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纯度
镍铬丝
炮炼
砂眼
沙滤
口碜
金属探伤
炉渣
《國語辭典》:纯度(純度)  拼音:chún dù
物质中本质与所含杂质多寡的比例。
《漢語大詞典》:镍铬丝(鎳鉻絲)
一种电热丝。由镍、铬、铁、锰及铝、硅、碳、硫等杂质合金拉成。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耐热性。是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的电热元件。
分類:杂质合金
《國語辭典》:炮炼(炮煉)  拼音:páo liàn
中药用火炼制,去其偏性,使成精品,以加强疗效。如:「中药炮炼是一门大学问。」也作「炮制」。
《國語辭典》:砂眼  拼音:shā yǎn
病名。一种具传染性的眼睛疾病。眼睛结膜受病毒感染,形成颗粒状的小滤泡,状如砂粒,故称为「砂眼」。感染砂眼后,通常会有眼睛分泌物增加、畏光等情形发生。
《漢語大詞典》:沙滤(沙濾)
使水通过沙粒层把所含杂质分离出去。 叶圣陶 《黄山三天》:“池子是小石粒铺底,起沙滤作用,因而水经常澄清。”
《國語辭典》:口碜(口磣)  拼音:kǒu chěn
食物中含有砂粒杂质,咀嚼时口不舒服。比喻说出不雅的话而感到羞惭。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亏你不害口碜,说出这等话来。」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你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碜,动不动便说做官!」
《漢語大詞典》:金属探伤(金屬探傷)
利用探伤器检验金属制件内部缺陷(如隐蔽的裂纹、砂眼、杂质等)的一种方法。
《國語辭典》:炉渣(爐渣)  拼音:lú zhā
冶炼过程中所产生的杂质,再经过氧化而与金属分离后所形成的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