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罗曼蒂克(罗曼蒂克)  拼音:luó màn dì kè
富有诗意,充满感性气氛的。为英语romantic的音译。也作「浪漫」。
《国语辞典》:罗曼史(罗曼史)  拼音:luó màn shǐ
富有浪漫色彩的恋爱故事或惊险故事。由英语romance翻译得名。原指取材自上古或中世纪传说的小说,这些作品充满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和风流韵事,后成为一般传奇小说、恋爱故事的代称,或指称某人的恋爱经过。也译作「罗曼司」、「罗曼斯」。
《漢語大詞典》:罗曼司(羅曼司)
英语romance的音译。富有浪漫色彩的恋爱故事或惊险故事。原为中世纪 欧洲 骑士文学中的一种长篇故事诗。我国或意译为“传奇”。
《漢語大詞典》:媚曼
娇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呼女出见,年十五六已来,媚曼风流,更无伦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童去少时,二美人入。一细长,如弱柳;一身短,齿最稚;媚曼双絶。”
分類:娇美
《漢語大詞典》:眇曼
美妙;柔美。 康有为 《〈味梨集〉序》:“爰暨晚 唐 ,合三五七言古律,增加附益,肉好眇曼,音节泠泠,俯仰进退,皆中乎《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张素 《无题》诗:“临江早弄 汉皋 珠,眇曼风流旷世无。”
分類:美妙柔美
二七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日本觉鍐上人所传之五轮九字曼荼罗也。五字轮九字轮合为十四字轮,故曰二七。五字九轮明秘密释曰:「二七曼荼罗者,大日帝王之内證,弥陀世尊之肝心,现生大觉之普门,顺次往生之一道。」
八大曼拿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大乘八大曼拿罗经。一卷,赵宋法贤译。说观自在菩萨乃至地藏菩萨八大菩萨之修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即大乘八曼拿罗经也。
八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之异名。
九字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罗也。其曼荼罗于开敷莲华之中台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于中台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于定印,各面中台观自在菩萨。又于次之八叶,次第安置观音,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文殊,除盖障,地藏,八大菩萨。内院之四隅,敷列嬉,鬘,歌,舞,四菩萨。外院敷列香,华,灯,涂香,钩,索,锁,铃,八菩萨。是也。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曰:「即入观自在菩萨三摩地,闭目澄心,观自身中圆满洁白,犹如净月仰在心中。于净月上,想呬哩(二合引)字放大光明,其字变成八叶莲华于莲华上有观自在菩萨,相好分明,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势。是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华,清净法界不染烦恼。于其莲华八叶上,各有如来入定结跏趺坐,面向观自在菩萨,顶佩圆光,身如金色,光明晃耀。即想此八叶莲华渐舒渐大,量等同空。即作是思惟,以此觉华照触如来海会,愿成广大供养。若心不移此定,则于无边有情,深起悲悯,以此觉华蒙照触者,于苦烦恼悉皆解脱,等同观自在菩萨。即想莲华渐渐收敛,量等己身。」盖观自在与阿弥陀,为同一本誓之佛菩萨,观自在为因位之身,阿弥陀为果位之尊也。今因位之观自在居中台,果位之阿弥陀各居八叶上,表弥陀之果,还归于观音大悲之因之意也。弥陀之妙果。原为不取正觉之因位愿力所成,即于此愿之外无果位。示因果之别者,唯约于所化之净秽。在净妙佛国土,现弥陀之佛身,在杂染五浊之世界,现观音之菩萨身。皆不外乎为法身慈悲之化现。又此九字九尊,为心王九识,一切有情身中,有法尔觉悟之大白莲。是为众生之自性清净心。五尘不能秽,烦恼业苦不能染,三毒猛火不能燃之金刚智体也。今开发此众生本有之大白莲,于自心中證莲华藏世界,是为密教净土往生之相也。
九会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三摩地现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诸众摄化众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大曼也。第二会者,为成身会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宝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业,名为羯磨会。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第三会为诸尊各各标五智等微细之德者,故名微细会。诸尊深入禅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第四会为述诸尊各各以宝冠华鬘等,供养大日尊之作业者,故名大供养会。四曼中之羯磨曼也。如已上次第为大三法羯之四曼。第五会者,因前四会分离四曼,于别会各置一曼,今为破四曼不离,以四曼合集于一会者,故名四印会。是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会,第六会者,为示大日如来之独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独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会。已上六会为自粗至细之次第。为大日如来之自性轮身。又为自證门。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第七会以金刚萨埵为中台(至第五会大日为中台第六会大日一尊也),转欲触爱慢之四烦恼而为欲触爱慢之四菩萨,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会。金刚萨埵与普贤菩萨同体,故又名普贤会。是前六会之大日如来来此会现金刚萨埵相而说正法者,故此为大日如来化他之正法轮身(菩萨之称),是四曼中法曼也。第八会为大日如来。为折伏强刚难化之众生,从金刚萨埵更现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会。是四曼中大曼也。第九会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会。是四曼中三曼也。此二会为大日化他之教令轮身(明王之称),要之九会之曼荼罗者,大日如来之三轮身也。以上九会之次第,为从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门出于降伏门之相也。对于此而有从因至果之次第,为自凡夫上于佛果之相,此时降三世三昧耶为第一,中央之成身为第九也。见十八会指归,秘藏记本等。(参见:金刚界曼荼罗)
九会曼陀罗由来
【佛学大辞典】
(杂语)九会曼陀罗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于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三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三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三世品,三遍调伏品,四一切义成就品也。其初品说六曼陀罗,第二品说十曼陀罗,第三品第四品亦各说六曼陀罗。今九会曼陀罗者,取彼初品之六曼陀罗为前六会,第七之一会虽有异说,而据其一义,则为十八会中第六会之曼陀罗也。第八之降三世羯磨会与第九之降三世三昧耶会,为十八会中初会第二品十曼陀罗中之第一第二曼陀罗。如是选拔本经十八会中处处之曼陀罗,取粗细(前六),自證(前六),化他(后三),自性轮(前六),正法轮(后二),之次第而组织今之九会也。
九会曼陀罗创起
【佛学大辞典】
(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或云不空为之。或云善无畏,与胎曼皆于空中感得之。遂无一定之说。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秘藏记钞二等。
九曜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图像)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为九曜曼陀罗。
十界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十界大曼荼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