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照(一一八五~一二七三),俗姓童,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三依圣水蒙庵宣出家,后师北峰印。出世住天台大慈、黄岩圣水、云间延庆、凤山褒亲、杭州上下天竺。历左街鉴义、左街录、左右街都纲录。理宗赐号佛光法师。度宗咸淳九年卒,年八十九,谥普通法师。《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七四六六
法照(又作炤,一一八五——一二七三),黄岩(今浙江黄岩)人,童氏子。年十三出家,以蒙庵宣为师,复师北峰宗印,修天台教观。历住大慈、圣水、延庆、褒亲、天竺诸寺。理宗赐号佛光法师,又书「晦岩」赐之。咸淳九年卒,年八十九,谥普通法师。著有《法华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存)。见《续佛祖统记》卷一,《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法照,姓童氏,黄岩人。父好善,生九子,照其次也。母陈氏梦日霣蹇裳得之,孕十二月而生。气貌奇伟,耳垂肩,眼如电,幼入小学,便多颖悟,塾师异之。年十三,投圣水出家,以蒙庵宣为师。一夕自外归,寺僧遥望两炬晶炯,近之乃照也,盖目光远射,令人惊畏。薙染后,精进教乘,三阅大藏,出游诸方,豁堂,当代尊宿,贻书褒勉,诸山以职延致,悉不就。携香礼北峰印,次至蒋山参琰浙翁,问答之际深器之。北峰居下竺,招之归。淅翁以教门为属,讲论授受,泠然有得。北峰顺寂,振锡东还,钱丞相作高僧堂延照共谈。年三十三,改往天台大慈,迁圣水,史卫王举住云间延庆,继迁凤山褒亲。丞相史永公举住四明。延庆、海顺二法师自日本来,听讲且作《读教记》,绘照像归国。高丽崔丞相亦致书问佛法大旨,乞九祖图,并赠漂瓷钵盂及金观音香药。育王虚席,郡请兼摄,举痴绝冲自代。阃帅夺寺园为酒库,杖履而遁,道出东掖两山,学徒迎之境上。宏斋包公屈致智者真觉,重祖庭也。理宗闻其名,敕住下天竺,寻迁上天竺,补左街鉴义,御笔特赐“佛光法师”,进录左街,赐金襕袈裟,召见倚桂阁,对御称旨。集庆寺成,诏命开山,力辞,举白莲观止诚公自代。明年诚寂,有旨特转左右街都纲录,令住集庆,不许辞免,御书“晦岩”二大字赐之。开无碍讲,凡禅教律三宗,学徒云集,闻名开悟。召见延和殿,讲《华严经》。又大书“灵山堂”以赐。遣侄武经郎童炎奉宸翰归其里。东宫召见复古殿,讲《般若经》,再赐紫金襕袈裟,斋于明华殿。圣眷隆渥,昔未曾有。偶因面对,力乞还山。度宗即位,敕再住上天竺。前后居山二十四年。平章贾魏公为造塔于寺之东冈,奏请赐名曰“天岩塔院”,复加恩赉赐田三顷,以助其费。癸酉秋示疾,移居塔院,郤药屏医,作文自祭。中秋之夕书偈曰:“佛寿八十,我多九年。虚空掇转,大用现前。”掷笔瑞坐而逝,咸淳癸酉八月十五日也。得年八十有九,僧腊七十四。弟子妙应继席,得法四十馀人,得度者一百馀人,窆于天岩,遵初志也。明年赐谥曰“普通法师”,答 曰“慈应”。所撰《读教记录》二十卷,为学者日月,其馀法语遗文,诸弟子多所记录,不可罄述。
阔普通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阔普通武他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二年(1886年),参加光绪丙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95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朝实录》记载,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二日(1898年9月7日),“实授裕禄、李端棻为礼部尚书。以内阁学士阔普通武为礼部左侍郎。裁缺通政使司通政使萨廉为礼部右侍郎。”戊戌变法期间,和康有为一党颇有交往的阔普通武成为支持维新派的重要官员,许多维新派的奏折如《请定立宪开国会折》等等都由阔普通武上奏。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二日,新任礼部左侍郎阔普通武上奏“敬举通达时务人才”,共4人:候选道陈日翔,刑部主事陈桂芳,兵部员外郎祁师曾,分发知县冯宝琳。阔普通武称:“以上四员,据奴才所见,均系通达时务之才,用敢据实保荐,且俱在京候选供职。”当日奉明发谕旨:“阔普通武奏敬举通达时务人才一折。候选道陈日翔、刑部主事陈桂芳、兵部员外郎祁师曾、分发知县冯宝琳,均著预备召见。”戊戌变法失败后,阔普通武于光绪二十四年以副都统衔出任西宁办事大臣,实为放逐。嗣复被慈禧太后“勒令休致”,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