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十种智
十种智力
十种智明
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人无我智
三世智
三世无障碍智戒
三昧耶智
三智
三种智
三种大智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定智悲
大通智胜
佛类词典(续上)
十智同真十种智
十种智力
十种智明
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人无我智
三世智
三世无障碍智戒
三昧耶智
三智
三种智
三种大智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定智悲
大通智胜
十智同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汾阳昭禅师示众,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苦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为人天眼目,决断是非。说见人天眼目卷上。
(术语)汾阳昭禅师示众,夫说法者,须具十智同真。一同一质,二同大事,三总同参,四同真智,五同遍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杀,九同音吼,十同得入。苦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缁素不分,不能为人天眼目,决断是非。说见人天眼目卷上。
十种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大小乘之十智。(参见:智)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种智者,即三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三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说法度生,是名佛法智。
〔三、法界无碍智〕,谓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性分交彻,互不相碍,是名法界无碍智。(性,即理也。分谓分限,即事也。)
〔四、法界无边智〕,谓知众生色心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间,无有边际,是名法界无边智。
〔五、充满一切世界智〕,谓如来从定而起广大妙用,遍满世间,无不照了,是名充满一切世界智。
〔六、普照一切世间智〕,谓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能照了无量世界,是名普照一切世间智。
〔七、住持一切世界智〕,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八、知一切众生智〕,谓如来知所化一切众生,善恶因缘,皆悉明了,是名知一切众生智。
〔九、知一切法智〕,谓如来既知所化众生,亦复了知能化诸法,是名知一切法智。
〔十、知无边诸佛智〕,谓如来知无边诸佛,出现世间,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之事,悉能明了,是名知无边诸佛智。
(名数)有大小乘之十智。(参见:智)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十种智者,即三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三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说法度生,是名佛法智。
〔三、法界无碍智〕,谓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性分交彻,互不相碍,是名法界无碍智。(性,即理也。分谓分限,即事也。)
〔四、法界无边智〕,谓知众生色心诸法,即是法界,充遍一切世间,无有边际,是名法界无边智。
〔五、充满一切世界智〕,谓如来从定而起广大妙用,遍满世间,无不照了,是名充满一切世界智。
〔六、普照一切世间智〕,谓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能照了无量世界,是名普照一切世间智。
〔七、住持一切世界智〕,谓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知诸众生机器大小,而摄化之,是名住持一切世界智。
〔八、知一切众生智〕,谓如来知所化一切众生,善恶因缘,皆悉明了,是名知一切众生智。
〔九、知一切法智〕,谓如来既知所化众生,亦复了知能化诸法,是名知一切法智。
〔十、知无边诸佛智〕,谓如来知无边诸佛,出现世间,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之事,悉能明了,是名知无边诸佛智。
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佛学常见辞汇】
深明事理的智慧。
(术语)梵语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决断也。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唯识述记九曰:「忍言智以决断故。」
【佛学常见辞汇】
深明事理的智慧。
十种智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智与十力也。(参见:智及力二)
【佛学常见辞汇】
十智与十力。(参见:十智)与(参见:十力)
(名数)十智与十力也。(参见:智及力二)
【佛学常见辞汇】
十智与十力。(参见:十智)与(参见:十力)
十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小乘说十智。(参见: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谛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證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三类智,證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谛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谛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谛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谛之智也。法智已下之六智,皆无漏智也。是为上之八智,但异其分类之法耳。八他心智,知他人心之智也。九尽智,既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既知苦,断集,證灭,修道。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也。十无生智,是限于利根罗汉所有之智也,既知断證修之事毕,更无知断證修之事,故云无生。自觉此无生而知我不再知断證修之智也。钝根之罗汉,有更退没而再要知断證修者,则不能具此智。见俱舍论二十六。【又】大乘说如来所具之十智:一三世智,于三世法通达圆明之智也。二佛法智,通达一切佛法说法度生之智也。三法界无碍智,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不相障碍之智也。四法界无边智,知众生色心诸法充满一切而无边际也。五充满一切世界智,如来从定起广大妙用周遍充满于世间之智也。六普照一切世间智,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无量世界之智也。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摄化一切众生之智也。八知一切众生智,如来知一切众生善恶因缘之智也。九知一切法智,如来既知所化众生,复知能化诸法之智也。十知无边诸佛智,如来出现于无边诸佛世间而知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事之智也。见华严经十六。
【佛学次第统编】
小乘以十智,摄一切之智:
一、世俗智 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是曰世俗智。
二、法智 欲界四谛下苦法等智,是曰法智。
三、类智 上二界四谛下苦类等智,是曰类智。
四、苦智 观苦谛得无漏智,是曰苦智。
五、集智 观集谛得无漏智,是曰集智。
