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豪蠹
利用权势大肆侵吞财物的人。明史·职官志二:“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佥粮里》:“或在城之豪蠹包揽,非图侵蚀钱粮即借端科派花户。”
《国语辞典》:不畏强禦(不畏强禦)  拼音:bù wèi qiáng yù
为官刚正,不怕权势的威逼。《梁书。卷二六。陆杲传》:「杲性婞直,无所顾望。山阴令虞肩在任,赃污数百万,杲奏收治。……杲在台,号称不畏强禦。」也作「不避彊禦」、「不惮强禦」、「不畏彊禦」。
《漢語大詞典》:铲地皮(鏟地皮)
指旧社会有权势的人巧取豪夺田产土地。 欧阳予倩 《越打越肥》:“我又不铲地皮,我又不扣军饷,我做生意,赚几个钱吃饭,难道也犯法吗?”
《漢語大詞典》:霸衿
指地方上有权势的士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革官银匠》:“若其势宦霸衿,即低潮自封,银匠安能过问。”
《漢語大詞典》:阿权膴仕(阿權膴仕)
阿附权势,以求得高位厚禄。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璂 则不能无辨:尝考党人之内,如 吕公著 、 韩维 ,初为 安石 延誉者也; 曾布 、 章惇 ,阿权膴仕; 李清臣 首倡绍述之説,以开国衅。”
《漢語大詞典》:避凉附炎(避涼附炎)
谓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
《國語辭典》:比权量力(比權量力)  拼音:bǐ quán liàng lì
比较双方的实力或情势。泛指权衡彼此的轻重、高下。《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于当世,不同日而论矣。」汉。贾谊 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漢語大詞典》:抱法处势(抱法處勢)
坚持法制,凭借权势。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处势则乱。”韩非子·难势:“抱法处势而待 桀 紂 , 桀 紂 至乃乱,是千世治而一乱也。”
《國語辭典》:当家的(當家的)  拼音:dāng jiā de
1.主管家务的人。
2.妻对夫的俗称。《老残游记》第二○回:「不是死人,这是我当家的。」
3.寺院住持的俗称。《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当家的老和尚出来见,头戴玄色缎僧帽,身穿茧䌷僧衣。」
《漢語大詞典》:大太爷(大太爺)
(1).指父亲的大哥,大伯父。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上头还有你一位大太爷,他从小儿就死了;我行二。”
(2).旧日对有权势者的称呼。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现在要替 黑旋风 大太爷管教管教你。”
《漢語大詞典》:粗腿
喻撑腰的人;有权势的人。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五回:“村里一定有粗腿!逼出口供来报给皇军,又是一宗大进项。” 邹志安 《粮食问题》:“他们认为 李定国 在任何上级跟前都吃得开,并且有省委 严常理 那条粗腿,谁也搬不动他,弄得不好就要倒霉。”
《國語辭典》:吹喇叭  拼音:chuī lǎ bā
大陆地区比喻对上级谄媚吹捧。如:「在许多单位中,吹喇叭、抬轿子的歪风始终不消失。」
《漢語大詞典》:传柄移藉(傳柄移藉)
谓权势转移。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羣臣辐凑之变,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 陈奇猷 集释引 高亨 曰:“藉,势位也。”
分類:权势转移
《漢語大詞典》:强取豪夺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财物、权利)
《漢語大詞典》:权均力齐(權均力齊)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三:“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亦作“ 权均力敌 ”。 宋 苏轼 《代滕甫论西夏书》:“其有能以地与众降者,即以封之……不出一年必有权均力敌内自相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