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智慧光
佛教语。谓能照破一切迷暗的大智慧。亦用以称佛。赞阿弥陀佛偈:“佛光能破无明闇,故佛又号智慧光。”
《國語辭典》:慧寂  拼音:huì jí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号。(西元807~883)俗姓叶,诏州(在今广东省境)人。十七岁出家。从沩山灵祐禅师参禅十馀年。后住袁州(治所在今江西宜春)仰山,世称为「沩山慧寂」。师资相承,别成一派,是中国禅宗沩仰宗的开创者之一。
《漢語大詞典》:天慧
天赋的智慧。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诗引:“汨没天慧,不得自奋。”
分類:天赋智慧
《漢語大詞典》:贼智(賊智)
(1).谓损害智慧。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汉武帝二十:“为此术者,小以灭身,大以僨国,是以君子恶夫术之似智而贼智也。” 清 唐甄 潜书·太子:“艳女贼体,阴寺贼性,众佞贼智。”
(2).贼人的智谋。 明 吕坤 《救命书》卷上:“兵贵如山,千摇不动,百震不惊,庶乎贼智自穷,我守可固。” 清 杜浚 《后快哉行》:“明臺悬镜光熊熊,贼智焉能廋某某。” 清 涤浮道人 《金陵杂记》:“ 大江 何能筑坝?可见贼智甚愚。”
(3).鬼主意;坏点子。《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到底 静真 有些贼智,晓得 了缘 平昔贪财,便去袖中摸出银子,拣上二三两,递与 了缘 。”《西湖佳话·断桥情迹》:“原来 李夫 先前用了贼智,便预準备着这个意思,於钉钉时节,就不着实钉紧,所以一敲就开。”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往后料想一时倒退不及,他便起了个贼智,把身子往下一蹲。”
《漢語大詞典》:达智(達智)
(1).到达聪明智慧的境地。文子·道德:“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
(2).悟性;通晓事理的智力。吕氏春秋·下贤:“ 尧 ,天子也; 善綣 ,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 善綣 ,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 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漢語大詞典》:隆物
谓天帝赐予智慧。荀子·赋:“皇天隆物,以示下民。”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八:“隆与降同……物字即指智而言,言皇天隆智以予下民。”
《漢語大詞典》:灵门(靈門)
(1).上帝的宫门。《淮南子·览冥训》:“﹝ 女媧 ﹞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高诱 注:“朝於上帝灵门也。”
(2).灵府之门,心室之门。喻指智慧之门。云笈七籤卷二九:“结气不纯,节滞盘固,镇塞灵门。”云笈七籤卷九一:“真气扰於灵门,游神骇於赤子。”
(3). 夏桀 所起台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内经九术:“昔 桀 起 灵门 , 紂 起 鹿臺 ,阴阳不和,五穀不时。”
《國語辭典》:智慧剑(智慧劍)  拼音:zhì huì jiàn
比喻智慧果决,能断绝烦恼、牵绊。《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漢語大詞典》:余智(餘智)
(1).充足的智慧。 汉 刘向 说苑·杂言:“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治天下有餘智。”
(2).指小谋略、小手段。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居无何,御史欲论 存中 乾没军中粪钱十餘万。其子闻知,告其父。其父奔告 存中 。 存中 即具札,奏言军中有粪钱若干,桩管某处,惟朝廷所用。不数日,果以为言, 高宗 出 存中 札子示之,御史坐妄言被黜,而 存中 之眷日隆。 存中 之逐吏,亦兵法之餘智也。” 清 刘大櫆 《书〈荆轲传〉后》:“自是之后, 张良 袭其餘智,惟 秦 於 博浪 之沙,其事亦不成也。”
《漢語大詞典》:材知
才能智慧。知,同“ 智 ”。汉书·艺文志:“言感物造耑,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著作者,思虑间也,未必材知出异人也。”
分類:才能智慧
《漢語大詞典》:事智
运用智慧。韩非子·五蠹:“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
《國語辭典》:悉达多(悉達多)  拼音:xī dá duō
人名。为梵语siddhārtha的音译。为释迦牟尼未出家前的本名。
《漢語大詞典》:积智(積智)
(1).谓处心积虑。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国白头游敖之士皆积智欲离 齐 秦 之交。”
(2).累积智慧。 南朝 梁 沈约 《释迦文佛像铭》:“积智成朗,积因成业,能仁爽感,将吼妙法。”
《漢語大詞典》:盗明(盜明)
犹掠美。谓窃取他人智慧。 汉 焦赣 《易林·谦之蒙》:“下背其上,盗明相让。”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易经》曰﹞‘良马逐’。逐,进也。言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兹谓盗明,厥咎亦不嗣,至於身僇家絶。”
《漢語大詞典》:齐智(齊智)
智慧相等。《淮南子·修务训》:“ 三代 与我同行,五伯与我齐智。”
分類:智慧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