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章机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嘉熙三年(1239)任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内机。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宝祐间知泰宁县,累迁知惠州。为政简静,暇时手不释卷,著书自娱。有《文鉴集注》。
全宋诗
师显行,字内机,眉山(今属四川)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三三)。淳祐八年(一二四八)知泰宁县(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景定四年(一二六三)知惠州。曾为《宋文鉴》作注(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一一)。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元熙。字晦机。豫章唐氏子。世业儒。西山明觉院明公。乃师族叔父。聚宗族子弟教世典。师与兄元龄。俱习进士业。元龄既登第。师遂从明公祝发焉。将游方。其母私具白金为装。师谓财足以丧志。善言辞之。不持一钱以行。闻物初观禅师。阐化玉几。往依之。初与语惊异。留侍左右。久之。谒东叟颖于南屏。命掌记。至元间。总统杨琏真珈。奉旨。取育王舍利。亲诣师。求记述舍利始末。因招以俱。师稚不欲行。善言辞曰。我有老母。兵后存亡不可知。遂归江西。则元龄。先以临江通制。从文丞相起兵死。独母在堂。师奉之以孝闻。元贞二年。始出世百丈。居十二载。法席振兴。至大初。应净慈请入寺日。行省官属。俯伏致迎。师发扬宗旨。四方英衲。一时辐辏。结制日。为众上堂。以手作结布袋势云。南山今日结布袋口了也。汝等诸人。各各于中。身心安居平等性智。忽有个冲开碧落。撞倒须弥底。莫道结子不坚密。良久云。缦天网子百千重。说法脱略窠臼类如此。居七载。迁径山。已而杖策归南屏。百丈大仰之徒。闻师退閒。争来迎致。师辞不获已。遂返仰山。又三年而终。寿八十二。葬于金鸡石下。其弟子在杭者。分爪发塔于净慈西隐。师嗣物初。初嗣北涧。涧则佛照之子。法脉渊源有自故。师身后之思。在学人为益深也。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
禅师姓唐氏。豫章人也。称元熙者。西山明觉院得度之名也。晦机者。其师物初观和尚所赠之字也。号佛智者。御制也。临江通判从文丞相靖难死国。唐元龄者。熙之胞兄也。庐山一山万禅师者。熙之益友也。大中大夫广智全悟释教宗主。笑隐大䜣禅师者。乃熙嗣法弟子也。熙为人事亲以孝。事师以诚。昆仲之间以义。道友之间以直。训诲门弟。则严且慈。熙尝与一山万行脚。万不耐丛林。好讥诸方。熙每抑之。且曰。明眼衲子出言为丛林。轻重岂可易乎。物初观公时居玉几。公为浙人。每操乡音。昼夜批削学者。学者畏其口不敢近。熙强万上谒观公。观与熙语大惊。默计曰。浇漓末世有此人也。又指万问熙曰。此老为谁。熙对曰。乃元熙同行某甲也。观素闻万名。故深爱熙。得友之正。乃留夏。朝夕警诲。熙辄深入玄奥。久之出住百丈。万嗣东叟住庐山开先寺。两山法席大振。衲子络绎西江。诉禅人尝掌开先内记。请益参究。达旦不卧。万每示之。诉不领。万曰。百丈熙堂头当能了子大事。亟行勿迟。但勿可言从开先来。诉谒百丈。熙问曰。何来。对曰。庐山。曰。曾见万聱头否。诉不语。熙指曰。果遭渠卖弄矣。䜣悚然莫知所以。熙居百丈十二载。迁净慈七载。迁双径。居双径。未久退隐南山之阳。江右丛林闻熙退閒。争启请之不已。熙领仰山。仰山久废之馀。熙至。衲子不厌枯淡。从之者数百辈。其堂庑朽败不堪。主事僧历请充修造。熙历止不许。一夜雷雨暴作。方丈后壁忽崩塌。熙移绳床。就侍者房而卧。明晨命以草苫之。有富人入山见熙。坐草壁边说法。而禅者悠悠自若。富人乃大异。发意坚请新之。仰山遂成精舍。延祐六年秋。仲手字别所知。复作偈别众而逝。时侍僧有失常度。语话声高。熙复张目正色曰。敢以吾死而堕吾规耶。摈逐之。已而瞑目长往。世寿八十二。僧夏六十三。熙四为住持。以策发为急务。然机不易施。施必中节。尝以百丈野狐话。问诉书记。诉拟对熙喝之。诉即悟旨。又举太原孚闻角悟道因缘。示常道者曰。卢生入沧海。太史游名山。从此杨州城外路。令严不许早开关。常亦悟旨。(常号梅屋。著佛祖通载行世。)又以西湖山水问伦上人。伦曰。通身无影像。步步绝行踪。熙厉声曰。未在。更道。伦亦悟旨(伦号仲方。后住保宁)。熙晚年久不上堂。四众坚请之。熙乃曰。云门道。个普字尽大地。人不柰何。殊不知云门四棱著地。当时若与震威一喝。待此老恶发。徐徐打个问讯道。莫怪触忤。好非但救取此老。亦能振起云门纲宗。虽然口是祸门。有数禅者。座下省发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6—1302 【介绍】: 元大都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又号西溪子、寄直道人。世祖时曾官两浙转运使经历。辞归,居钱塘西溪,筑困学斋。起为江浙行省都事,后以太常寺典簿致仕。善诗文,工书画。尤工草书,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杂录》、《困学斋诗集》。
元诗选
枢字伯机,渔阳郡人。至元间,以材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改江浙行省都事。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廷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绶去,渔猎山泽间而后为快。轩骑所过,父老环聚指目曰:此我鲜于公也。及日晏归,焚香弄翰,取数十百年古鼎彝器,陈诸阶除,搜抉断文废款,若明日急有所须而为之者。宾至则相对吟讽林竹之间,或命觞径醉,醉极作放歌怪字,亦足自悦,见者以为世外奇崛不凡人也。公卿以词翰屡荐入馆阁,不果用,迁太常典簿。晚年懒不耐事,闭门谢客。营一室,名曰「困学之斋」,自号「困学民」,又号「直寄老人」。大德六年卒。元初,车书大同,弓旌四出,金、宋之故老,交相景慕,一时人物,称为极盛。伯机与李仲芳、高彦敬、梁贡父、郭佑之,皆以北人仕宦于南,俱嗜吟,喜鉴定法书、名画、古器物。而吴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数人焉。伯机居钱唐时,吴兴赵子昂常貌其神,蜀郡虞伯生赞之曰:「敛风沙裘剑之豪,为湖山图史之乐,翰墨轶米薛而有馀,风流拟晋宋而无怍。」当时伯机文望,亦与子昂相伯仲云。
