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晃荡(晃蕩)  拼音:huàng dàng
摇曳摆动,闪烁不定。宋。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也作「幌荡」、「晃荡」。
《国语辞典》:晃晃荡荡(晃晃荡荡)  拼音:huàng huang dàng dàng
1.摇摆不定的样子。如:「那个破招牌晃晃荡荡的,好像要掉下来了。」
2.徘徊的样子。如:「你不要漫无目的的在街上晃晃荡荡。」
《國語辭典》:恍恍  拼音:huǎng huǎng
茫然迷糊的样子。《文选。班固。西都赋》:「魂恍恍以失度,巡回涂而下低。」
《國語辭典》:晃悠  拼音:huàng yōu
1.摆动。如:「风一吹来,窗口的风铃便晃悠不停,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2.徘徊的样子。如:「他整天在街上晃悠,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分類:晃荡
《國語辭典》:晃荡(晃蕩)  拼音:huàng dàng
摇曳摆动,闪烁不定。宋。苏轼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诗:「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也作「幌荡」、「晃荡」。
《國語辭典》:逛荡(逛蕩)  拼音:guàng dàng
1.游荡、閒逛。如:「你别整天逛荡,该做点正经差事了。」
2.慢慢走。如:「你们先逛荡著,我随后赶来。」
《國語辭典》:离合(離合)  拼音:lí hé
分离与会合。《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进有离合去就之宜,退有诬罔枉死之咎。」
《國語辭典》:摇曳(搖曳)  拼音:yáo yì
1.飘荡、摇晃。南朝宋。鲍照代棹歌行〉:「飂戾长风振,摇曳高帆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
2.逍遥自在、优游自得。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二首之二:「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傍。」
《國語辭典》:摇荡(搖蕩)  拼音:yáo dàng
1.摇动晃荡、动荡不安。《史记。卷一○三。万石君传》:「仓廪既空,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2.鼓舞、鼓动。《庄子。天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
《國語辭典》:摇荡(搖盪)  拼音:yáo dàng
摇摆晃荡。如:「窗口的风铃随风摇荡,发出清脆的声音。」
《國語辭典》:滉瀁  拼音:huǎng yàng
1.水深广的样子。《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严程阚薛传。薛综》:「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晋。潘岳 西征赋:「其池则汤汤汗汗,滉瀁弥漫,浩如河汉。」
2.泛指光、影等之摇晃。宋。司马光 翠漪亭诗:「雕檐日华动,滉瀁照漪涟,四月芰荷满,不似在穷边。」明。张景《飞丸记》第一四出:「夜色苍茫,愁云滉瀁,梦中唤醒徬徨。」
《國語辭典》:播荡(播蕩)  拼音:bò dàng
迁徙流亡,居无定所。《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夏氏之乱,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君所知也。」
《漢語大詞典》:轻荡(輕蕩)
(1).轻浮淫荡。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 郑 卫 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五:“《后庭花》, 陈后主 之所作也。主与倖臣各製歌词,极於轻荡。” 清 程麟 《此中人语·江北女》:“ 江 北某氏女,貌秀丽,性轻荡。”
(2).轻飘晃荡。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及观云棹水,玩擷菱蕖,帝每忧轻荡,以惊 飞燕 ,令佽飞之士,以金鏁缆云舟於波上。”
《國語辭典》:摆荡(擺盪)  拼音:bǎi dàng
摇摆晃动。如:「婴儿被放在摇篮里摆荡了几下便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