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根石,号苍岩,又号晚樵。乾隆四十五年举人,官安徽天长知县,不妄加刑,人称朱十板。工书,精篆刻。卒年七十三。有《根石诗钞》、《寄轩剩稿》。
李晚秀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5—1826或1825 【介绍】: 清浙江萧山人,字以徐,号谷塍,晚号晚闻居士。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性恬退,好学不仕。筑十万卷楼,以文史自娱。为文精于义理,达于事情。有《晚闻居士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王宗炎,字以除,号谷塍,萧山人。乾隆庚子进士。有《晚闻居士遗集》。
维基
王宗炎(1755年—1826年),字以除,号谷塍,又号娩闻居士,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35 【介绍】: 清浙江萧山人,字畹馨,号南陔,晚年自号思惟居士。乾隆五十八年进士。授福建南屏知县。嘉庆间,累官巡抚,坐事夺职。去官后,一意著述,有《思惟居士存稿》、《礼堂集义》、《读书杂记》、《袁宏后汉纪补證》。
全台诗
王绍兰(?~?),字畹馨,号兴陔。浙江萧山人。清乾隆五十八年 (1793)进士,嘉庆十九年 (1814)任福建巡抚。嘉庆二十一年 (1816)巡台有诗。〖编者按:林豪《澎湖厅志》〈艺文〉收录诗作〈丙子巡台初抵澎湖〉,标注「福建巡抚王绍兰(萧山)」。〗(许俊雅撰)
维基
王绍兰(1760年—1835年),字畹馨,又字南陔,晚号晚闻居士,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同进士出身。少年好学,家贫,以教书所得奉养母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拔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甲进士,任福建屏南县知县、闽县知县、泉州府知府、福建按察使,累迁福建布政使。嘉庆十九年(1814年)任福建巡抚,主要从事福建之军政事务。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因审案有误,与汪志伊诬陷福建布政使李赓芸,致李赓芸自缢亡,朝廷追究此案,后罢官归里,居乡十九年,闭门著述。道光十五年(1835年)逝世。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济州人,字景远,号晚羲斋、梓园、鹤阴、含华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9—1870 【介绍】: 清江苏仪徵人,初名廷飓,字让之,号晚学居士。诸生。从包世臣学书,笔法兼采各家,篆、分功力尤深。画亦高雅有致。
词学图录
吴熙载(1799-1870) 名廷飏,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堂号师慎轩。江苏仪征人。少为包世臣入室弟子,邃于小学,工四体书,篆隶学邓石如,行楷法包世臣。亦善画,最工篆刻,得邓石如精髓,对清末印坛影响甚大,一生刻印数万,多不刻边款,以致流传甚少。有《吴让之印谱》、《师慎轩印谱》、《晋铜鼓斋印存》、《通鉴地理今释稿》。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真宝人。字谨休。号慎庵、岩后。
朴致馥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密阳人。字薰卿。号晚醒。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器成(1838年—?),字公辅,号心农、晚愚,海南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同进士出身。早年随父王衍鏊在京生活。光绪六年,登进士三甲,后官至刑部福建司主事。
李晚焘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真宝人。字观必、宽必。号响山、直斋。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
黄章渊,字晚堂,朝鲜人。光绪二十年充贡使。
田星六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田星六(1872-1959) 又名兴奎,号晚秋居士。湖南凤凰县沱江镇人。光绪十七年(1891)应童试,有"晚凉风卷洞庭秋"之句,深为督学江标所赏,数年后,贡入太学,补岁进士,在乡下教私塾六年,以品学兼优被选入常德西路师范,次年被熊希龄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师范学院,与黄兴、秋瑾、朱苓溪、王时泽、程潜、陈强等常相往来,与黄兴最善。入中华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南社。建国后任凤凰县人民政府委员,省文史馆馆员。尝至京,柳亚子设宴款待,林伯渠、陈叔通、朱早观、傅作义等陪座,周恩来亦往看望,柳亚子恳留共修《明史》,以北地天寒不适而归。有《晚秋堂诗集》八卷、词八卷、文百余篇。
