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机构(機搆)
见“ 机构 ”。
分類:机构
《國語辭典》:机匠(機匠)  拼音:jī jiàng
修理机器的工人。《黑籍冤魂》第一六回:「这引擎间,除了工头机匠,等閒没有人敢到。」
《漢語大詞典》:机局(機局)
(1).犹言程式格局。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上》:“﹝制艺﹞迁流既久,文日积日多,法日讲日新,一变趋机局,再变修格调,三变尚辞华,浸淫至今。”
(2).局势。 孙中山 《统一中国非北伐不为功》:“两 湖 既促我出兵,则今日之机局,正如天造地设。” 邹鲁 《丁未镇南关之役》:“今革命军苦战八月,始得造成今日之机局,无异九仞之山。”
(3).旧时称机器制造类的作坊。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机局掌火,火炭爆屑,汗臭迸流,面目若鬼。”
《國語辭典》:洋纱(洋紗)  拼音:yáng shā
1.旧时称机器织成的棉纱。相对于本国土法纺织者而言。
2.一种最细的棉纱织成的布。质地轻薄,适合制作夏服。
《漢語大詞典》:铁厂(鐵廠)
(1).旧指炼铁、制造机器等综合性的工厂。 清 曾国藩 《轮船工竣并陈机器局情形疏》:“查原购铁厂,修船之器居多,造礮之器甚少。”
(2).今指炼铁厂,通称钢铁厂。
《國語辭典》:脱粒(脫粒)  拼音:tuō lì
将收割的农作物,如麦类、稻米、玉米,经摔打、碾轧,或用机器使子实掉落下来。
《国语辞典》:墨油  拼音:mò yóu
机器印刷所用的颜色油。参见「油墨」条。
分类:机器颜色
《漢語大詞典》:机耕(機耕)
用机器耕作。 马烽 《三年早知道》:“他说刚才拖拉机站打来电话说,红星社机耕的地已经耕完了。”
分類:机器耕作
《国语辞典》:叠接(叠接)  拼音:dié jiē
一种木工接合方法。木条以手工或机器开凿成槽,宽度与长度相同,深度约木材厚度一半,上下交叉密合,可提高结构物的强度与承受力,并且美化外观功能。
《國語辭典》:试车(試車)  拼音:shì chē
1.机器在安装完成后,正式使用前,先进行试验性操作,以查验性能是否合乎规格。
2.新车于出厂后未正式上市前,试验其性能、马力的程序。亦指驾驶车辆试验其性能。
《國語辭典》:烤炉(烤爐)  拼音:kǎo lú
用来烘烤食物的炉子。如:「这只刚从烤炉端出来的火鸡,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三尺。」
《國語辭典》:零件  拼音:líng jiàn
机电成品中可装配、拆换的单位。如:「这部车子只要换些零件,就可以发动了。」
《國語辭典》:洗衣机(洗衣機)  拼音:xǐ yī jī
专供洗濯衣物用的电器设备。具有洗净、脱水或烘乾等功能。
《國語辭典》:主机(主機)  拼音:zhǔ jī
1.编队飞行中,担任率领、指挥机群等任务的飞机。也称为「长机」。
2.成套的动力设备中,担任主要作用的机器。如电脑主机。
3.电视、广播或无线电台,非为备分或备用于发射接收的一具机器,为主要的发射机或接收机。
《國語辭典》:装备(裝備)  拼音:zhuāng bèi
1.设置、配备。如:「装备齐全」。
2.携带、装置的各项物品。如:「轻装备」、「旅游装备」。3.设施。如:「这间工厂的电器装备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