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58,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7 48 49 50 下一页
高景云
蒋璨(字 宣卿 号 景坡 )
李景温
赵杞( 冀国公、景王 )
吕景山
桑景询
张良裔(字 景先 )
胡景裕
释景深(别称 智通深、太阳再世 景深 王 号 大死翁 )
释景元(别称 护国元、元布袋、元布衲 景元 张 号 此庵 )
叶三省(字 景曾 )
钱景贤
王景温
景兴宗
其它辞典(续上)
陈景祥高景云
蒋璨(字 宣卿 号 景坡 )
李景温
赵杞( 冀国公、景王 )
吕景山
桑景询
张良裔(字 景先 )
胡景裕
释景深(别称 智通深、太阳再世 景深 王 号 大死翁 )
释景元(别称 护国元、元布袋、元布衲 景元 张 号 此庵 )
叶三省(字 景曾 )
钱景贤
王景温
景兴宗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五年(1123)任江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六年(1124)任太常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59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宣卿,号景坡。蒋之奇从子。徽宗崇宁中为兰溪主簿。历知杭州、通州、扬州,为淮东、两浙转运副使。所至制豪强、开荒田、招商贾,治政有声。以直龙图阁知临安府,擢户部侍郎,累官敷文阁待制。书法怪奇玮丽,独步一时。亦工诗。有《景坡堂诗卷》。全宋诗
蒋璨(一○八五~一一五九),字宣卿,号景坡,宜兴(今属江苏)人。之奇从子。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以荫补将仕郎,任婺州兰溪县主簿。历知抚州,通州。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台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五年,提举淮南东西路茶盐公事(同上书卷一○六)又历知扬州、临安府(同上书卷一一九、一三六),迁两浙转运副使(《乾道临安志》卷三)。二十七年,由淮南转运副使知平江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七《蒋公墓志铭》。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八○四
蒋璨(一○八五——一一五九),字宣卿,号景坡,宜兴(今江苏宜兴)人,之奇从子。崇宁五年任兰溪县主簿,历江南西路常平官,知抚州、通州,复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知扬州。又任两浙转运副使,知临安府、镇江府。后擢户部侍郎、知平江府,进敷文阁待制。善书。绍兴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五。有《景坡堂诗》三十卷。见孙觌撰《蒋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七)。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七年(1125)任郴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徽宗第六子。初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累迁护国、武昌军节度使,封景王。钦宗靖康元年,授荆南、镇东军节度使,迁太傅。次年遣诣金营充贺正旦使。既归,又从二帝被掳北上。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1127)任潼川府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陕西路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汀州宁化人,字景先。笃好程氏之学。高宗建炎二年进士。调临川簿,不就。复辟为武平丞,会有众起事,乃单骑至其垒,谕以祸福,众皆感泣而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景深(一○九○~一一五二),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俗姓王。年十八剃度,始谒净慈象禅师,继谒宝峰惟照禅师,顿悟。惟照许为深得阐提大死之道,因号大死翁。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开法兴国军智通。绍兴初,归住宝藏岩,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三。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惟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偈二首。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
