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6,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埼岸
屈服
虫蛇
周折
郁蟠
却曲
曲盘
隐晦
回岩
回绕
便辟
斗折
靡迤
回冈
屈伏
《漢語大詞典》:埼岸
曲折的河岸。 晋 左思 《吴都赋》:“碕岸为之不枯,林木为之润黷。” 唐 孟郊 《寒江吟》:“荻洲素浩渺,碕岸澌碐磳。” 宋 王安石 《示弟平甫》诗:“高 淮 夜入忽倒流,碕岸相看欲生觜。” 清 黄鷟来 《沧浪亭》诗:“天碧柳四围,孤亭对碕岸。”
分類:曲折河岸
《國語辭典》:屈服  拼音:qū fú
1.曲折起伏。《庄子。大宗师》:「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2.低头服输。《后汉书。卷四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宋均》:「彊者为雄,弱即屈服。」也作「屈伏」。
《漢語大詞典》:虫蛇(蟲蛇)
(1).泛指蛇和其他虫类。韩非子·五蠹:“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羣害,而民悦之。” 汉 王充 论衡·无形:“虫蛇未化,人不食也;化为鱼鱉,人则食之。” 唐 高适 《东平路中遇大水》诗:“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元 傅若金 《桂林喜吕仲实佥宪至》诗:“草热虫蛇常并出,树深豺虎近皆肥。”
(2).喻指异族异类的人。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明 高启 《喜幼文北归》诗:“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雁鵠飞。”
(3).谓虫蛇纠曲之状。比喻曲折钩连的书法。 汉 蔡邕 《篆势》:“頽若黍稷之垂颖,藴若虫蛇之棼緼。”《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鸞,舒翼未发,若举復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
《國語辭典》:周折  拼音:zhōu zhé
1.曲屈回旋。如:「沿著周折的山路往上走,大约二小时的路程,即可到达目的地。」
2.曲折、麻烦。《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当初力辞了患病不去,又要经地方官验病出结,费了许多周折。」《文明小史》第三六回:「诸位既然远来游学,为什么不备的咨文再来?岂不省了许多周折。」
《漢語大詞典》:郁蟠(鬱蟠)
(1).曲折幽深貌。 宋 苏辙 《中秋见月寄子瞻兄》诗:“浮云捲尽流金丸, 戏马臺 西山鬱蟠。”
(2).浓盛貌。 清 惜秋 《维新梦·授职》:“天惨惨,风云鬱蟠,也只好小朝半壁学偏安。”
《漢語大詞典》:却曲(卻曲)
亦作“却曲”。 屈曲;曲折。《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 周咏 《秋怀》诗:“行行却曲还悽惻,端恐迷阳夹道遮。” 陈樗 《岁晚倦游言归故园别春航》诗之一:“却曲迷阳路,纵横乱石蹲。”
分類:屈曲曲折
《漢語大詞典》:曲盘(曲盤)
曲折迂回。 清 金农 《梅子冈》诗:“引眺 梅子冈 ,林端曲盘上。”
《國語辭典》:隐晦(隱晦)  拼音:yǐn huì
幽暗、不明显。唐。钱起〈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诮泥龟。」
《漢語大詞典》:回岩(迴巖)
曲折的山崖。 唐 杜牧 《念昔游》诗:“ 李白 题诗 水西寺 ,古木回巖楼阁风。”
曲折的山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或倾岑阻径,或迴巖絶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悬峡飞瀑,宛转而下,修竹迴巖,更相掩映。”
分類:曲折山崖
《國語辭典》:回绕(迴繞)  拼音:huí rào
盘旋、环绕。如:「老鹰发现了猎物,不停地在天空中回绕著。」《魏书。卷九○。逸士列传。冯亮》:「焚燎之日,有素雾蓊郁,回绕其傍,自地属天,弥朝不绝。」
《國語辭典》:便辟  拼音:pián pì
善于迎合他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漢語大詞典》:斗折
谓如北斗七星之曲折。 宋 梅尧臣 《燕》诗:“斗折撩沙觜,相高接草虫。”参见“ 斗折蛇行 ”。
《漢語大詞典》:斗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漢語大詞典》:靡迤(靡迆)
亦作“ 靡迆 ”。
(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 汉 张衡 《西京赋》:“高陵平原,据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宋 苏辙 《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冈峦靡迆,四顾可挹。”
(2).曲折行进貌。《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张铣 注:“靡迤,细走貌。” 唐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湲泝浅流。”
(3).喻指作风松弛、拖沓。 宋 苏辙 《君术》:“夫是以至宽,而天下无頽惰靡迆之风;至险,而君臣无猜防逼迫之虑。”
《漢語大詞典》:回冈(迴岡)
亦作“廻冈”。 曲折的山冈。 元 贡奎 《枪竿岭》诗:“百折廻冈势欲迷,举头山市与云齐。”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北有一迴冈,高四尺,长十餘丈,东突而昂其首,则蛇石也。”
分類:曲折山冈
《漢語大詞典》:屈伏
(1).屈服;屈身事人。晋书·刘曜载记:“为之拜者,屈伏於人也。”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刚直之臣,不能匡君,耻於屈伏,乃不避杖夹斩磔之刑,以与天子争胜。”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伟大的人便能以后谢的精神力量统御早衰的肉体官能,决不向老衰屈伏。”
(2).犹潜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 孟进 《冀察热进军漫记》:“敌人益发不敢动了,屈伏在山底下散开了。”
(3).曲折起伏。 唐 李白 《宿虾湖》诗:“明晨 大楼 去,冈陇多屈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