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杏花天
(1).杏花开放时节。指春天。 唐 李商隐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诗:“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对流鶯坐綺筵。”《全元散曲·水仙子过折桂令·行乐》曲:“来寻陌上花鈿,正是那玉楼人醉杏花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白雪遗音·南词·义侠英雄:“绣衣郎走进闲观看,千红万紫杏花天。”
(2).词牌名。有三体,一为五十四字,二为五十五字,三为五十六字,均双调,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
(3).词牌名。《念奴娇》的别名。 清 陈廷敬 等《词谱·念奴娇》:“﹝念奴娇﹞《翰墨全书》词名《庆长春》,又名《杏花天》。”
《漢語大詞典》:木德
(1). 秦 汉 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史记·封禅书:“ 夏 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 三国 魏 曹植 《帝喾赞》:“祖自 轩辕 , 玄嚣 之裔。生言其名,木德帝世。”周书·明帝纪:“自火行至今,木德应其运矣。” 唐 窦常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诗:“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 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晋 傅玄 《柳赋》:“美允灵之鑠气兮,嘉木德之在春。”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漢語大詞典》:春种
春天种植。例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春播春种。
分類:春天种植
《漢語大詞典》:春词(春詞)
(1).有关男女恋情的书信或文辞。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莺莺》:“ 鶯鶯 姓 崔氏 ,有 张生 者,託其婢 红娘 以春词二篇诱之。” 明 梁辰鱼 《七犯玲珑·遇妓》曲:“密语还重订,春词定几封, 巫阳 梦。”
(2).春天的歌。 鲁迅 《野草·秋夜》:“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
《國語辭典》:榆火  拼音:yú huǒ
古人钻木取火,春则取于榆,故称为「榆火」。唐。李峤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诗:「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金。麻九畴 清明诗:「村村榆火碧烟新,拜扫归来第四辰。」
《漢語大詞典》:驻春(駐春)
(1).留住春天。 唐 雍陶 《访友人幽居》诗之二:“莎深苔滑地无尘,竹冷花迟剩驻春。”
(2).留住青春。 唐 韦应物 《汉武帝杂歌》之二:“ 柏梁 沉饮自伤神,犹闻驻春七十春。”一本作“ 驻颜 ”。
《漢語大詞典》:花辰
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明 何景明 《送施御史便道寿母次韵》:“绣衣真昼锦,彩服更花辰。”
《漢語大詞典》:丽春(麗春)
(1).美丽的春天。亦比喻词藻华美。南齐书·文学传赞:“学亚生知,多识前仁。文成笔下,芬藻丽春。” 清 沈廷桂 《虞美人传》:“有 若耶溪 君子闻而慕之,聘以菱花玉镜臺,当丽春时节,以木兰船载之而归。”
(2).花名。 唐 杜甫 《江头五咏·丽春》:“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广群芳谱·花谱二五·丽春》:“丽春,罌粟别种也。丛生柔干,多叶有刺,根苗止一类而具数色……颇堪娱目,草花中妙品也。”
《漢語大詞典》:春野
春天的原野。 唐 张说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春野开离讌,云天起别词。” 唐 赵嘏 《寒食离白沙》诗:“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宋 陆游 《春晴自云门归三山》诗:“乍行春野眼增明,渐减春衣体倍轻。”
分類:春天原野
《漢語大詞典》:春条(春條)
(1).春天花木的枝条。 南朝 梁 张率 《楚王吟》:“ 章臺 迎夏日,梦远感春条。” 唐 高适 《苦雪》诗之四:“穷巷独无成,春条秪盈把。” 宋 欧阳修 《送友人南下》诗:“河桥别柳减春条,隔浦挐音听已遥。” 明 叶襄 《秋海棠赋》:“薄春条之鬭艳,乐秋景之婆娑。”
(2).旧俗春节书写吉祥词句贴于门楹上的条形对联。 马三立 等《开粥厂》:“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出门见喜’、‘抬头见喜’,五个春条。”
《漢語大詞典》:春路
(1).春天的道路。 南朝 宋 荀雍 《临川亭》诗:“目极依春路,披褐怀良辰。” 唐 孙逖 《春日留别》诗:“春路逶迤花柳前,孤舟晚泊就人烟。” 宋 韩驹 《智勇师归永嘉自言所居在万竹间乞诗送行》诗:“夜堦簌簌风翻籜,春路冥冥雨放稍。”
(2).天子所乘的青色的鸾车。后汉书·舆服志“耕车” 刘昭 注引 晋 贺循 曰:“车必有鸞,而春独鸞路者,鸞凤类而色青,故以名春路也。”
(3).东方的道路。文选·张衡〈东京赋〉:“飞 云龙 於春路,屯 神虎 於秋方。” 薛综 注:“春路,东方道也。”
《漢語大詞典》:春英
春天的花朵。晋书·王接传:“不患玄黎之不启,窃乐春英之及时。”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学徒均染叠,游士譬春英。” 唐 孟郊 《汴州留别韩愈》诗:“远客独顦顇,春英落婆娑。” 元 宋旡 《喜虚碧自龙虎归》诗:“丹房芝术春英长,玉洞烟霞夜梦离。”
分類:春天花朵
《國語辭典》:大春  拼音:dà chūn
1.春季。如:「明年大春,这草地又将是绿油油的一片了。」
2.春天播种的作物。如稻米、玉米等谷类。也作「大春作物」。
《漢語大詞典》:连春(連春)
整个春天;一春。 唐 白居易 《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唐 杜荀鹤 《寄临海姚中丞》诗:“寻花洞里连春醉,望海楼中彻晓吟。”
分類:春天
《漢語大詞典》:青气(青氣)
(1).青色的气体。 晋 王嘉 拾遗记·蜀:“火盛之时,见数十青衣童子来扑火,有青气如云,覆於火上,即灭。”
(2).青色的云气。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军气:“青气在上,其谋未定;青气在右,将弱兵多。”新唐书·五行志一:“ 贞观 十七年四月,立 晋王 为太子,有青气绕东宫殿。”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贫道昨宵看见青气冲天,下照 终南山 甘河镇 。”清史稿·灾异志三:“ 顺治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夜, 望江 西方有青气亘天。”
(3).谓春天的气氛。文选·江淹〈别赋〉:“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李善 注引《易通卦验》:“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震。” 唐 杨炯 《浑天赋》:“尔乃重明合璧,五纬连珠。青气夜朗,黄云旦扶。” 唐 张说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青气含春雨,知从 岱岳 来。”
(4).植物散发出来的气息。 唐 宋之问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老舍 《四世同堂》七四:“在两旁都是青苗的大道中,他不单闻见香甜的青气,而且听到高粱玉米狂喜的往上拔节子。”
(5).怒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那 十三妹 听了这话,腮颊边起两朵红云,眉宇间横一团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