禅师名景深。台州王氏子。幼喜林泉。不乐城居。每玩名山图志。恍若身游。年十八。竟走紫箨山之广度院。求度于德芝沙门芝爱。其标帜不凡。即为披剃。广度为东南禅窟。瓢笠挂搭者不绝。深辄闻少室宗风。辞芝行脚。芝难之。深泣告曰。日月迫人。速如转毂。生死事大。敢自放乎。芝悯而遣之。深出岭而心誓曰。此去若不发明大事。以报四恩非须眉丈夫也。遂扣净慈象之室。象或垂问。深便依理而默解之。一日闻象怒叱诸禅曰。思而知。虑而解。皆鬼家活计。深悚然束包而去。西入泐潭。谒阐提炤。炤有条约。凡僧来泐潭。须𨽻名行单半载。方许告香。深犯其禁。直剖己见于照公榻下。照曰。此事直须断起灭念。向空劫已前。扫除玄路。不涉正偏。尽却今时。全身放下。放尽还放。方有自繇分。深顿领旨。炤大喜。乃击鼓告众曰。阐提大死之道。深阇黎得之矣。汝辈宜依之。一众大惊。争识深面。以故丛林共称深。为大死翁。建炎初。出领兴国军之智通寺。绍兴壬子。还台住宝藏岩。因事民其服。深恬然不辨顺受之。有司知深有道。奏还僧衣。时智朋禅师。新从清凉。退居明州瑞岩。闻而叹曰。嗟乎不陷于荣。不逃于辱。宝藏法兄。真得泐潭先师之道矣。我芙蓉师翁之风。不亦大哉。适明守挽朋。再赴清凉。朋一笑书偈。付使者曰。相烦耑使入烟霞。灰冷无汤不点茶。寄语甬东贤太守。难教枯木再生花。遂殁。深闻恸之。乃上堂曰。来不入门。去不出户。来去无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𦏪羊绝迹。苍梧月锁。丹凤不栖。所以道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若如是去住无依。了无向背。还委悉么。而今分散如云鹤。你我相忘触处玄。绍兴二十二年壬申三月十三日。深为众小参罢便告寂。有偈曰。不用剃头。何须澡浴。一堆红焰。千足万足。虽然如是。且道向上还有事也。无竟敛目而逝。深自复僧衣。其升堂入室提唱宗旨。切切无虚日。有僧问正中偏。深答。黑面老婆披白练。偏中正。答白头翁子著皂衫。正中来。答屎里翻觔斗。兼中至。答雪刃笼身不自伤。兼中到。答昆崙夜里行。僧曰。向上还有事也无。深曰。捉得乌龟。唤作鳖。乞师再垂方便。深曰。入山逢虎卧。出谷鬼来牵。曰何得干戈相待。曰三两线一斤麻。深之道眼精明。机用自在。于宝峰门下。称贤肖焉。 赞曰。芙蓉之后。异苗番茂。而阐提炤公辈可想也。其门弟德止禅师。不假师授。神悟绝伦。倾当世有国者。时称为太阳再世。不谬矣。至于景深禅师。则炤公独提奖于人天众前。师资缘会。夫岂偶然哉。及其弘道。而荣辱喧天人风。确不可撼。在往哲有所不能。而独能之。非深得羼提三昧者。其可得欤。呜呼二师于诸乐并作之际。而大振黄钟。则远录公之功。政未替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景元(一○九四~一一四六),俗姓张,永嘉(今浙江温州)楠溪人。年十八依灵山希拱为僧,又谒圆悟于钟阜。后住台州护国寺,称此庵景元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昭觉勤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六年卒(此据《嘉泰普灯录》卷一五,《南宋元明僧宝传》作绍兴二十七年),年五十三。《嘉泰普灯录》卷一五、《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八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46 【介绍】: 宋僧。温州永嘉人,俗姓张,号此庵。年十八出家。初习天台教,寻弃去,谒圆悟于钟山,力参得悟,留充侍者,圆悟称为聱头元侍者。因常以布袋自随,人称元布袋。后居天台护国寺。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景元号此庵。温州永嘉张氏子也。年十八依灵山希拱和尚圆具戒。习台教三䆊。弃去谒圆悟勤禅师于钟阜。闻僧读死心和尚小参语。云。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双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元闻而疑。即趋佛殿以手托开门扉。豁然大彻机辩逸发。圆悟目为聱头元侍者。悟自赞像付之曰。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晚年转复没刀刀。