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期克
旄期
期命
期分
期度
晚期
误期
婚期
短期
天期
霜期
学期
鸡黍期
吉期
没了期
《漢語大詞典》:期克(期尅)
犹克期。严格规定期限。 唐 袁皓 《寄岳阳严使君》:“万恨只凭期尅手,寸心唯繫别离肠。” 唐 曹唐 《和周侍御买剑》:“见説夜深星斗畔,等閒期尅 月支 头。”
《漢語大詞典》:旄期
老年。礼记·射义:“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道不乱。” 陆德明 释文:“旄,本又作‘耄’,莫报反,八十、九十曰耄。期,本又作‘旗’,音其,如字,百年曰期颐。”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字异而义同》:“云‘耄期’,《射义》作‘旄期’。”
分類:老年
《漢語大詞典》:期命
(1).谓对事物进行综合而据以命名。荀子·正论:“故凡言议期命,是(莫)非以圣王为师。” 杨倞 注:“期,物之所会也;命,名物也。”荀子·正名:“期命也者,辨説之用也。”
(2).指命尽之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万里尅期,五道并入; 权 之期命,於是至矣。” 李周翰 注:“期命,谓 权 命尽之期至也。”
《漢語大詞典》:期分
犹命分。 汉 牟融 《理惑论》:“ 庄周 有云,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审期分之不可迁也。”
《漢語大詞典》:期度
法度;限度。《参同契》卷上:“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汉书·霍光传:“ 显 及诸女,昼夜出入 长信宫 殿中,亡期度。”宋书·谢灵运传:“穿池植援,种竹树果,驱课公役,无復期度。”
预计期限。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一:“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國語辭典》:晚期  拼音:wǎn qí
年代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最后的阶段。
《国语辞典》:误期(误期)  拼音:wù qí
错失约定的期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今夜点灯后,叫他来罢,决不误期了。」
《國語辭典》:婚期  拼音:hūn qí
结婚的日期。如:「他们的婚期就订在下个月。」
《國語辭典》:短期  拼音:duǎn qí
短时间。如:「短期投资」、「短期劳工」。
《漢語大詞典》:天期
(1).上天规定的时期。古人行事常委之天命,故称。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 ,会朝清明” 汉 郑玄 笺:“以天期已至,兵甲之强,师率之武,故今伐 殷 。”
(2).指时序中适于作某事的时机和气候条件。周礼·地官·遂师“巡其稼穡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汉 郑玄 注:“而有天期、地泽、风雨之急。”
(3).指皇帝规定的期限。《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奉天期兮不得须臾。”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奉天子期,当死,不得復延年。”
《漢語大詞典》:霜期
从秋季第一次见霜起到次年春最后一次见霜止,这个时期叫做霜期。我国南方有的地方没有霜期,北方有的地方霜期长达七八个月。
《國語辭典》:学期(學期)  拼音:xué qí
一般学校把一学年分为两期,由本年八月到次年一月是第一学期,次年二月到七月是第二学期。又或从秋季开学到寒假为一学期,从春季开学到暑假为一学期。
《國語辭典》:学年(學年)  拼音:xué nián
学校中所规定的修业年度。我国以每年的八月一日为学年开始,到翌年的七月三十一日为学年结束,一学年分为上下两学期。
《漢語大詞典》:鸡黍期(雞黍期)
同“ 鸡黍约 ”。 唐 高适 《赠别王七十管记》诗:“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國語辭典》:吉期  拼音:jí qí
结婚的日子。《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若复远择吉期,或竟乘我良辰,伏兵半路以夺之,如之奈何?」《儒林外史》第一○回:「陈和甫选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将大吉,送过吉期去。」
分類:婚期
《国语辞典》:没了期(没了期)  拼音:méi liǎo qí
无限期。含劳累、疲倦的意味。《通俗编。时序》:「没了期!没了期!修城才罢又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