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幽映
隐约的日光。 唐 钱起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诗:“松门入幽映,石逕趋迤邐。” 清 龚自珍 《梦芙蓉》词:“香重烟轻,愁絶共幽映。”
分類:隐约日光
《漢語大詞典》:回映(迴映)
回环掩映。 唐 元结 《九疑图记》:“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回环掩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迴映,琪花玉树,玲瓏弥望。”
分類:回环掩映
《国语辞典》:映壁  拼音:yìng bì
北平方言。指正对门口的墙壁。
《骈字类编》:夕映
南北朝 沈约 梁大壮大观舞歌二首 其二 大观舞歌 三趾晨仪,重轮夕映。
《骈字类编》:朝映
阙名 竹赋 白日朝映,素轮夜接。
《骈字类编》:翠映
梁昭明太子 鹦鹉赋 乍青质而翠映,或体白而雪明。
《漢語大詞典》:韬映(韜映)
掩藏光芒。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列宿掩縟,长河韜映。”旧唐书·刘洎传:“综宝思於天文,则长河韜映;摛玉字於仙札,则流霞成彩。”
《漢語大詞典》:澄映
形容波光清澈明净。 晋 桓玄 《南游衡山诗序》:“清川穷澄映之流,涯涘无纤埃之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霽色澄映,花光浮动,觉此身非復人间。”
《漢語大詞典》:遮映
亦作“ 遮暎 ”。
(1).掩盖;遮蔽。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 元 张养浩 《朝天曲·锦屏》曲:“故把清风,遮映摇动,水和山俱有声。”《平山冷燕》第十三回:“寻到其地,只见基址虽存,而屋宇俱已頽败,惟有一带寒山高低遮映,几株残柳前后依依。”
(2).掩饰;隐瞒。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打你这牢承,嘴骨稜的胡遮映。” 宋 陈亮 《水龙吟·松》词:“羞将高古,为渠遮暎,鱼盐调度。”
《國語辭典》:映山红(映山紅)  拼音:yìng shān hóng
野生的杜鹃花。如:「春天里,山腰盛开的映山红像火一般。」
《骈字类编》:内映
魏书太武帝纪:有鄙妇人持方寸玉印诣潞县侯孙家,既而亡去,莫知所在。玉色鲜白,光照内映,即有三字,为龙鸟之形,要妙奇巧,不类人迹。文曰旱疫平。推寻其理,盖神灵之报应也。 郭璞盐池赋见外羃下。
《漢語大詞典》:标映(標映)
光耀特出。 南朝 梁简文帝 《与湘东王论王规令》:“ 威明 昨宵奄復殂化,甚可痛伤。其风韵遒正,神峰标映……斯实俊民也。”《隋书·循吏传·房恭懿》:“ 德州 司马 房恭懿 出宰百里,毗赞二藩,善政能官,标映伦伍。” 清 侯方域 《与宋公子牧仲马》:“自 吴 徐 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絶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
分類:光耀特出
《漢語大詞典》:晻映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南朝 宋 鲍照 《与谢尚书庄三连句》:“晻映晨物綵,连绵夕羽兴。”一本作“ 掩映 ”。
《骈字类编》:冰映
戴表元碧桃花赋:又若西山之阳,孤竹之子。亭亭冰映,皦皦玉峙。惋涂炭之在前,欲洁身而趋避也。
《漢語大詞典》:映眼
耀眼。形容艳丽。 韦其麟 《百鸟衣》二:“木棉花最映眼了,和 依娌 一比就失色了。”
分類:耀眼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