六、灭智 观灭谛得无漏智,是曰灭智。
七、道智 观道谛得无漏智,是曰道智。
八、他心智 知有漏无漏心心所法,是曰他心智。
九、尽智 谓见苦乃至修道已所得,是曰尽智。
十、无生智 谓既见苦已不复更见等,是曰无生智。
(名数)大小乘说十智。(参见: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小乘立十智,以摄一切之智。一世俗智,见谛以前一切凡夫之智也,与烦恼相应,故称有漏智。二法智,證欲界苦集灭道之智也。三类智,證上二界苦集灭道之智也。四苦智,知上下界苦谛之智也。五集智,知上下界集谛之智也。六灭智,知上下界灭谛之智也。七道智,知上下界道谛之智也。法智已下之六智,皆无漏智也。是为上之八智,但异其分类之法耳。八他心智,知他人心之智也。九尽智,既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既知苦,断集,證灭,修道。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也。十无生智,是限于利根罗汉所有之智也,既知断證修之事毕,更无知断證修之事,故云无生。自觉此无生而知我不再知断證修之智也。钝根之罗汉,有更退没而再要知断證修者,则不能具此智。见俱舍论二十六。【又】大乘说如来所具之十智:一三世智,于三世法通达圆明之智也。二佛法智,通达一切佛法说法度生之智也。三法界无碍智,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事理融通不相障碍之智也。四法界无边智,知众生色心诸法充满一切而无边际也。五充满一切世界智,如来从定起广大妙用周遍充满于世间之智也。六普照一切世间智,如来有大智慧光明普照了无量世界之智也。七住持一切世界智,如来有大神力,住持世界,摄化一切众生之智也。八知一切众生智,如来知一切众生善恶因缘之智也。九知一切法智,如来既知所化众生,复知能化诸法之智也。十知无边诸佛智,如来出现于无边诸佛世间而知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事之智也。见华严经十六。
【佛学次第统编】
小乘以十智,摄一切之智:
一、世俗智 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是曰世俗智。
二、法智 欲界四谛下苦法等智,是曰法智。
三、类智 上二界四谛下苦类等智,是曰类智。
四、苦智 观苦谛得无漏智,是曰苦智。
五、集智 观集谛得无漏智,是曰集智。
六、灭智 观灭谛得无漏智,是曰灭智。
七、道智 观道谛得无漏智,是曰道智。
八、他心智 知有漏无漏心心所法,是曰他心智。
九、尽智 谓见苦乃至修道已所得,是曰尽智。
十、无生智 谓既见苦已不复更见等,是曰无生智。
十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参见:本)
【佛学常见辞汇】
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的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去未来现在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一切至处道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谓如来證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惑馀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之智力也。六、知种种界智力,于世间众生种种境界不同而如实普知之智力也。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八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各知其行因所至也。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无障碍之智力也。九、知宿命无漏智力,知众生宿命又知无漏涅槃之智力也。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智力也。出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及菩萨所具十种之力用也。说(参见:本)
【佛学常见辞汇】
指如来所具有的十种力用;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种禅定及解脱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即能知众生根性的胜劣与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的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即能普知众生种种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众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能以天眼见众生生死及善恶业缘而无障碍的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及知无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于一切妄惑馀气,永断不生,能如实知之的智力。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云: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去未来现在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
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故名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
四、知诸根胜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
五、知种种解智力 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
六、知种种界智力 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
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 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一切至处道智力。
八、知天眼无碍智力 谓如来證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
九、知宿命无漏智力 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
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谓如来于一切惑馀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
十种智明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明了通达一切众生之境界,以教化调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觉也,此有二种:一、华严经十明品所说:一、善知他心智明,二、无碍天眼智明,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八、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又】离世间品所说:一、知一切境界业报智明,二、知一切境界寂妙灭智明,三、知一切所缘唯一相智明,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五、普坏染著心智明,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华严经十明品所说的十种智明,即善知他心智明、无碍天眼智明、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深入未来际劫智明、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安住无畏神力智明、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一切诸法真实智明、一切诸法灭定智明。2。指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说的十种智明,即知一切境界业报智明、知一切境界寂妙灭智明、知一切所缘唯一相智明、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普坏染著心智明、能以方便受生智明、舍离想受境界智明、知一法无相无性智明、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以无著心济渡众生智明。