奋金刚椎碎窠窟。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并坫出。自尔铲彩埋光不求闻达。后为括苍太守耿延禧慕元欲致开法南明。物色得元于台之报恩。迫其受命。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曰八十翁翁嚼生铁。僧又问。兴化道。我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曰须弥顶上浪翻空。元后示疾。请西堂应庵华付嘱院事。训徒如常时。俄握拳而逝。荼毗得五色舍利。齿舌右拳不坏。塔于寺东北刘阮洞前。世寿五十三。 系曰。大慧既云峰悦之再来。可谓具大根器者。尚受湛堂痛拶不入。至三十馀方触圆悟钳锤。始得大悟。今元公年方二十一。听傍僧读死心语便乃彻證。其根器之利过于大慧概可知也。出世初住南明终居护国。丛林称为元布袋。以其有圣者之风。耳简堂机出于其门。说法拈椎词雄气伟机锋圆捷。益见元公之垣墙者矣。僧宝正续传·卷第五
禅师名景元。永嘉楠溪张氏子。依灵山院希拱。年十八。剃度为大僧。习天台教。通其说。弃之游方。参蒋山圜悟禅师。一日闻傍僧举死心小参语云。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两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谛味久之。因起行次。豁然有悟。即以告圜悟。圜悟喜之。繇是容为侍者。阅十四年。咨参决择。洞然无间。而机锋卓绝。众以聱头目之。圜悟将归蜀。遽问曰。向后有人问。你作么生道。师抚傍僧背曰。和尚问你何不祇对。圜悟大笑。已而袖木锦僧伽黎授之而别。绍兴初。归隐旧邦。括仓守龙学耿延禧命出世仁寿。迁连云。晚住真如。徙护国。衲子拥随。法席日盛。师说法超格。量绝蹊径。问。学人上来请师相见。师曰。劄问如何是相见底事。师曰。你眼在左边右边。进曰。恁么则万机休罢正眼顷开。师曰。杲日当天。盲人摸地。问。相见与未相见时如何。师云。一时穿却。问。忽遇上上人来。又作么生。师云。列向三椽下。问。还许学人承当也无。师云。兵随印转。问。如何是临济宗。师云。杀人活人不眨眼。曰。如何是云门宗。师云。顶门三眼耀乾坤。曰如何是沩仰宗。师云。推不向前。约不向后。曰。如何是法眼宗。师云。箭锋相拄不相饶曰。如何是曹洞宗。师云。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曰。向上还有路也无。师云。有。曰。如何是向上路。师云。黑漫漫地。问。高揖释迦。不拜弥勒时如何。师云。三十棒且待。别时僧礼拜。师乃云。释迦弥勒尚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是则是护国。则不然坐立俨然。顶天履地。十二时中。𡎺著磕著。复是阿谁。还知么著力。今生须了却。莫教累劫受沉沦。题如是轩颂曰。拈却瞿昙闲露布。掀翻诸祖葛藤窠。只将如是当轩挂。铁额铜头不奈何。示禅者颂曰。棒头取證犹劳力。喝下承当未足奇。拨转顶门宗正眼。须教佛祖浪头低。十六年正月九日。被微病而逝。塔于本山。寿五十有三。腊三十有五师资度丰硕。如世所𦘕布袋和尚者。故人以之为称深得圜悟机用而力行之。天下方想。闻其风彩。不幸早世。议者惜之。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景元。号此庵。永嘉楠溪张氏子。年十八。依灵希拱圆具。后习台教。弃谒圆悟于钟阜。因僧读死心小参语云。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双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师闻而疑。即趋佛殿。以手托开门扉。豁然大彻。既而执侍。机辨逸发。圆悟操蜀音。目为聱头侍者。遂自题肖像。付之曰。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晚年转复没刁刀。奋金刚椎碎窠窟。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并拈出。圆悟归蜀。师还浙东。铲彩埋光。不求闻达。括苍守耿公延禧。尝问道于圆悟。因阅其语录至像赞。得师之为人。乃致开法南明山。遣使物色。至台之报恩。获于众寮。迫其受命。方丈古公。乃灵源高弟。闻其提唱。亦深骇异。住南明几二年。厌迎送。一日示众。举感铁面颂毕。师曰。是则是忒杀露风骨。吾有颂曰休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唯有仰高云势远。抟风九万过南州。将化。召应庵华与诀示训。如常时。俄握拳而逝。茶毗。得五色舍利。齿舌右拳无少损。塔于刘阮洞前。年五十三。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二
