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0,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寿期
期成
待期
长期
五期
届期
早期
试期
期中
灵期
莺期
赴期
久期
神期
期满
《漢語大詞典》:寿期(壽期)
(1).寿命,寿限。 宋 晏殊 《殢人娇》词:“云迴一曲,更轻櫳檀板。香炷远,同祝寿期无限。”
(2).寿辰。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正在那裡搭天棚,安戏臺,预备他寿期祝贺。”
《国语辞典》:期成  拼音:qí chéng
希望事情成功。如:「他对这项计画,期成之心甚切。」
分类:希望成功
《國語辭典》:待期  拼音:dài qí
1.等候约定的日期。南朝梁。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扇以廉风,孚以诚德,尽任棠置水之情,弘郭伋待期之信。」
2.等待时机。《南齐书。卷二四。列传。柳世隆》:「太祖之谋渡广陵也,令世祖率众下,同会京邑,世隆与长流萧景先等戒严待期,事不行。」《宋书。卷九九。二凶列传。元凶劭》:「若分力两赴,则兵散势离。不如养锐待期,坐而观衅。」
3.等候死期。汉。蔡邕 郭有道碑文:「先生曰:『绝望已久,饰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
《國語辭典》:长期(長期)  拼音:cháng qí
长时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长期抗战」、「长期低利贷款」。
分類:长期
《骈字类编》:五期(五期)
唐 陆龟蒙 战秋辞 南北畿圻,盗兴五期。
《韵府拾遗 支韵》:礼记疏天皇之先与乾曜合元君有五期辅有三台
《國語辭典》:届期(屆期)  拼音:jiè qí
到期。《儒林外史》第三○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期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分類:预定日期
《國語辭典》:早期  拼音:zǎo qí
某一过程的最初阶段,时间在前的。
《漢語大詞典》:试期(試期)
考试的日期。宋史·选举志二:“二十四年,始定试期并用中秋日, 四川 则用季春,而仲秋类省。”镜花缘第六三回:“当即出示晓諭,一面选了试期。”《解放日报》1985.10.24:“试期临近, 刘叔雅 请 陈寅恪 代拟试题。”
分類:考试日期
《高级汉语词典》:期中  拼音:qī zhōng
一学期的前半学期结束的时候,经常在此时举行考试并报告学生们的学习成绩
分类:期中
《漢語大詞典》:灵期(靈期)
(1).死期。逸周书·度邑:“惟二神授朕灵期,予未致未休。” 朱右曾 校释:“灵读为零,落也。梦神示以徂落之期。”
(2).帝王登基之日。 唐 王勃 《梓州通泉县惠普寺碑》:“灵期肸蠁,龟龙负 河 洛 之图;帝绪氤氲,贤哲举乾坤之策。”
(3).指修道成仙或神灵降临之时。云笈七籤卷九六:“灵期自有时,携袂乃俱上。”《宋史·乐志八》:“灵期訢合,祠节齐庄。”
(4).发迹得意之期。 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及其攀穹运,接灵期,乘云雷而清八极,和阴阳而调万品。”
《漢語大詞典》:莺期(鶯期)
亦作“鸎期”。 见“ 鶯期燕约 ”。
《漢語大詞典》:莺期燕约(鶯期燕約)
比喻男女私情的约会。 宋 应法孙 《霓裳中序第一》词:“思前事,鶯期燕约,寂寞向谁説?”亦省作“ 鶯期 ”。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名园深处且私窥,鶯期知甚时。”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明知相约非相误,奈鶯期不定,鸞镜终抛。”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閒繙 张泌 《妆楼记》,孤负鸎期第几回?”
《漢語大詞典》:赴期
犹赴约。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不意小娘子暗着梅香将一首诗约小生元夜到 相国寺 赴期。”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正要商量晚间再去赴期,不想里面兄嫂处走出一个丫鬟来。”
《骈字类编》:久期
南北朝 谢灵运 豫章行 览镜睨颓容,华颜岂久期。
《漢語大詞典》:神期
(1).谓神的意愿。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远协神期,用彰世祀。” 吕向 注:“远合於鬼神之间,用明代祠祀之礼也。”
(2).犹心期。谓彼此深切了解。《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神期恒若存,德音初不忘。” 张铣 注:“心於神明期恒如存也,思接德音之初,于今不忘。”
《國語辭典》:期满(期滿)  拼音:qí mǎn
到达约定的期限。如:「这次的股票申购案到月底截止,期满不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