李晚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4—1911 【介绍】: 清末广东云浮人,一名晚发,字晚军。家贫,耕种度日。后去香港,又至吉隆坡,加入中国青年会,从事革命活动。光绪二十五年回乡,因清吏追捕,逃往南洋。宣统三年到香港,从黄兴筹划起义,随攻督署,力战阵亡。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5—1898 【介绍】: 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八
林旭,字暾谷,侯官人。光绪癸巳举人,官内阁中书,加四品卿衔。有《晚翠轩集》。
晚翠轩诗集·序
呜呼!暾谷之诗至是凡三墨木矣。自戊戌变政,钩党祸作,昔之密迩暾谷者,多以藏其文字为危,不匿则弃,惟恐不尽。当暾谷被逮时,闻其巾笥尚有朱书票,拟暨与德宗造膝问对,有如家人父子之言者,亦皆散失不可得见。越数岁,大舅沈公涛园亦京兆尹出而提刑粤东,予自江宁来别诸沪滨,忽于广大海舶行李中见一箧衍,熟视之,知为暾谷故物,不钥而启,则晚翠轩之诗与孟雅夫人《崦楼遗稿》在焉。既恫且喜,遂请以校刊自任。岁乙巳,居崇川,事简多暇,为之排比付印一千部,分贻知好,转瞬辄罄。厥后,为涵芬楼收入《戊戌六君子集》中,寖以风行。然私念暾谷平时书札墨沈具在,纵论时事,臧否人物,有为一代兴亡所系者,宜与天下后世以共见。于是,复与林丈筱蜦、郑丈叔昭、表弟沈剑知从事搜集,重为晚翠轩补遗诗十三首、崦楼补遗诗十四首,并检涛园、冯庵二长者题记,辑为一卷,益以暾谷手简及其应试文字附卷末。嗟乎!是区区者,假令当日不邂逅于舟次,则暾谷与孟雅夫人之馀绪足以传后而不朽者,或将展转散落,岂不更可痛耶? 暾谷论诗,虽以涩体为主,然其宗旨在乎能驿众派,不欲妄生分别,为道之大,于此可见。且其诗精研博赡,虽从后山、涪翁入手,渐亦浸淫蝉蜕于昌黎、临川之间。偶为晚唐,自谓不让于韩致光,其自命为何如者!至若五言古、七言绝,则无不一深得宛陵、诚斋之家法。授命之日,春秋才二十有四耳。求其造诣于古人,视王广陵犹有过之无不及。特世之议暾谷者,往往病其躁进,不知士丁末造,有志康济,不能不自奋于功名。晚清士夫阘茸闇弱,随波进退,而反讥人之勇于赴事为热中,此风气所以不振,清社之所由屋也。至于党籍之说,亦未可尽信。观暾谷丁酉十一月与予书,犹有「长素适来,日有是非,欲避未能」之语,是其意非真欲阿附康南海者。然君臣际遇会于一朝,有不期然而然,而不可以无死者,其视亡命苟免、不耻事仇之流,奚啻霄壤?顾可仅仅以党人目之耶?今者暾谷往矣,回忆戊戌冬,义仆朱德贵间关归其丧,囧车过城东门,邻舍儿为之歌曰:「断头旭,血化碧。日未落,河水涸。」呜呼!是何声也?吾不忍思之矣! 岁次丙子十二月,后死友闽县李宣龚谨序。 (《晚翠轩诗集》电子版录入:绝梁孤客)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宛敏灏{1906---199 4},字书城,号晚晴,安徽庐江人。早年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其后历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安徽学院、国立音乐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校副教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又兼安徽省政协常委、安徽省文联委员、安徽作协理事、中国韵文学会顾问、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汉语大辞典编委》、《词学》编委等职务,主要著作有:《二晏及其词》、《张于湖评传》、《吴潜年谱》、《张孝祥年谱》、《词学概论》、《安徽两宋词人述评》、《于湖词编年笺注.》、《晚晴轩诗词稿》等多种。
词学图录
宛敏灏(1906-1995) 字书城,号晚晴。安徽庐江人。193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历任国立女子师院副教授,安徽学院、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安徽大学及安徽师范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副教务长,合肥师范大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安徽省政协常委。有《二晏及其词》、《张于湖评传》、《于湖词编年笺注》、《张孝祥年谱》、《吴潜年谱》、《词学概论》、《安徽两宋词人述评》、《黄山记游》、《晚晴轩诗词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