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期许
仙期
期亲
期功
师期
安期枣
初期
圣期
死期
期集
十期
荣期
三期
即期
丧期
《國語辭典》:期许(期許)  拼音:qí xǔ
希望、期望。如:「父母亲对子女的期许过高,往往带给子女相当大的压力。」
《漢語大詞典》:仙期
(1).成仙之期。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一旦前致辞,自云仙期迫……言毕依庭树,如烟去无跡。”
(2).仙逝之期。死期的婉辞。 宋 无名氏 《显仁皇后上仙发引·导引》词:“ 长乐 晚綵戏莱衣,奄忽梦报仙期。帝乡渺渺乘鸞去,啼红嬪御不胜悲。”
《漢語大詞典》:期亲(期親)
亦作“朞亲”。 服丧一年的亲属。《魏书·广川王略传》:“欲令诸王有期亲者为之三临,大功之亲者为之再临,小功緦麻为之一临。”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 濮安懿王 ,当準先朝封赠期亲尊属故事,天下韙之。” 元 李五 《虎头牌》第四折:“寻思来这朞亲尊长多妨碍,俺今日谢罪也在宅门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我只穿了期亲的服制,在旁边回礼。”
《國語辭典》:期功  拼音:jī gōng
古代的丧服。期,服丧一年。功,又分为大功、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文选。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漢語大詞典》:师期(師期)
出师的日期。左传·隐公十年:“癸丑,盟于 邓 ,为师期。”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一:“令 程昌禹 上流进兵,以候师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定海二次殉难:“因师期已迫,故建土城,设 久安 、 长治 二门。”
分類:出师日期
《漢語大詞典》:安期枣(安期棗)
传说中的仙果名。史记·封禅书:“臣尝游海上,见 安期生 , 安期生 食巨枣大如瓜。”后因有“安期枣”之称。 唐 元稹 《和乐天赠吴丹》诗:“冥搜 方朔 桃,结念 安期 枣。” 清 方文 《奉酬范质公司马》诗:“东风柔櫓别江沙,送我 安期 枣似瓜。” 郭沫若 《董老行》:“传食共分 秦侯 瓜,延年自有 安期 枣。”
分類:仙果
《國語辭典》:初期  拼音:chū qí
开始的一段期间。如:「感冒初期通常会有头痛、流鼻水等现象发生。」
分類:早期期望
《漢語大詞典》:圣期(聖期)
(1).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汉 王充 论衡·刺孟:“五百年者,以为天出圣期也。”后遂以“圣期”为圣人出世的时期。
(2).当世的谀称,犹圣时。南史·儒林传·顾越:“幸属圣期,得奉昌运。”
分類:当世圣时
《國語辭典》:死期  拼音:sǐ qí
死亡的日期。《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既是死期已到,就同你走。」
《漢語大詞典》:期集
定期的聚会。特指 唐 宋 时进士及第后按惯例聚集游宴。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期集:“应举士人,欲共陈其利便,则指定一所在,会集诸人定议,以申明之。行都差注诸大寺院头首,亦集诸头首相聚,定议此人行检,保明甲差,亦谓之期集。”
《骈字类编》:十期(十期)
唐书杜黄裳传入为侍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
《漢語大詞典》:荣期(榮期)
春秋 隐士 荣启期 的省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於是遯世之士, 荣期 、 綺季 之畴,乃相与登飞梁,越幽壑。” 唐 吴筠 《高士咏·荣启期》:“ 荣期 信知止,带索无所求。”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姓名割裂:“ 汉 魏 以降,文尚駢儷,诗严声病,所引用古人姓名,任意割省,当时不以为非,如 皇甫謐 《释劝》,‘ 荣期 以三乐感 尼父 ’, 庾信 诗‘唯有 丘明 耻,无復 荣期 乐’……谓 荣啟期 也。”
《骈字类编》:三期(三期)
宋史刑法志熙宁八年编定废免人叙格常赦则郡县以格叙用凡三期一叙即期未满而遇非次赦者亦如之诗
张华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
忝恩于外攸攸三期
分类:三期
《漢語大詞典》:即期
立即;近期;短时间内。例如:即期付现。
《漢語大詞典》:丧期(喪期)
服丧的期限。《易·繫辞下》:“丧期无数。”晋书·武帝纪:“臣闻上古丧期无数,后世乃有年月之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自 汉 以来,丧期之数,以日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