【佛学次第统编】
华严经云十种智明: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三、知一切所缘惟是一相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所缘诸法,惟是一实相理,皆如金刚,不可破坏,是名知一切所缘惟是一相智明。
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众生虽空,而能以无量妙音,演一切法,遍十方界,无不闻知,是名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五、普坏染著心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
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能于十方世界种种方便,示现受生,化导有情,是名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悉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离诸分别,是名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
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受生因缘,所起之法,悉皆空寂,本来无生,是名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虽皆空寂,而恒起无著之心,说法教化,令其度生死苦海,成无上正觉,是名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了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三、知一切所缘,唯是一相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所缘诸法,唯是一实相理,皆如金刚,不可破坏,是名知一切所缘,唯是一相智明。
〔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众生虽空,而能以无量妙音,演一切法,遍十方界,无不闻知,是名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五、普坏染著心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
〔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能于十方世界,种种方便,示现受生,化导有情,是名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悉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离诸分别,是名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非相者,谓一切法本空也;非无相者,谓一切法即有也。一性无性者,谓理不决定,虽云一性,而无定一之性也。)
〔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受生因缘所起之法,悉皆空寂,本来无生,是名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虽皆空寂,而恒起无著之心,说法教化,令其度生死苦海,成无上正觉,是名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名数)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菩萨以十种善巧之智明,明了通达一切众生之境界,以教化调伏,使出生死之苦海,而已成正觉也,此有二种:一、华严经十明品所说:一、善知他心智明,二、无碍天眼智明,三、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四、深入未来际劫智明,五、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六、安住无畏神力智明,七、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八、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九、一切诸法真实智明,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又】离世间品所说:一、知一切境界业报智明,二、知一切境界寂妙灭智明,三、知一切所缘唯一相智明,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五、普坏染著心智明,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华严经十明品所说的十种智明,即善知他心智明、无碍天眼智明、深入过去际无碍宿命智明、深入未来际劫智明、无碍清净天耳智明、安住无畏神力智明、分别一切言音智明、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一切诸法真实智明、一切诸法灭定智明。2。指华严经离世间品所说的十种智明,即知一切境界业报智明、知一切境界寂妙灭智明、知一切所缘唯一相智明、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普坏染著心智明、能以方便受生智明、舍离想受境界智明、知一法无相无性智明、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以无著心济渡众生智明。
【佛学次第统编】
华严经云十种智明: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三、知一切所缘惟是一相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所缘诸法,惟是一实相理,皆如金刚,不可破坏,是名知一切所缘惟是一相智明。
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众生虽空,而能以无量妙音,演一切法,遍十方界,无不闻知,是名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五、普坏染著心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
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能于十方世界种种方便,示现受生,化导有情,是名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悉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离诸分别,是名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
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受生因缘,所起之法,悉皆空寂,本来无生,是名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虽皆空寂,而恒起无著之心,说法教化,令其度生死苦海,成无上正觉,是名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
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了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三、知一切所缘,唯是一相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所缘诸法,唯是一实相理,皆如金刚,不可破坏,是名知一切所缘,唯是一相智明。
〔四、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众生虽空,而能以无量妙音,演一切法,遍十方界,无不闻知,是名能以妙音普闻十方智明。
