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活泼泼(活潑潑)
(1).充满生机。 宋 葛天民 《寄杨诚斋》:“参禪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泼泼。” 明 冯梦龙 山歌·姐儿生得:“活泼泼箇鲤鱼弗要跌杀子了卖,要铜钱及早傍新鲜。” 叶圣陶 《搭班子》:“﹝ 乐水 ﹞说起活泼泼的春水,柔和而干净,叫人仿佛觉着堕入软美的梦里。”
(2).生动自然,不呆板。 宋 谢采伯 密斋笔记卷三:“结尾活泼泼地,把捉不得,为不可及。” 鲁迅 《二心集·〈夏娃日记〉小引》:“虽然不过一种小品,但仍是在天真中露出弱点,叙述里夹着讥评,形成那时的 美国 姑娘,而作者以为是一切女性的肖像,但脸上的笑影,却分明是有了年纪的了。幸而靠了作者的纯熟的手腕,令人一时难以看出,仍不失为活泼泼地的作品。”
(3).形容人机灵。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测字》:“但须测字之人,心细而灵,活泼泼地,方能静会。”
(4).犹活动,不坚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这个夸説 张 家小姐才能,那个夸説 李 家小姐标致,説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泼起来。”
《國語辭典》:鬼头(鬼頭)  拼音:guǐ tou
聪明机灵,多用于儿童。《红楼梦》第五三回:「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
《國語辭典》:小鬼头(小鬼頭)  拼音:xiǎo guǐ tóu
1.骂人的话。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小鬼头,我有何公私过犯?真人在此,你说!」
2.对小孩子亲昵或不客气的称呼。也称为「小鬼」。
《漢語大詞典》:鬼头银(鬼頭銀)
亦省称“ 鬼头 ”。 旧指铸有洋人头像的银元。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买输服》:“诗曰:买输服,鬼头银,锱铢积累多艰辛,乃甘跪献控诉斗杀之家人。”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银洋称呼》:“﹝外洋钱﹞又有鬼头之名,盖外人往往以其国王之象印于钱面也。”
《漢語大詞典》:巧媚
(1).机灵而善谄媚。新唐书·皇甫鎛传:“ 鎛 乃益以巧媚自固,建损内外官禀佐国用。”宋史·宦者传三·童贯:“ 童贯 ,少出 李宪 之门。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顺承。”
(2).形容姿态美好。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却要:“﹝ 却要 ﹞而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姻党亦多怜之。” 宋 朱长文 墨池编卷二引无名氏《草书势》:“百体千形,巧媚争呈,岂可一概而论哉!”
《漢語大詞典》:偻罗(僂儸)
1.干练,伶俐,机灵。《敦煌曲子词·定风波》:“功(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僂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五代史: 汉 刘銖 恶 史肇弘 、 杨邠 。於是 李业 譖二人於帝而杀之。 銖 喜谓 业 曰:‘君可谓僂罗儿矣。’僂罗,俗言猾也。 欧 史间书俗语甚奇。”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他那里精神一掇显僂囉,他那里尖着舌语剌剌,我这里掩着面笑呵呵。”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俗云僂儸,演义谓干办集事之称。篇海训儸字曰健而不德,据是二説,皆狡猾能事意也。”
2.喽啰。旧称强盗或绿林头领的部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个小僂儸,传令众攛掇。”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 晁盖 知某有难,领僂儸下山。”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七:“盗贼之有渠帅,有僂儸,一般底尊卑之序,也恰像个礼。”
3.象声词。形容言语不清,难懂。 清 赵翼 《闽言》诗:“满耳啾啁不辨何,近来渐解説僂罗。始知 公冶 非神技,只为听他鸟语多。”按,北史·王昕传:“尝有 鲜卑 聚语, 崔昂 戏问 昕 曰:‘颇解此否?’ 昕 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此“楼罗”正与“僂罗”用法同,盖拟声也。
《國語辭典》:乖巧  拼音:guāi qiǎo
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西游记》第三八回:「我不如你们乖巧能言,人面前化得出斋来。」《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他有一个小女儿,生得甚是乖巧,老妻著实疼爱他。带在房里,梳头、裹脚,都是老妻亲手打扮。」
《國語辭典》:即溜  拼音:jí liu
手脚俐落,机灵敏捷。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曹参,你去军中精选二十个即溜军士,跟随何出使九江去者。」《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一夜我眼也不曾合,他怎么拿得这样即溜?」也作「即留」。
分類:机灵精细
《漢語大詞典》:疾跳
方言。犹精悍,机灵。 沙汀 《过渡集·一场风波》:“这个瘦小、疾跳的中年人,他已经从几户贫农社员口中摸到了一些有关选举的情况,特地来约 老黄 一道去向支部汇报。” 沙汀 《选灾》:“副保长又小又瘦,人很疾跳,他边走边嚷:‘走!走!赶紧跟我上街!’”
《国语辞典》:聪灵(聪灵)  拼音:cōng líng
聪颖机灵。如:「他从小就能举一反三,聪灵异常。」
分类:聪颖机灵
《漢語大詞典》:鹰瞬(鷹瞬)
像老鹰一样四下转盼。形容锐利而机灵的目光。 唐 符载 《剑南西川幕府诸公写真赞·徐将军进朝》:“庞首箕口,虎头鹰瞬。”参见“ 鹰瞵虎视 ”。
《漢語大詞典》:鹰瞵虎视(鷹瞵虎視)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英特战役》:“百餘年来,其鹰瞵虎视雄踞全球者,其伎俩亦可见矣。” 张继煦 《〈湖北学生界〉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亦作“ 鹰瞵虎攫 ”。 赵汉卿 《宣言书》:“列强鹰瞵虎攫,日迫一日,动輒以兵事相恐吓。”
《漢語大詞典》:慧齿(慧齒)
机灵的口齿。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蔡文姬 灵之慧齿,辱跡穹庐。”
分類:机灵口齿
《國語辭典》:调皮(調皮)  拼音:tiáo pí
1.顽皮淘气。如:「调皮的孩子常让父母伤脑筋。」
2.狡滑奸诈。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你这和尚,风张风势,说谎调皮,没些儿至诚的。」
3.耍小聪明、耍花招。《海上花列传》第七回:「丽娟道:『耐去调皮末哉;倪不过实概样式,要好勿会好,要邱也勿会邱。』」
《漢語大詞典》:灵简(靈簡)
方言。机灵干练。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九:“好灵简的姑娘呵,眼睛水汪汪,耳朵厚敦敦,长个好福相。”
《漢語大詞典》:儇狡
机灵狡猾。 清 吴伟业 《松鼠》诗:“剽轻固天性,儇狡因众习。”
分類:机灵狡猾
《國語辭典》:鬼黠  拼音:guǐ xiá
狡猾慧黠。如:「他是个鬼黠的男孩,每次恶作剧总让人捉不著把柄。」
分類:狡诈机灵
《漢語大詞典》:敏黠
聪慧,机灵。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有 周宗 者, 广陵 人。少孤贫,事主为左右给事,敏黠可喜。”辽史·太祖纪上:“诸弟性虽敏黠,而蓄姦稔恶。尝自矜有出人之智,安忍兇狠,谿壑可塞而贪黷无厌。”
分類:聪慧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