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智利硝石  拼音:zhì lì xiāo shí
矿物名,成分为硝酸钠。质软,很少成为晶体,颜色为白色、灰色或黄棕色。全世界最大产地位于智利,故称为「智利硝石」。可用来制造硝酸及肥料。也称为「钠硝石」。
《国语辞典》:不导体(不导体)  拼音:bù dǎo tǐ
极难导电或传热的物体。如大部分的非金属、离子晶体、气体等。也称为「非导体」、「绝缘体」。
《国语辞典》:蛭石  拼音:zhì shí
矿物名,成分为混合的层状矽酸盐晶体。颜色多呈白色、褐色与绿色,晶体为状、片状、粉末状。主要特性为耐热,常被用来做为防火、隔热、隔音的材料。
《国语辞典》:褐锰矿(褐锰矿)  拼音:hé měng kuàng
矿物名,成分为氧化锰。晶体呈双锥状,通常呈粒状、隐晶质块状集合体。呈黑、灰黑、棕黑至钢灰色,半金属光泽。产于热液矿床、接触交代矿床和沉积变质锰矿床中,与黑锰矿等共生。
《国语辞典》:二轴晶(二轴晶)  拼音:èr zhóu jīng
具有两根光轴的非均质体。包括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的晶体。
《国语辞典》:镕点(镕点)  拼音:róng diǎn
在一定的压力下,晶体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时所保持的固定温度。现已不使用,应称为「熔点」。
《国语辞典》:晶带(晶带)  拼音:jīng dài
晶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平行的晶面所形成的集合。
《国语辞典》:晶面  拼音:jīng miàn
晶体生长过程中,可以发育出由不同平面所组成的多面体外形,这些平面称为「晶面」。
《国语辞典》:二氧化钛(二氧化钛)  拼音:èr yǎng huà tài
一种经由硫酸分解钛铁矿得硫酸钛再经水解过滤、水洗、锻烧而得的白色单晶体结晶粉末。可作为光触媒杀菌除污使用,工业上为极佳的漂白剂,可用于玻璃及陶瓷釉料、造纸、油漆、橡胶及塑胶,甚至牙膏、化妆品等。
《国语辞典》:磁黄铁矿(磁黄铁矿)  拼音:cí huáng tiě kuàng
矿物名,成分为硫化铁,晶体为六方板状、柱状或桶状,通常为致密的块状结构,表面为暗褐色具有磁性,是良导电体。
《国语辞典》:氯化镁(氯化镁)  拼音:lǜ huà měi
一种无色或白色具有潮解性的晶体。可由盐酸与氧化镁作用而得,用来制作消毒剂、灭火剂、防腐剂等。
《国语辞典》:硫酸银(硫酸银)  拼音:liú suān yín
一种化合物。为无色的小晶体或粉末。可将银溶解于浓硫酸制得,曝光会变灰色。可溶于氨水,多用于化学分析等。
《国语辞典》:硫酸钙(硫酸钙)  拼音:liú suān gài
一种化合物。为白色透明晶体,在自然界中以硬石膏及石膏的形态出现。可用于油漆、水泥、陶瓷、塑像、纸、农业、化学药品等的制造。
《国语辞典》:硫酸铁(硫酸铁)  拼音:liú suān tiě
一种化合物。灰白色无定形粉末或黄色晶体。加热则分解,前者稍溶于水,后者溶于水。由硫酸加于硫酸亚铁溶液而得。用于颜料、医药、铁矾的制造及消毒剂、媒染剂等。
《国语辞典》:柠檬素(柠檬素)  拼音:níng méng sù
维生素P。水溶性黄色晶体。在柑橘属水果及烟叶、蔬菜中含量较多。能抑制微血管渗透压,可用以治疗因高血压引起的出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