此庵禅师者。东瓯人也。出张氏。名景元。元以妙年谒圆悟勤公于钟阜。公即许元入侍。时悟公左右皆显名宿德。元与之抗。或议其少丛林。公不顾。然元不离公榻下。洞彻玄旨。机发触众。有诉于公。公笑曰。我家聱头侍者。汝姑避之耳。自是众惮其锋。靖康改元。圆悟归蜀。元辞还淅。悟公曰。向去有人问。你作么生。元拊傍僧背。曰和尚问你。何不抵对。公大笑曰。我有些子禅。被元聱头一布袋盛将去也。丛林又共称为元布袋云。圆悟乃题小像而付元曰。平生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脱却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晚年转复没刁刀。奋金刚锤碎窠窟。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并拈出。元既受嘱。铲彩埋光。不求闻达。耿龙学守括苍。因阅圆悟录。得元之为人。时南明虚席。遂遣使物色之。至台之报恩。获于众中。迫授南明之命。众尚咿唔。无信可意。有僧问曰。逢人则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元曰。八十翁翁嚼生铁。进云。逢人则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曰须弥顶上浪翻空。报恩方丈古禅师。乃灵源高弟。深骇异之。即推崇元。勉应其命。元受请日。古公先引座。举白云见杨歧。歧举茶陵悟道公案。请元批判。元乃升座曰。诸禅德。杨岐大笑。眼观东南。意在西北。白云悟去。听事不真。唤钟作瓮。检点将来。和杨岐老汉。都在架子上。将错就错。若是新南明则不然。我有明珠一颗。切忌当头错过。虽然觌面相呈。也须一槌打破。举拂子云。还会么。棋逢敌手难藏拙。诗到重吟始见工。于是海众闻风。奔集南明。南明开堂日。僧问。昔年三平道场。重兴是日。圆悟高提祖印。始自师传。如何是临济宗。元曰。杀人活人不眨眼。目前抽顾鉴。领略者还稀。如何是云门宗。元曰。顶门三眼耀乾坤。未举先知。未言先见。如何是沩仰宗。元曰。推不向前。约不退后。三界惟心。万法惟识。如何是法眼宗。元曰。箭锋相值不相饶。建化何妨行鸟道。回途复妙显家风。如何是曹洞宗。元曰。手执夜明符。几个知天晓。僧曰。向上还有路也无。曰有。曰如何是向上路。元曰。黑漫漫地。僧便喝。元曰。贪他一粒米。失却半年粮。又问。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是甚么物。元曰。无孔铁锤。曰天人群生髅。皆承此恩力也。元曰。莫妄想。又问。三世诸佛说不尽底。请师速道。元曰。眨上眉毛。乃曰。威音王已前。者队汉错七错八。威音王已后。者队汉落二落三。而今者队汉坐立俨然。且道是错七错八落二落三。还定当得出么。举拂子云吽吽。又曰。野干鸣。师子吼。张得眼。开得口。动南星。蹉北斗。大家还知落处么。金刚阶下蹲。神龟火里走。又历应仰山连云诸刹。晚迁天台护国寺。寺久废。元乐而新之。绍兴丁丑。辄请西堂应庵禅师首众。以后事嘱之。俄顷握右拳蜕去。年五十有三。坐三十五夏。茶毗得五色舍利。齿舌右拳无少损。塔于寺东刘阮洞前。松窗居士钱端礼闻讣。乃喟然曰。吾师何独行也。适平田简堂禅师。并瑞岩国清二主人至。礼与详叙达旦。遂书语别之。置笔顾曰。先师握拳而去。礼坐去好卧去好。简堂哂曰。一去便了。理甚坐卧。礼合爪曰。法兄当为祖道自爱。正坐敛目而逝。简堂。名行机。后住国清。或庵住焦山。而元公之道大弘焉。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景元,字此庵,姓张氏,永嘉人也。年十八,依灵山希拱圆具戒,习台教三,弃去。谒圆悟勤于钟阜,间读死心小参语云:“既迷须得个悟,既悟须识悟中迷、迷中悟,迷悟双忘,却从无迷悟处建立一切法。”元闻而疑,即趋佛殿,以手托开门扉,豁然大彻,机辩逸发,圆悟目为聱头元侍者。悟《自赞像》,付之曰:“生平只说聱头禅,撞著聱头如铁壁。脱郤罗笼截脚跟,大地撮来墨漆黑。晚年转复没刀刀,奋金刚椎碎窠窟。他时要识圆悟面,一为渠侬并拈出。”自尔沈彩埋光,不求闻达。后为括苍太守耿延禧慕仰元,欲致开法南明,得元于台之报恩,迫其受命。僧问:“三圣道,我逢人即出,出则不为人,意旨如何?”曰:“八十翁翁嚼生铁。”僧又问:“兴化道,我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又作么生?”曰:“须弥顶上浪翻空。”元后示疾,请西堂应庵华付嘱院事,训徒如常时,俄握拳而逝。茶毗得五色舍利,齿舌右拳不坏,塔于寺东北刘阮洞前,世寿五十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四年(1134)任汀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五年(1135)任江南西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五年(1135)任潼川府知府兼安抚使。绍兴六年(1136)十月进职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