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权敌(權敵)
争夺权势的敌手。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又命 杨銛 以下,约 禄山 为兄弟姊妹,往来必相宴饯,初虽结义颇深,后亦权敌,不叶。”
《漢語大詞典》:捐势(捐勢)
舍弃权势。庄子·山木:“削迹捐势,不为功名。”
分類:舍弃权势
《漢語大詞典》:中大人
(1). 汉 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后汉书·邓禹传:“时宫人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中耆宿,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 康 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
(2).用以称宦官。 宋 岳珂 桯史·南陔脱帽:“居旬日,内出犊车至第,有中大人下宣旨。”二刻拍案惊奇卷五:“你道轿中是何等人,原来是穿宫的高品近侍中大人。”
《国语辞典》:浮下水  拼音:fú xià shuǐ
比喻不去逢迎结交有权势的人。如:「他为人刚正不阿,凡事靠自己,浮下水,绝不走后门。」
《国语辞典》:不因热(不因热)  拼音:bù yīn rè
比喻性格独立自主,不倚仗他人权势。参见「不因人热」条。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潘岳本自閒,梁鸿不因热。」
《漢語大詞典》:乘干
1.比喻人臣权势凌驾君主之上。
2.指登极为帝。
《國語辭典》:财势(財勢)  拼音:cái shì
钱财和权势。《红楼梦》第四五回:「不知道的人家就要说仗著财势欺人,连主子的名声也不好。」
《漢語大詞典》:豪父
权势显赫的父亲。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
《漢語大詞典》:豪竞(豪競)
(1).指有权势而强横的人或人家。《晋书·慕容垂载记》:“圣王设教,不以颠沛而亏其道,不以丧乱而变其化,故能杜豪竞之门,塞奔波之路。”
(2).犹言强横称雄。南史·后妃传上·宋前废帝何皇后:“ 瑀 ( 何瑀 )豪竞於时,与 平昌 孟灵休 、 东海 何勗 等并以舆马相尚。”
《國語辭典》:恶霸(惡霸)  拼音:è bà
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欺压民众的人。如:「周处未除三害前,原是乡里中人人憎恨的恶霸。」
《漢語大詞典》:富重
谓钱财多而权势大。韩非子·八经:“官之富重也,乱功之所生也。”
分類:钱财权势
《國語辭典》:大头脑(大頭腦)  拼音:dà tóu nǎo
1.整体、大纲。《朱子语类辑略。卷二。小学》:「凡看道理,要见得大头脑处分明,下面节节,只是此理散为万殊。」也作「大总脑」。
2.头脑是人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政府的高级官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如此两位大头脑去说那些小附舟之事,你道敢不依从么?」
《漢語大詞典》:都赫
显赫,有权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 戚 见 张 位都赫,往来甚伙,意显者苟留意,忧不得妻耶!”
分類:显赫权势
《漢語大詞典》:猛人
方言。谓有名声、权势能力或财富的人物。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语丝》﹞大约惟在 上海 者被押……在 中国 ,凡是猛人(这是 广州 常用的话,其中可以包括名人、能人、阔人三种),都有这种的运命。” 黄谷柳 《虾球传·白云珠海》:“大军北上之后, 张果老 便成为后方重镇的猛人。”
《漢語大詞典》:权横(權横)
谓依恃权势专横跋扈。《宋史·吴及传》:“后妃无权横之家,非所谓妻乘夫,失在左右亲倖,骄纵亡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