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73,分132页显示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9 70 71 72 下一页
叶琛(字 景渊 )
王嘉闾(字 景善、云升 号 竹梅翁 )
盛景年(字 修龄 )
乃穆泰(字 景春 别称 良吏 )
孙景益
卓光茂(号 景濂、景濂亭、拙隐 字 谦夫 文正 )
顾成(字 景韶 镇远侯 武毅 )
文景宗
王景(字 景彰 号 常斋 )
成石璘(字 自修 号 独谷 文景 )
秦裕伯(字 景容 )
严植(字 景周 )
张度(字 景仪 )
袁凯(字 景文 号 海叟 世称 袁白燕 )
其它辞典(续上)
黎伯元(字 景初 号 渔唱 )叶琛(字 景渊 )
王嘉闾(字 景善、云升 号 竹梅翁 )
盛景年(字 修龄 )
乃穆泰(字 景春 别称 良吏 )
孙景益
卓光茂(号 景濂、景濂亭、拙隐 字 谦夫 文正 )
顾成(字 景韶 镇远侯 武毅 )
文景宗
王景(字 景彰 号 常斋 )
成石璘(字 自修 号 独谷 文景 )
秦裕伯(字 景容 )
严植(字 景周 )
张度(字 景仪 )
袁凯(字 景文 号 海叟 世称 袁白燕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 【介绍】: 明开国时处州丽水人,字景渊。元末从石抹宜孙守处州,为之出谋划策,授行省元帅。朱元璋军克处州时,走避建宁。后与刘基、宋濂、章溢同征至应天,任营田司佥事,寻迁洪都知府,佐邓愈镇守。祝宗、康泰叛时被执不屈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绍兴路馀姚人,字景善,晚号竹梅翁。顺帝至元六年荐授松江财赋提举,有能声,得代归。至正二十年擢绍兴路同知,不赴。方国珍欲官之,亦辞。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景善,一字云升,馀姚人。以荐除松江财赋提举。至正间,累迁广东道宣慰副使。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修龄,新昌人。至正十三年乡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三山人,字景春。顺帝至正末,以延平路总管监南安县。时用兵,泰调度转输,以给军饷,劳徕绥辑,以复流亡。又修举学校。时称良吏。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景益,元朝大臣,济阳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人,元顺帝时中书左丞。至正四年(1344年),孙景益中进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担任中书省参知政事,不久升为中书左丞。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分省太原。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攻打大都,孙景益随元顺帝一同北逃。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谦夫,号景濂亭,又号拙隐。忠惠朝司马文科,礼仪判书。谥文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0—1414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景韶。身材魁梧,膂力绝人。元末,以勇选为朱元璋帐前亲兵。洪武八年调守贵州。累迁为右军都督佥事。建文元年从耿炳文御燕师,被执。燕王释其缚,送北平,辅世子居守。成性忠谨,涉猎书史,居北平多效谋画。燕王即位,封镇远侯,予世券,仍镇贵州。卒赠夏国公,谥武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人。至正二十六年受朱元璋任为徐州知州。时天下渐定,民尚多流离,乃招抚流民,劝课农桑,使民安业。又建置儒学、城隍庙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6—1408 【介绍】: 明浙江松阳人,字景彰,号常斋。洪武中以明经荐授怀远教谕,擢山西参政。遣戍云南。建文初召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除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讲。博学多才,以古文自名。沧海遗珠
字景彰,以字行,括苍人。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景字景彰,以字行,松阳人。洪武壬子举人,授怀远教谕,擢开州知州,累官山西参政,以事谪云南。建文初,召入翰林,用荐除礼部侍郎,兼侍讲。成祖即位,进学士。 田按:景彰洪武中以浙江布政使安然荐直翰林,制《藩王朝觐仪》,改《赐日本书》,作《乐章》与《京城钟鼓楼记》。黄才伯《翰林记》但述永乐元年,诏侍臣议作乐章,学士王景等拟述以闻,知其一不知其二矣。景彰谪云南,沐景颙录其诗入《沧海遗珠》,玩其所作,亦当时才士也。所拟乐章,已具录首卷。
人物简介
简介
成石璘(성석린,1338年—1423年),高丽王朝末期至朝鲜王朝初期大臣。字自修,号独谷,本贯昌宁,一生历仕两朝八主,在朝鲜王朝官至领议政府事,谥号文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大名府人,字景容。仕元,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世乱,弃官,客扬州,迁上海。拒张士诚招。明初,太祖累征之,始出,授侍读学士,历治书侍御史。洪武三年,始设科取士,为京畿主考官。后出知陇州,卒官。
人物简介
维基
严植,字景周,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进士出身。洪武四年,会试十四名,登进士三甲,授天长县县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广东增城人,字景仪。元季举茂才,为高要县学教谕。世乱归里。洪武五年举人,至京师,擢监察御史。苏州知府魏观治张士诚故宫为府署。太祖闻之,使度往侦。度变姓名装束,得其实,还奏称旨。官至吏部尚书。后获微谴,愤惋而卒。全粤诗·卷六五
张度,字景仪。增城人。元季举茂才,授高要县教谕。明太祖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受荐如京师,历仕至吏部尚书。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松江府华亭人,字景文,号海叟。性诙谐,博学有才辩。洪武初授御史。会武臣恃功骄恣,罹罪者渐众,凯请延名士为诸将讲书,以保全功臣,帝纳之。后帝恶凯言事持两端,凯惧,托疾告归,得以寿终。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有《海叟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三
凯字景文,松江华亭人。洪武三年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有《海叟集》四卷。 (何景明《大复集》:我朝诸名家集,独海叟诗为长。叟歌行、近体法杜甫,古作不尽是,要其取法亦必自汉、魏以来者。其所造就,盖具体而未大耳。 陆深《金台纪闻》:国初高季迪与袁海叟皆以诗名,而云间与姑苏近,殊不闻其还往唱酬,若不相识然,何也?都玄散尝道季迪有赠景文诗曰:「清新还似我,雄健不如他。」今其集不载。是诗玄敬得之史监明古,史得之朱应祥岐凤。岐凤吾松人,以诗自豪于一时,为序《在野集者》。其事虽无考,然两言者盖实录云。 《国雅》:袁侍御景文才清遒拔,往往有奇语,尤闲于咏物。其题《白燕》、《闻笛》,颇为时口脍炙。 《香祖笔记》:明初诗人,共推高季迪为冠,而大复独以海叟为冠,空同许为知言。今读其诗,古诗学魏、晋,近体学杜,皆具体而微耳。遽跻之青丘生之列,未免失伦。 《明诗别裁》:李献吉谓海叟师法子美。何仲默谓歌行得杜之体。鄙意伤于平直,未极变化。若七言断句,在李庶子、刘宾客间,青丘、孟载俱未及也。 田按:孝陵严切,海叟以权谲免,幸矣!《大雅集》录海叟《蚊诗》云:「群蛇戢戢方斗争,虾蟆蝼蛄相和鸣。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著人昏不醒。蚊蚋虽微亦纵横,隐然如雷吁可惊。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盖元季伤乱之作。何元朗《四友斋丛说》引为讥切太祖,亦附会之过也。海叟诗骨格老苍,摹拟古人无不逼肖,亦当时一作家。何大复标为明初诗人之冠,过为溢美,宜诸公之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