词学图录
鲜于枢(1256-1301) 字伯机,号困学民、寄直老人。大都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工诗文、词赋、散曲,善鉴定法书名画及古器物,而尤以书名家。善行草书,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集》。存词四首。
槜李诗系·卷五
枢字伯机,渔阳人。中岁始刻苦读书,因号困学,遂善词翰,工行草。虞集云:渔阳、吴兴、巴西,翰墨擅一代。谓枢与赵孟頫、邓文原也。枢尝于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之,呼为支离叟,朝夕抚玩,温日观至其家,醉即抱之,或歌或泣。又尝爱一蛮狮,水滴,乃汉物也,偶坠其吸子于西湖水阁,百计求之不得。既他往,三年复来,忽获于水中,以为神。一时诗人多咏其事。时浙省广济库岁以富户司出纳侵用官资者,府判王某辄拘其妻子,以小舟载之西湖,趁逐游人,收其奸钱纳官。枢因作湖边曲云:湖边荡桨谁家女,绿惨红愁羞不语。低回忍泪傍郎船,贪得金钱强歌舞。玉壶美酒不消忧,鱼腹熊蹯弃如土。阳台梦短去匆匆,鸳锁生寒愁日暮。安得义士掷千金,坐令桑濮歌行露。予阅顾玉山草堂集,秋华亭扁联系枢所书,自署槜李,当亦流寓吾禾,故为入之。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枢字仲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皇元风雅
儒学提举,三山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掌机沙字密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30 【介绍】: 元清江人,字亨父,一字德机。家贫,少孤,耽诗工文,用力精深。年三十六始客京师,以荐为翰林院编修官。擢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所至兴学教民,雪理冤滞甚众。选充翰林应奉,改福建闽海道知事,革其弊俗。移疾归,授湖南岭北道廉访司经历,以养亲辞。有《范德机诗集》。
元诗选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人物简介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徙新喻,累迁翰林编修官,出历幕僚,入充应奉翰林文字,改闽海道知事。有燕然、东方、海康、豫章、侯官、江夏、百丈诸槁,凡十二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3—1331 【介绍】: 元嘉兴路海盐人,字伯机。杨梓子。成宗大德八年授海运副千户。武宗至大初以疾归。泰定四年起为常熟江阴海运副千户。
吕机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3—1342 【介绍】: 元婺州永康人,字审言。吕权弟。从学于许谦,刻意于学。通《春秋左氏》,尤精于《资治通鉴》。有笃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4—1351 【介绍】: 元建宁建安人,字子枢。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古田县丞,迁延平路总管府知事,改邵武路经历,调兴化县尹,累除汀州路总管府推官,所至皆有政声。以翰林待制致仕。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子枢,建宁路建安人。以荐为邵武教谕。登延祐戊午进士第,历汀州路总管府推官,擢翰林待制。有集五十馀卷。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初游黄叶庵之门,后得心疾,蓄发逾年而卒。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游黄叶庵之门。诗律婉劲有骨。宋献儒云:“敷公诗,刿濯性情,含吐韦孟。”后得心疾,蓄发逾年而卒。有《中洲草》。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净伦)同学有觉明、觉义者。明,字绝机,李氏子;义,字彻堂,倪氏子,皆滇城人也,俱为无边海弟子。偕参古庭,一日相与言笑,忽焉语歇,并坐化去。乃共为一穴,造塔其上,额曰“双月”。净伦为诗纪之曰:“塔目何缘题作双月名,道人高行信湛评(堪将评)。虚怀比比(彼彼)冰霜清,小朗大朗为弟兄。三十青黄节不更,只观百岁如长庚。日尝一钵和罗羹,庵前孰趁春风耕。有时对月陶幽情,有时坐石谈无生。此身不啻一点晴云轻,身外何时能营营。虚空无缝藏枯形,郤把云根苦凿成。岩壑含虚两镜明,海天泻影双珠擎。碧鸡午夜空山鸣,溪头眠雪泥牛惊。肯似南阳一片话头行,千古万古遗嘉声。”净伦,即大巍禅师。《大巍禅师竹室集》有《碧鸡山双月塔为义明二上人题》:塔目何缘题作双月名,道人高行堪将评。虚怀彼彼冰霜清。小朗大朗为弟兄,三十青黄节不更,只观百岁如长庚,日常一钵和罗羹,庵前谁把春风耕,有时对月陶幽情,有时坐石谈无生,此身不啻一点晴云轻,身外何事能营营,虚空无缝藏枯形,却把云根苦凿成,岩壑含虚两镜明海天写影双珠擎,碧鸡午夜空山鸣,溪头眠雪泥牛惊,肯似南阳一默话头行,千古万古遗嘉声。]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其先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