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量诸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凡实体为绝待,故为无彼此之限量者,然有为之事相,则必不得无彼此之限量,此谓之有量诸相。即世间一切之事物,尽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实体,体者,一味平等无限绝待也。赞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智度论八十二曰:「有相有量为粗,无相无量为细。」
(术语)凡实体为绝待,故为无彼此之限量者,然有为之事相,则必不得无彼此之限量,此谓之有量诸相。即世间一切之事物,尽有限量,故是一事相,而非实体,体者,一味平等无限绝待也。赞阿弥陀偈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智度论八十二曰:「有相有量为粗,无相无量为细。」
有胜天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尊者阿那律,为仙馀财主说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之因果差别者。摄于中阿含经十九。
(经名)尊者阿那律,为仙馀财主说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之因果差别者。摄于中阿含经十九。
有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者生死之果报。其可招果报之烦恼谓之结。贪瞋痴之烦恼,东缚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结。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法华文名一上曰:「诸有,二十五有生处也,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是说有生死的果报,结是烦恼的别名。
(术语)有者生死之果报。其可招果报之烦恼谓之结。贪瞋痴之烦恼,东缚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结。法华经序品曰:「尽诸有结,心得自在。」法华文名一上曰:「诸有,二十五有生处也,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
【佛学常见辞汇】
有是说有生死的果报,结是烦恼的别名。
有寻有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三摩地之一。(参见:三摩地)
(术语)三三摩地之一。(参见:三摩地)
三摩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藏法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术语)Sama%dhi,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新称三么地、三昧地;译曰定、等持、正定、一境性。心念定止故云定,离掉举故云等,心不散乱故云持,(参见:三昧)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三摩底、三么地、三昧地等,华译为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藏法数】
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又云正心行处。谓众生心行,从无始来,常曲不直,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也。
有想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无想之语。对于无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无想天在色界,生于此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
【三藏法数】
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术语)对于无想之语。对于无想天之有情,指有他思想之有情而言。无想天在色界,生于此之众生,五百大劫之间住于无心。
【三藏法数】
有想者,从忆想所生也。谓此类有情,因颠倒罔象之惑,起潜结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神鬼精灵之类是也。(罔象者,似有似无也。潜结者,潜即隐伏,结即凝滞也。)
有想无想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想与无想之有情。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金刚经曰:「若有想,若无想。」
【佛学常见辞汇】
有想与无想的众生。
(术语)有想与无想之有情。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金刚经曰:「若有想,若无想。」
【佛学常见辞汇】
有想与无想的众生。
有想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天处中,除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其馀尽为有想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他都是有想天。
(界名)天处中,除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其馀尽为有想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一切的天中,除了无想天与非想非非想天之外,其他都是有想天。
有想执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认为实有,于此寄心夺心之谓也。
(术语)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认为实有,于此寄心夺心之谓也。
有解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空解之语。诸法有而非无之见解也。止观十下曰:「作此有解。」
(术语)对于空解之语。诸法有而非无之见解也。止观十下曰:「作此有解。」
有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云地底迦,译曰有愧。于己所作有愧心也。遗教经曰:「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术语)梵云地底迦,译曰有愧。于己所作有愧心也。遗教经曰:「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有漏
【佛学大辞典】
(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谓之有漏。一切世间之事体,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也。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槃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佛学常见辞汇】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瞋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三藏法数】
因果不亡曰有,即色界、无色界见、思烦恼也。谓众生因此烦恼,不能出离色、无色界,故名有漏。
(术语)漏者烦恼之异名,含有烦恼之事物,谓之有漏。一切世间之事体,尽为有漏法,离烦恼之出世间事体,尽为无漏法也。毗婆沙论曰:「有者,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有义。漏者,是留住义,谓令有情留住欲界色界无色界故。」涅槃经曰:「有漏法有二种:一因二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是名为集。」
【佛学常见辞汇】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贪瞋等烦恼,日夜由六根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叫做漏;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也叫做漏,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
【三藏法数】
因果不亡曰有,即色界、无色界见、思烦恼也。谓众生因此烦恼,不能出离色、无色界,故名有漏。
有漏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有漏心所修之行法也。如见道以前之修行,及修道位中杂修静虑之有漏心是也。见俱舍论二十三二十四。(二)谓有漏即行也。有漏法即有为法之意。以行为造作之义,有为之异名也。
(术语)(一)有漏心所修之行法也。如见道以前之修行,及修道位中杂修静虑之有漏心是也。见俱舍论二十三二十四。(二)谓有漏即行也。有漏法即有为法之意。以行为造作之义,有为之异名也。
有漏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招人天三界果报之行法,谓之有漏道。可成就涅槃果之道,谓之无漏道。以三界尽为有漏,而涅槃为无漏也。
【三藏法数】
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波罗蜜,能成就世间有漏生死之果,是名有漏道。(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术语)招人天三界果报之行法,谓之有漏道。可成就涅槃果之道,谓之无漏道。以三界尽为有漏,而涅槃为无漏也。
【三藏法数】
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波罗蜜,能成就世间有漏生死之果,是名有漏道。(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
有漏路
【佛学大辞典】
(术语)同于有漏道。又云迷世界。
(术语)同于有漏道。又云迷世界。
有漏三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者烦恼之结果,故尽为有漏。
(术语)三界者烦恼之结果,故尽为有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