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龙智
【佛学大辞典】
(人名)龙猛之弟子,金刚智之师,密宗之第四祖也。寿逾七百,面貌如少壮,玄奘三岁亲就其人学中观论百论等。见付法传上。
瞿昙法智
【佛学大辞典】
(人名)Gautama Dharmajn^a%na,瞿昙姓。法智名。梵名达磨阇那。元魏般若流支之长子,父子相承而习传译。见续高僧传二(阇那崛多传附)。开元释教录七。
转识得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转有漏之八识,而得与无漏之八识相应之四智也。转有漏之第八识而得与无漏之第八识相应之大圆镜智,转有漏之第七识而得与无漏之第七识相应之平等性智,转有漏之第六识而得与无漏之第六识相应之妙观察智,转有漏之前五识而得与无漏之前五识相应之成所作智也。此四智虽各有二十二心心所,共相应而起,然此中智之心所,作用最为显胜。故标智之名也。唯识论十曰:「如是四智相应心品,虽各定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显。故此四品总摄佛地一切有为功德皆尽,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
断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断烦恼之智也。大乘义章十三曰:「烦恼尽处,名之为断,断是智果。」
【佛学常见辞汇】
断烦恼之智。
边际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等觉菩萨之智慧。以是居妙觉位之边际故也。四教仪四十曰:「边际智满入重玄门。」
【佛学常见辞汇】
指等觉菩萨的智慧,因这种智慧是居于妙觉位的边际。
證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于初地證悟中道真实之理之无漏正智也。仁王经下曰:「證智自在。」观经玄义分曰:「證智未證智。」
【佛学常见辞汇】
指菩萨于初地时證悟中道之理的无漏正智。
愿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共德之一(共德为别于不共德之语),谓如愿生来之妙智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
类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欲界四谛之智,名为法智,观上二界四谛之智,名为类智,以是为彼之同类故也。
【三藏法数】
谓色界、无色界四谛以欲界四谛比类而观,从是断上二界见惑,发苦类等无漏之智,故名类智。
宝月智严音自在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七佛药师之一。东方过五恒伽沙佛土妙宝国之佛名。发八大愿者。
辞无碍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无碍智之一。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名辞无碍智。
权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达于诸法之实相,为如来之实智,达于诸种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实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于权智。(参见:权实)。密教以胎藏曼荼罗之心莲华台为实智,八叶之开敷为权智,大日经二曰:「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同疏六曰:「权智不思议者,具存梵本者,应云智方便不思议。(中略)智谓心莲华台具足,权谓华叶开敷,二种具不思议,故云希有也。」
【佛学常见辞汇】
相机说法的方便智,是二智之一。
权智实智之一心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所證之一心三观,为实智之一心三观,如来所说之一心三观,为权智之一心三观。以本迹二门配之,则迹门法华,当于权智之一心三观,本门法华,当于实智之一心三观。
【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所證的一心三观,是实智的一心三观,而如来所说的一心三观,却是权智的一心三观。
权实二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法既有权实之二法,达于其权法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达于其实相之一理,为如来之实智。开三显一之如来善巧者,权智之妙用,故本经方便品赞叹二智中,独置重权智也。玄义三上曰:「前来二十种智,不出权实二智。如经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悉具足,即总束前来诸权智也。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即是总束前来实智也。」同三下曰:「对二谛境明智者,权实二智也。」同二上曰:「佛法不出权实,是法甚深妙,难见难可了。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即实智妙也。及佛诸馀法亦无能测者,即佛权智妙也。」
【佛学常见辞汇】
权智和实智。(参见:二智)
