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当机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法会下四众之一。正当其法而悟道之机类也。法华文句一曰:「不起于座,闻即得道。此名当机众。」
【三藏法数】
当机众者,当座之机众也。谓宿植德本,缘合时熟,不起于座,闻即得道也。(植者,种也。德本者,众善之根本也。)
当机益物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经之说法不同者,应其机而与以利益之善巧方便也。法华玄义一曰:「馀经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此经明佛设教元始。」
【佛学常见辞汇】
随著众生的根机而使之获益。
顿悟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上根上智得速入悟之人。无量寿经注曰:「顿悟上机又如说修行之人也。」
顿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顿大之根机,谓闻顿教而顿悟佛道之机类也。圆觉经曰:「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
群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诸机类也。最胜王经十曰:「八种微妙,应群机。」归敬仪上曰:「统群机大小。」
对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陀对于众生之根机,而施相应之手段。又禅家之宗匠答学者之问也。
缘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缘机会也。止观十下曰:「若有缘机熟,即坐道场,断结作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常曰根机,机缘等。本来自己之心性有之,为教法所激发而活动之心动也。玄义六上曰:「机有三义:一者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又阿含云:众生有善法机,圣人来应也。众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中略)如弩有可发之机,故射者发之,发之箭动,不发则不前。众生有可生之善,故圣应则善生,不应则不生,故言机者微也。二者古注楞迦经云:机是关义。何者众生有善有恶?关圣慈悲,故机是关义也。三者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故机是宜义也。」会本文句记十一曰:「问:机器何别?答:虽并从譬,各有一意。机论可发,器语堪任。」【又】契合真理之机关。大明录曰:「文义俱明者谓之理,忘言独契者谓之机。」
【佛学常见辞汇】
1。根机。2。机缘。
机水
【佛学大辞典】
(譬喻)众生之机根,譬如水也。性灵集二曰:「台镜莹磨,俯应机水。」
机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家之宗匠,以言语不及之机微證悟,用心施于学者,谓之机用。谷响集九曰:「大机在宗师,施之学者,谓之大用也。」
机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众生之机而感见佛也。宗镜录二十一曰:「他受用及变化二土,正證于前。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
机性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之机根性质。最胜王经一曰:「此诸众生,有上中下。随彼根性,而为说法。」
【佛学常见辞汇】
人的机根性质。
机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有善根之机,而宜于布教者。玄义六上曰:「机是宜义,如欲拔无明之苦,正宜于悲。欲与法性之乐,正宜于慈。故机是宜义。」同一下曰:「夫教本应机,机宜不同,故部别异。」唯识述记一本曰:「如来设机,随教所宜。」
机要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机密紧要。唐高僧传(玄奘)曰:「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
机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众生之根性,性质也。二教论上曰:「文随执见隐,义逐机根现。」
【佛学常见辞汇】
机缘和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