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恍忽  拼音:huǎng hū
1.隐约模糊,不可辨认。《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周览泛观,缜纷轧笏,芒芒恍忽,视之无端,察之无涯。」也作「恍惚」。
2.神志模糊不清。《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恍忽若有喜,纷纷扰扰,未知其意。」也作「恍惚」。
《漢語大詞典》:烟郊(煙郊)
亦作“烟郊”。 月色朦胧或烟雾弥漫的郊野。 唐 王泠然 《初月赋》:“望頽阳之西落,见微月之孤生;出烟郊而漫漫,映江浦之亭亭。” 唐 李白 《归石门旧居》诗:“将欲辞官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唐 温庭筠 《寒食日作》诗:“自有玉楼芳意在,不能骑马度烟郊。”
《漢語大詞典》:曭朗
朦胧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地不寒而萧瑟,月无云而曭朗。” 南朝 梁 萧子云 《玄圃园讲赋》:“朝曭朗而戒旦,云依霏而卷簇。” 唐 储光羲 《晚霁中园喜赦作》诗:“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分類:朦胧
《漢語大詞典》:烟曙(煙曙)
朦胧的晨色。 唐 崔曙 《嵩山寻冯炼师不遇》诗:“ 青溪 访道凌烟曙, 王子 仙成已飞去。” 唐 温庭筠 《雉场歌》:“茭叶萋萋接烟曙, 鷄鸣埭 上梨花露。”
分類:朦胧
《漢語大詞典》:葱蒙
亦作“葱蒙”。 形容云雾朦胧的样子。 唐 张说 《游洞庭湖湘》诗:“缅邈 洞庭 岫,葱蒙水雾色。” 唐 李华 《寄赵七侍御》诗:“玄猿啼深蘢,白鸟戏葱蒙。” 明 杨慎 《过石椿村访唐河东刺史王仁求碑》诗之二:“城荒吊华纳,山远问葱蒙。”
分類:云雾朦胧
《漢語大詞典》:豕视(豕視)
猪眼朦胧,黑白不明;下邪偷视。旧谓此为心术不正,贪而多欲的不仁之相。战国策·齐策一:“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 吴师道 补正引 刘辰翁 曰:“‘豕视’,即相法所谓下邪偷视。”孔丛子·执节:“闻诸 孙卿 云:‘其为人也,长目而豕视者,必体方而心圆。’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
《漢語大詞典》:曭莽
亦作“ 曭漭 ”。 晦暗朦胧貌。《楚辞·远游》:“旹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洪兴祖 补注:“曭……日不明也。” 姜亮夫 校注:“曭莽,亦声训联绵字。曭即党后起分别义。党者,不鲜也。莽,亦为语尾……无义。” 晋 陆机 《感时赋》:“望八极以曭漭,普宇宙而寥廓。”
分類:晦暗朦胧
《漢語大詞典》:葱曚
天色朦胧。 唐 尉迟汾 《府尹王侍郎准制拜岳》诗:“具修谅蠲吉,曙色犹葱曚。”
分類:天色朦胧
《漢語大詞典》:迷希
亦作“ 迷稀 ”。亦作“ 迷奚 ”。
(1).眼睛半闭貌;迷离,朦胧。 宋 沈端节 《西江月》词:“幸自心肠稳审,怎禁眼脑迷奚。”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喫得来眼脑迷希,口角涎垂。”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眼迷希细看春风玉一围,到今日归何地。” 元 刘庭信 《折桂令·忆别》曲:“眼落处痴呆,嘴脸迷稀。”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起初道眼迷奚,他如今则把手支持。”
(2).谓以微笑媚人。 宋 杨无咎 《瑞鹤仙》词:“渐娇慵不语,迷奚带笑,柳柔花弱。”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二折:“你只待弄轻盈,相嬉笑,放迷稀,贪恋着燕约鶯期,蝶使蜂媒。”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想梦:“那一个笑迷奚口粘唇,度不了热气香涎。”
《国语辞典》:暮色苍茫(暮色苍茫)  拼音:mù sè cāng máng
形容傍晚时天色朦胧昏暗的样子。如:「他独自一人站在暮色苍茫的街道,益发显得孤寂。」
《国语辞典》:如醉如梦(如醉如梦)  拼音:rú zuì rú mèng
形容朦胧不清、似真似幻的状态。《野叟曝言》第五七回:「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庆,欣喜欲狂。」也作「如梦如醉」、「如痴如梦」。
《国语辞典》:醉中逐月  拼音:zuì zhōng zhú yuè
醉酒后追逐月亮。比喻所见朦胧模糊、不清晰。
《国语辞典》:一头雾水(一头雾水)  拼音:yī tóu wù shuǐ
比喻头脑里朦胧一片,无法明白。如:「这出戏毫无主题,看得我一头雾水。」
《漢語大詞典》:黑胧胧(黑朧朧)
天色朦胧不明貌。《水浒后传》第十四回:“方走下峯来,下面还是黑朧朧的。”亦作“ 黑曨曨 ”。 刘半农 《隔壁阿姐你为啥面皮黄?》诗:“我朝起起来黑昽昽里就要上工去,夜里家来还要替别人家洗衣裳。”
分類:天色朦胧
《漢語大詞典》:傍僾
模糊、朦胧之状。《礼记·中庸》“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汉 郑玄 注:“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
分類:模糊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