒〉诗:「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國語辭典》:九老会(九老會)  拼音:jiǔ lǎo huì
宋朝李昉年老罢相,居京师,慕白居易与八位老人一同宴游之举,与张好问、李运、宋琪、武允成、赞宁、魏丕、杨徽之、朱昂宴集,称为「九老会」。见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二。至道九老》。
《漢語大詞典》:九老图(九老圖)
唐 白居易 与 胡杲 、 吉皎 、 刘真 、 郑据 、 卢贞 、 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 ,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 ,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元 刘从益 《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分類: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