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潜替(潛替)
暗暗地冷淡。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梁生》:“﹝ 梁生 ﹞不终席而去,从此与 汪 刘 不甚视密,交情潜替。”
《漢語大詞典》:阴逡逡(陰逡逡)
暗暗地,偷偷地。 艾芜 《某校纪事》三:“输了呢,就只好阴逡逡地一个人赶回来,吃冷菜剩饭。” 艾芜 《端阳节》四:“姐姐向门外的暗处,阴逡逡地看了一眼,仍旧绣她的花。”
《漢語大詞典》:阴缩缩(陰縮縮)
暗暗地,畏缩地。 沙汀 《航线》:“茶房们翻翻白眼,喃喃着,阴缩缩溜起走了。” 沙汀 《代理县长》:“待得壮丁阴缩缩走开,他这才忍不住苦笑了两声。”
《国语辞典》:偷跑  拼音:tōu pǎo
1.暗地溜走。如:「他不习惯交际应酬的场面,就藉故偷跑。」
2.不按规定的时间而暗地里先行作为。如:「新的政策尚未公布,就已经有人投机偷跑,实在不该。」
《漢語大詞典》:潜醢(潛醢)
谓暗暗地剁成肉酱。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龙一雌死,潜醢以食 夏后 。”
《漢語大詞典》:潜消默化(潛消默化)
暗地消除。 明 吴承恩 《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谗口不能骋其巧,忮心无以肆其毒,而潜消默化者,又不可以枚举也。”
分類:暗地消除
《國語辭典》: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拼音: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谚语)明处射来的枪容易及时躲开,暗中射来的箭却难以提防。常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而暗中的攻击比较难以提防。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也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明鎗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明鎗易躲,暗箭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