二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谛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谛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遍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三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行宗记一上曰:「迷是者,障俗谛故。世出世法,唯佛通达,名如量智。迷理者,障真谛故。法性真理,唯佛尽證,境智相冥名如理智。」【又】一、根本智,如理智之异名,真智初起契会真理之智也。證此真理之实智,为通后有为事相之俗智之本,故名根本智。二、后得智,如量智之异名,真智后照了有为万法之俗智也。此为生于根本智后边之智,故名后得智。此二者,又称无分别智,后得智,以根本智之境,离一切之分别也。唯识论十曰:「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馀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说为后得。」同九曰:「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又】一、真智,根本智之异名,照了真谛理性之智也。二、俗智,后得智之异名,照了俗谛事相之智也。真谛译摄大乘论下曰:「真俗二智,更互相违。」佛性论二曰:「般若有二:一无分别真智,二有分别俗智。」【又】一、实智,达于佛菩萨实理之智也。二、权智,又名方便智,通于佛菩萨权方便之智也。维摩经佛道品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天台维摩经会疏九曰:「智度是实智,实智有能显出法身之力。方便是权智,权智外用,能有成辨。」往生论注下曰:「般若者达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权之智称。」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于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又】一、一切智,达于一切法实性之智也。二、一切种智,通于一切法种种事相之智也。声闻缘觉唯有一切智,佛具二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开佛智为二种:曰如理智,如量智。曰根本智,后得智。曰真智,俗智。曰实智,权智。曰一切智,一切种智。要之为事理一双相对,诸义相通,然华严宗多通用如理如量,法相宗通用根本后得,天台宗通用权智实智之目。(参见:二字部二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数种。(参见:二字部二智)
【佛学常见辞汇】
1。如理智和如量智。如理智又名根本智、无分别智、真智、正体智和实智等,是佛菩萨亲证真如契于诸法实相的真智;如量智又名后得智、分别智、俗智和权智等,即佛菩萨说法度生分别事相的智。2。根本智和后得智。境智无异,不起分别,名根本智;分别一切差别之相,慧照分明,名后得智。3。真智和俗智。真智是根本智的别名,亦即照了真谛理性的智;俗智是后得智的别名,亦即照了俗谛事相的智。4。实智和权智。实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实智慧;权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机说法的方便智慧。5。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的智,能够明白一切法真空的道理;一切种智是佛的智,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声闻缘觉只有一切智,佛则二智皆有。
【佛学次第统编】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二智:
一、观察智 谓以智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證所證,二俱不可得,是名观察智。
二、取相智 谓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智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智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如理智〕,谓诸佛菩萨以如实之智,彻见实际之理,妙极寂静,无增无减,是名如理智。
〔二、如量智〕,谓诸佛菩萨究竟通达一切境界,若见众生乖于理智,则成生死;若见众生称于理智,则得涅槃;是名如量智。
【三藏法数】
(出摄大乘论)
〔一、根本智〕,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如人闭目,外无分别。由此无分别智,能生种种分别,是名根本智。
〔二、后得智〕,谓依止于心,缘于外境,种种分别,境智有异,如人开目,众色显现,以其于根本智后而得此智,是名后得智。
【三藏法数】
(出大集经)
〔一、尽智〕,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惑竟,即知我生已尽,梵行清净,是名尽智。(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亦云无学。)
〔二、无生智〕,谓阿罗汉断三界见、思烦恼已尽,知诸缚解,更不三界受生,是名无生智。(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道种智者,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观察智〕,谓以智慧照了人法二空,所显真如之理,了知能證所證二俱不可得,是名观察智。(能證者,谓能證之智;所證者,谓所證之理。)
〔二、取相智〕,谓善取法界之相,若事若理,以智慧照了,悉使法法圆融,事理无碍,是名取相智也。
体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体达真空之智也。法华玄义三曰:「通教亦有三人,同以体智观界内十二因缘理。」
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二种之香印。有图。(参见:香印)
香印
【佛学大辞典】
(杂名)同于香篆。(参见:香篆)。象器笺十九曰:「希叟昙禅师广录禅房十事香印颂云:要识分明古篆,一槌打得完全。烧炷旃檀牛粪,衲僧鼻孔校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