〔五、普坏染著心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普能灭坏一切众生爱欲染著之心,是名普坏染著心智明。
〔六、能以方便受生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能于十方世界,种种方便,示现受生,化导有情,是名能以方便受生智明。
〔七、舍离想受境界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八、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悉非相非无相,一性无性,离诸分别,是名知一切法无相无性智明。(非相者,谓一切法本空也;非无相者,谓一切法即有也。一性无性者,谓理不决定,虽云一性,而无定一之性也。)
〔九、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受生因缘所起之法,悉皆空寂,本来无生,是名知众生缘起本无有生智明。
〔十、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知一切众生,虽皆空寂,而恒起无著之心,说法教化,令其度生死苦海,成无上正觉,是名以无著心济度众生智明。
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證契大乘经之异名。
(经名)證契大乘经之异名。
人无我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无我智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二无我智之一。
(术语)二无我智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二无我智之一。
三世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十智之一。通达三世之佛智也。
【三藏法数】
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术语)如来十智之一。通达三世之佛智也。
【三藏法数】
谓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三世智。
三世无障碍智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戒能成就三世无障碍之智,故名为三世无障碍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三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三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疏演奥钞十一曰:「方便学处者,下方便学处品所说十善戒也。依摄受此戒成就三世无障智,故云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也。」同十三曰:「三世无障碍戒者戒体也。四重、十重、十善戒等戒相也。戒体通二机戒相有通局,通者十善戒,局者四重禁等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无障碍智的戒律,故名三世无障碍智戒。
(术语)此戒能成就三世无障碍之智,故名为三世无障碍智戒。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入坛之前初心行者所受之三世无障碍戒,即十善戒也。大日经一曰:「应授彼三世无障碍智戒。」同疏五曰:「菩萨所以发心摄受方便学处,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大疏演奥钞十一曰:「方便学处者,下方便学处品所说十善戒也。依摄受此戒成就三世无障智,故云皆为成就如来清净智慧也。」同十三曰:「三世无障碍戒者戒体也。四重、十重、十善戒等戒相也。戒体通二机戒相有通局,通者十善戒,局者四重禁等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无障碍智的戒律,故名三世无障碍智戒。
三昧耶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在密教为佛智之称,此有总别二者:一、总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则金刚智以平等之义而译为平等性智。不空译理趣经之三昧耶智,金刚智译理趣经以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义,译为誓智。谓此智如显教不许自得自證,必就灌顶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译之理趣经曰:「薄伽梵,成就特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为三界主。」金刚智之理趣经曰:「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获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不空之理趣释上曰:「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罗也。勿令将来最上胜者不从师受,而专意自受者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必须师受三昧耶,然后可修行也。」二、别名于五智中之第三平等性智。金刚顶经一序:「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
(术语)在密教为佛智之称,此有总别二者:一、总名五佛之智,而解之则金刚智以平等之义而译为平等性智。不空译理趣经之三昧耶智,金刚智译理趣经以为平等性智也。又不空取本誓之义,译为誓智。谓此智如显教不许自得自證,必就灌顶佛受之。是佛之本誓也。不空译之理趣经曰:「薄伽梵,成就特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昧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为三界主。」金刚智之理趣经曰:「薄伽梵,妙善成就如来金刚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殊胜功德,已能善获一切如来无上法王灌顶宝冠,过三界。」不空之理趣释上曰:「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罗也。勿令将来最上胜者不从师受,而专意自受者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必须师受三昧耶,然后可修行也。」二、别名于五智中之第三平等性智。金刚顶经一序:「一切如来平等智三昧耶。」
三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智度论所说:一、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天台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谛之观智。然三智就人分别,虽如上各别,而就法之胜劣分别之,则以上兼下,于一切种智中容馀二智,犹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馀四眼也。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止观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仪集注下曰:「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间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于一切法分别种种,执著有无,不能出离世间,故名。二、出世间智,是声闻缘觉二乘之智也。发无漏智,照偏真之四谛,能出离世间,故名。三、出世间上上智,是佛菩萨之智也。观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说见楞伽经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字部三智)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的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
【佛学次第统编】
三智者:
一、一切智 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
