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霍霍  拼音:huò huò
1.拟声词。形容磨刀急速的声音。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聊斋志异。卷一。贾儿》:「涂已,无所作,遂把厨刀霍霍磨之。」
2.闪亮。宋。刘子翚〈谕俗〉诗一二首之八:「乞灵走群祀,晚电明霍霍。」
《漢語大詞典》:莹洁(瑩潔)
(1).晶莹洁白。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秘密泉:“ 甘塘社 有一水,方丈莹洁,春夏不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蛤之属其类至多,房之坚久莹洁者,皆可用。”《花月痕》第七回:“肌肤莹洁,朗朗若玉山照人。” 沙汀 《还乡记》五:“砂石莹洁,水声淙淙。”
(2).指节操高洁。 南朝 梁 陶弘景 《许长史旧馆坛碑》:“君清颖莹洁,特絶世伦。” 冯至 《伍子胥》:“你们尽可以内心里保持莹洁,说鵷雏不与鸱枭争食,这就算是解决问题了吗?”
《漢語大詞典》:玉莹(玉瑩)
(1).美玉。语出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 屈原 智乎?’曰:‘如玉如莹,爰变丹青。’” 宋 苏轼 《屈原庙赋》:“变丹青於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明 韩邦靖 《长安宫女行》:“西家有女如玉莹,夜剪乌云晨不行。”
(2).像美玉一样晶莹、纯洁。 宋 梅尧臣 《答王太祝卷》诗:“珠光玉莹絶瑕纇,强欲指擿徒羞颜。”
《漢語大詞典》:珠缨(珠纓)
(1).串珠的缨络,常作冠纽,头饰。 晋 石崇 《王明君词》:“哀鬱伤五内,泣泪湿珠缨。” 唐 戴叔伦 《白苧词》:“新裁白苧胜红綃,玉佩珠缨金步摇。”《花月痕》第四三回:“许多宫妆侍女……簇拥着两位珠缨蔽面的女神下车。”
(2).喻指晶莹成串之物。 宋 陆游 《蟠龙瀑布》诗:“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此指成串的水珠。
(3).喻指穿戴华贵的人。 明 何景明 《白紵歌》:“珠缨列座琼筵开, 秦 筝慷慨 赵 瑟哀。”
《漢語大詞典》:碧露
清澈晶莹的露水。 隋 江总 《玄圃石室铭》:“紫烟碧露,絳雪玄霜。” 唐 王勃 《慈竹赋》:“防碧露於霄末,翳红光於晕始。” 元 陈孚 《八月朝回呈学士阎静斋李野斋赵方塘》诗之一:“玉斧红云合,金茎碧露高。”
《漢語大詞典》:玉霜
(1).秋霜。因其晶莹如玉,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玉霜夜下,旅雁晨飞。” 唐 白居易 《宣州试射中正鹄赋》:“玉霜降而弓力调,金风劲而弦声急。”《群音类选·百顺记·王绎打围》:“碧云飞,新凉好。玉霜清,凋衰草。”
(2).指骏马。 唐 王德真 《奉和圣制过温汤》:“ 驪 阜疏緹骑,惊鸿映綵旃。玉霜鸣凤野,金阵藻龙川。”
(3).道教语。指津液精气。黄庭内景经·隐藏:“子丹进饌肴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 务成子 注:“津液精气之色象也。”
《國語辭典》:水精帘(水精簾)  拼音:shuǐ jīng lián
1.以水晶制成的帘子。唐。顾况 宫词五首之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银河。」唐。温庭筠 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词:「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2.词牌名。双调九十八字,仄韵。
《漢語大詞典》:珠璎(珠瓔)
(1).珍珠璎珞,多用为项饰。 唐 刘禹锡 《送僧元暠南游》诗:“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瓔。” 宋 刘克庄 《木兰花慢》词:“排闥者谁歟,冶容袨服,寳髻珠瓔。”
(2).比喻晶莹连缀之物。 宋 陈与义 《蜡梅》诗之三:“殷勤夜来雪,少住作珠瓔。”
《国语辞典》:白如玉  拼音:bái rú yù
形容物体洁白晶莹,毫无瑕疵。《老残游记》第九回:「那女子伸出一只白如玉、软如棉的手来,隔著炕桌子,握著子平的手。」
《漢語大詞典》:玉沼
清澈晶莹的水塘。 南朝 梁 刘孝绰 《饯张惠绍应令》诗:“瑶阶变杜若,玉沼发攒蒋。”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银轮随宝马,玉沼见金龟。” 明 何景明 《明月篇》:“濯濯芙蓉生玉沼,娟娟杨柳覆金堤。”
《國語辭典》:泫泫  拼音:xuàn xuàn
1.水流动的样子。唐。权德舆〈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诗:「波泫泫兮烟羃羃,凝暮色于空碧。」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诗:「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2.落泪的样子。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
《漢語大詞典》:莹白(瑩白)
晶莹洁白。 唐 白居易 《荔枝图序》:“壳如红繒,膜如紫綃,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毁前朝玉玺:“独 唐 武氏 一璽,玉色莹白,製作如官印。”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闻水声潺潺,石色莹白与水称,则白潭也。” 茅盾 《子夜》二:“她的一身玄色轻纱的一九三○年式 巴黎 夏季新装,更显出她皮肤的莹白和嘴唇的鲜红。”
《漢語大詞典》:莹滑(瑩滑)
晶莹润滑。 唐 裴铏 《传奇·陶尹二君》:“肌肤莹滑,毛髮润泽。” 宋 欧阳修 《再和圣俞见答》:“石上紫毫家故有, 剡 藤莹滑如玻璃。”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慈姑﹝集解﹞引 苏颂 曰:“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栗,色白而莹滑。”
《漢語大詞典》:精莹(精瑩)
晶莹,透明光亮。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敲冰煮茗:“逸人 王休 ,居 太白山 下,日与僧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取溪氷敲其精莹者煮 建 茗,共宾客饮之。”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少日则水渐凝结如金玉,精莹骇目。”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一》:“吾 闽 玉华洞 石似 崑山 而精莹过之,小者如拳,大者二三尺许。”《天讨·相如〈四川革命书〉》:“该地盐精莹而味佳, 黔 楚 最行销,而商贩卖,亦因时市以定价。”
《漢語大詞典》:雪莹(雪瑩)
雪白晶莹。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顷之,復杖屨西上。厓北转,有大石方丈餘,雪莹掌平,枕溪,号石席。” 元 岑安卿 《题张彦明所藏剪纸惜花春起早图》:“谁将妙意寄工巧,溪藤雪莹金刀小。”
分類:雪白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