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徐昭然,字子融,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从朱熹学。事见清同治《铅山县志》卷一五。
《國語辭典》:昭然  拼音:zhāo rán
明显的样子。《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文选。李康。运命论》:「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
《國語辭典》:昭然若揭  拼音:zhāo rán ruò jiē
本指如同高举著日月般的明白清楚。语本《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后多指真相完全显露无遗。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三:「文宗语绝无蕴蓄,而阴怀嫉忮之心,已昭然若揭。使明宗蚤觉,何至堕其术中?」清。吴棠〈杜诗镜铨序〉:「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
《国语辞典》:天理昭然  拼音:tiān lǐ zhāo rán
公道明显,善恶有报。《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你却杀了丈夫,劫了十五贯钱,逃走出去,今日天理昭然,有何理说!」也作「天理昭昭」、「天理昭彰」。
《國語辭典》:焯焯  拼音:zhuó zhuó
显著、清楚。唐。韩愈太学生何蕃传〉:「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馀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下。」
《國語辭典》:辨章  拼音:biàn zhāng
辨别明白。也作「平章」。
分類:昭然显明
《漢語大詞典》:霜照
喻昭然明白。南齐书·高帝纪上:“宏谋霜照,祕筭云回。”
《漢語大詞典》:光觌(光覿)
谓其光采昭然可见。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探微集逸,思心洞神,论道属书,篇章光覿。”
《漢語大詞典》:昭副
谓昭然可居第二位。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且又百姓,国家之有,加怀区区,乐欲崇和,庶几明德来见,昭副不劳而定,於孤益贵。” 刘良 注:“言我冀望君来,昭然为副贰。”
《國語辭典》:天理昭彰  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ng
道德公理彰显,报应分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要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如此剧贼,却被小孩子算破了,岂非天理昭彰!」也作「天理昭昭」、「天理昭然」。
《漢語大詞典》:踔然
(1).显然,昭然。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自令清浊昭然殊体,荣辱踔然相駮,以感动其心,务致民令有所好。”
(2).高超特出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廓然远见,踔然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