二、道种智 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
三、一切种智 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三、一切种智〕,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诸佛之道法也;一切种者,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世间智〕,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出世间上上智〕,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术语)智度论所说:一、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二、道种智,菩萨之智也。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三、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天台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谛之观智。然三智就人分别,虽如上各别,而就法之胜劣分别之,则以上兼下,于一切种智中容馀二智,犹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馀四眼也。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智是声闻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萨事,一切种智是佛事。」止观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见,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萨所见,名道种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见实相,名一切种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四教仪集注下曰:「三智圆明,五眼洞照。」又,一、世间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于一切法分别种种,执著有无,不能出离世间,故名。二、出世间智,是声闻缘觉二乘之智也。发无漏智,照偏真之四谛,能出离世间,故名。三、出世间上上智,是佛菩萨之智也。观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说见楞伽经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三字部三智)
【佛学常见辞汇】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的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
【佛学次第统编】
三智者:
一、一切智 知一切法之总相者,总相即空相也。
二、道种智 知一切种种差别之道法者。
三、一切种智 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一、一切智〕,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佛教依理而说,故名理内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盖外道等违理横计,故名理外也。)
〔二、道种智〕,谓能用诸佛一切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是名道种智,即菩萨之智也。
〔三、一切种智〕,谓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诸佛之道法也;一切种者,一切众生之因种也。)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世间智〕,谓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种种分别,执著有无,而不能出离世间,是名世间智。
〔二、出世间智〕,谓声闻、缘觉之智也。声闻、缘觉以一切智,修四谛行,而能出离世间,是名出世间智。(一切智者,谓一切诸法皆能了达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三、出世间上上智〕,谓佛、菩萨之智也。由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是名出世间上上智。
三种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一切二乘随自共相希望计著。诸佛菩萨观所有法,见不生灭,离有无品,人法无我,缘自得生。」
(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一切二乘随自共相希望计著。诸佛菩萨观所有法,见不生灭,离有无品,人法无我,缘自得生。」
三种大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之称。
【佛学常见辞汇】
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
(名数)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之称。
【佛学常见辞汇】
无师智、自然智、无碍智。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同本先出。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同本先出。
大定智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定大智大悲,是佛之三德也。佛心澄明,谓为大定。以澄明故,照一切法界,是曰大智。以照一切法界故,于苦众生生救济心。是为大悲。又谓之智断恩之三德。以大定断一切之妄惑。是断德。大智即智德。大悲即恩德也。此中前二者为自利之德,后一者为利他之德,此三者以之圆具自他之万德。不动经曰:「唯圆满大定智悲无不具足,即以大定德故坐金刚盘石,以大智德故现迦楼罗焰,以大悲德故现种种相貌。」
【佛学常见辞汇】
大定大智大悲,此三是佛的三德。佛心澄明寂静叫做大定;因澄明的缘故,遍照一切法界,叫做大智;因遍照一切法界的缘故,对于痛苦的众生生起救济的心,叫做大悲。
(术语)大定大智大悲,是佛之三德也。佛心澄明,谓为大定。以澄明故,照一切法界,是曰大智。以照一切法界故,于苦众生生救济心。是为大悲。又谓之智断恩之三德。以大定断一切之妄惑。是断德。大智即智德。大悲即恩德也。此中前二者为自利之德,后一者为利他之德,此三者以之圆具自他之万德。不动经曰:「唯圆满大定智悲无不具足,即以大定德故坐金刚盘石,以大智德故现迦楼罗焰,以大悲德故现种种相貌。」
【佛学常见辞汇】
大定大智大悲,此三是佛的三德。佛心澄明寂静叫做大定;因澄明的缘故,遍照一切法界,叫做大智;因遍照一切法界的缘故,对于痛苦的众生生起救济的心,叫做大悲。
大通智胜
【佛学大辞典】
(佛名)三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升法座,为大众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为今之一座大众云:盖今之大众在大通智胜佛时,于第十六沙弥结缘,故在今日释迦如来之下,闻法华而入證得果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中略)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是。」此种熟脱之教理所以出也。(参见:种熟脱)
(佛名)三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升法座,为大众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为今之一座大众云:盖今之大众在大通智胜佛时,于第十六沙弥结缘,故在今日释迦如来之下,闻法华而入證得果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中略)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是。」此种熟脱之教理所以出也。(参见:种熟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