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曲面  拼音:qū miàn
实体的表面或空间中的曲线依某一特定条件移动所形成的轨迹。如圆锥、圆柱之面及球面等。
《国语辞典》:二次曲面  拼音:èr cì qū miàn
三元二次方程式所呈现出来的曲面。如球面、椭圆面、双叶双曲面、椭圆抛物面、双曲抛物面、柱面等。
《漢語大詞典》:审曲面埶(審曲面埶)
亦作“ 审曲面势 ”。 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周礼·考工记序:“或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郑玄 注:“审曲面埶,窗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 汉 张衡 《东京赋》:“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审曲面势,泝 洛 背 河 ,左 伊 右 瀍 。”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高皇帝 之经邑也,审曲面势,盖尝靡地不营矣。”亦省作“ 审曲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
《國語辭典》:审曲面势(審曲面勢)  拼音:shěn qū miàn shì
详细观察事物的曲直形势。《周礼。冬官考工记。序》:「审曲面势,以饬五材。」唐。柳宗元《梓人传》:「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
《漢語大詞典》:审曲面埶(審曲面埶)
亦作“ 审曲面势 ”。 原指工匠做器物时审度材料的曲直。后指区别情况,适当安排营造。周礼·考工记序:“或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 郑玄 注:“审曲面埶,窗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埶之宜以治之。” 汉 张衡 《东京赋》:“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审曲面势,泝 洛 背 河 ,左 伊 右 瀍 。”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高皇帝 之经邑也,审曲面势,盖尝靡地不营矣。”亦省作“ 审曲 ”。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
《國語辭典》:叶片(葉片)  拼音:yè piàn
1.叶的扁平部分,由叶脚、叶缘、叶尖三部分所围成。也称为「叶身」。
2.装设在轮轴的周围,形状像叶子的零件。
《漢語大詞典》:外切
如果一个多边形(或多面体)的每一边(或多面体之每一面)均与位于其内的一条闭曲线(或曲面)相切,则称此多边形(或多面体)外切于该曲线(或曲面)例如:外切形。
《漢語大詞典》:卷棚顶(卷棚頂)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两坡交接处成弧形曲面,无明显屋脊。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坡相交处成弧形的曲面,无明显屋脊。
《漢語大詞典》:凸轮(凸輪)
一种具有曲面周缘或凹槽的零件。种类很多,可以推动从动零件作往复移动或摆动。
《国语辞典》:闭面(闭面)  拼音:bì miàn
1.紧致的曲面。如:「这个圆球有个细致的闭面。」
2.包围空间有限部分的面。
《国语辞典》:切线(切线)  拼音:qiē xiàn
数学上指与曲线或曲面相触于一点,而不与相交的直线。
《漢語大詞典》:测地线
在曲面上一个小范围内,连接两点的最短的曲线。球面上的测地线是大圆。
《漢語大詞典》:地球椭球
又称“地球椭圆体”。代表地球大小和形状的数学曲面。一般采用旋转椭球。其大小和形状常用长半径a和扁率α表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推荐的1975年椭球参考值:a=6378140,α=1∶298.257。
《国语辞典》:屈光度  拼音:qū guāng dù
量度透镜或曲面镜屈光能力的单位。屈光度等于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当焦距愈短,则屈光度愈大,即对光线的屈折作用程度愈增加。一般眼镜常使用度数是以屈光度的值乘以一百。
《漢語大詞典》:牟比乌斯带
把细长的矩形纸条一端扭转180°,然后与带的另一端黏合的曲面。是一个单侧曲面,它没有正反面,如果用一种颜色涂这个环带,可以不经过边缘,而涂遍其全部。因德国数学家牟比乌斯首先发现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