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46,分177页显示 上一页 83 84 85 86 87 89 90 91 92 下一页
朴景绰(名 景绰 字 令裕 章简 )
钱景堪
宋景年(字 遐蛳、遐叔 )
杨景谟
张景先
张景修(字 敏叔 )
黄显(字 景儒 )
王景修
吴景渊
许景亮(字 少明 )
郑景平(字 希尹 )
朱象先(字 景初 号 西湖隐士 )
陈景山
晁说之(号 景迂、景迂生、老法华、天台教僧 字 以道、伯以 )
其它辞典(续上)
赵宗景朴景绰(名 景绰 字 令裕 章简 )
钱景堪
宋景年(字 遐蛳、遐叔 )
杨景谟
张景先
张景修(字 敏叔 )
黄显(字 景儒 )
王景修
吴景渊
许景亮(字 少明 )
郑景平(字 希尹 )
朱象先(字 景初 号 西湖隐士 )
陈景山
晁说之(号 景迂、景迂生、老法华、天台教僧 字 以道、伯以 )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七年(1084)任判大宗正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朴景仁,初名景绰,字令裕,高丽竹州人。寅亮子。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使宋(《补梦溪笔谈》)。返国后累官尚书左仆射,参知政事,卒年六十七。谥章简。事见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九五《朴寅亮传》附。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五年(1090)任常州知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七年(1092)任职方郎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五二五
张景先,元祐二年自知北外都水丞公事为权发遣京东西路转运判官,以议开孙村口减河水与执政意合,增差河北路转运判官。四年,移陕西路转运判官。同年,知同州,寻又任京西路转运判官。六年,复为陕西路运判。八年,迁本路转运副使。绍圣初权发遣河北路转运副使。见《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五之一一、食货四九之二三、食货六八之四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四○八、四二五、四三四、四五四、四八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人,字敏叔。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哲宗元祐末为饶州浮梁令。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徽宗大观中,官至祠部郎中。年七十余卒。工诗文及词,尤以诗名为著。有《张祠部集》。全宋文·卷二○二九
张景修,字敏叔,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治平四年进士,初为饶州浮梁令,后两为宪漕,五典郡符。大观中迁祠部郎中。年七十馀卒。以诗著名,平生所作几千篇,号《张祠部集》。见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一
黄显,字景儒,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绍圣元年进士及第。历临朐县尉,提举广南西路学事,知儋州。官至朝请大夫。见《莆阳文献传》卷二○。
人物简介
简介
元祐九年绍圣元年(1094)任大理寺丞。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许景亮(一○五七~一一一三),字少明,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景衡兄。二十岁游京师,补太学生。凡三上礼部而名不登,遂卜居故乡东山,躬耕晦迹,不复进取。徽宗政和三年卒,年五十七。事见《浮沚集》卷七《许少明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人,字希尹。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刚正不挠,居官廉介。历大理丞,请老家居。朝廷以其能,诏复起知饶州。以不得行其志,数月即拂衣归。时多附朱勔,独景平始终不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松陵人,字景初,号西湖隐士。哲宗绍圣、元符间,以善画人物山水驰名。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五年元符元年(1098)任著作佐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29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晁端彦子。神宗元丰五年进士。以文章典丽,为苏轼所荐。哲宗元符三年知无极县,上书斥王安石及绍述诸臣政事之非。高宗即位,召授徽猷阁待制兼侍读,以病未赴。晚年信佛。工诗,善画山水。博通五经,尤精于《易》。有《儒言》、《晁氏客语》、《景迂生集》。全宋诗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七九八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又字伯以,自号景迂生、老法华、天台教僧,清丰(今河南清丰)人,端彦子。熙宁中,父官杭州,随侍。元丰五年登进士第。历任兖州司法参军,蔡州、宿州教授。元祐中,群公以博极群书、雅有史学科荐,苏轼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荐。元符三年应诏上书,坐入邪籍二十馀年。崇宁中,为承议郎、知磁州武安县、定州无极县,监陕州集津仓。大观末监明州造船场。宣和中通判鄜州,知成州。靖康元年以著作郎召,除秘书少监兼太子谕德。未几,除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坐请补外落职。金兵南略,避难高邮。高宗继位,召为徽猷阁待制兼侍读,提举万寿观,再请,得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正月卒于江宁舟中,年七十一。博通六经,尤长于《易》,著述多达三十馀种,今存者仅《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晁氏客语》。见《晁氏世谱节录》(《嵩山文集》附),陆游《景迂先生祠堂记》(《渭南文集》卷一八),范祖禹《手记》(《范太史集》卷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