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胡士相,字端甫,号星海,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万历十九年辛卯科举人,三十二年甲辰成进士,初知江阴县,调授弋阳县知县,弋阳故多盗,士相严保甲法,盗风顿息。升刑部主事、刑部山东司郎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蓟州人张差持棍闯宫,由此产生梃击案,刑部十司会审张差一案,胡士相为主审官之一。改工部郎中。天启六年五月,升江西右参政,分守湖西道。奸民请开矿部,檄至,覆寝其事,众议建魏忠贤祠,士相持不可,请蠲袁州积逋,建义仓,积粟备水旱。修城堞,兴学校,奉优旨,赐金增秩。崇祯元年二月,升为广西按察使。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文星,字鲜生,南直隶安庆府潜山县人。县学生,选贡,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福建同安县知县,调北直清丰县,升兵部车驾司主事,巡视皇城。著有《南岳社稿》。
梁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梁炳(1572年—1660年),号如星,北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次年授山东郓城县知县,四十四年以母忧归,服阕,补阳信知县,再丁父忧,天启二年(1622年),起补光山县知县,咸有异政,五年四月行取考选,授广西道御史,疏纠贪竞邪臣尚宝司司丞孙善继、刑部员外李腾蛟、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时魏珰用事,公屡抗疏不报,六年巡视光禄寺,七年八月以殿工加升一级,升太仆寺少卿,照旧管事。崇祯元年二月,巡按山西。二年四月以阉党被削籍。崇祯四年(1631年),复起补江西道监察御史。奉命巡按贵州,平土酋乱,东南以宁。六年(1633年),监察贵州乡试,革除以前弊端。七年,奉命赈抚陕西,活饥民数万。八年,升山西潞安道参政,知府与王府相争而纵兵,挟官钱粮,梁炳与巡抚定制度,从而使兵无哗变。十年,升山西按察使。十一年迁河南右布政使,管守道事。不久,迁左布政使。十五年,时流寇方炽,粮饷不敷,公拥孤城誓守,贼不能下,乃决河灌城,公仅以身免,退守延津。御史举其守城功,议擢京卿,告病致仕归。公前后莅临官三十余年,特立寡援,声震朝野。居家敝庐,仅蔽风雨,好鼓舞后进,邃天人性命之学,晚甘恬退,年九十而终,人以为香山、洛社也,祀乡贤。墓在白塔村北,有孙徵君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汝阳人,字君雨。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御史。天启中,历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南京兵部右侍郎。魏忠贤党孙承□毒军害民,振商毅然劾之。崇祯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庄毅。有《杜诗分类》、《古论玄箸》、《缉玉录》、《蜀藻幽胜录》、《四家诗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雨,汝南人。嘉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江西道御史历南兵部侍郎进尚书有爱鼎堂集
维基
傅振商(1573年—1640年),字君雨,号星垣,河南汝宁府汝阳县(在今河南省汝南县、平舆县)县城西七十里坟塘人。傅振商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中丁未科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改巡察御史,后任江西道御史,按察直隶南部,注意整饬,建恒阳、国士、天雄三所书院。明神宗时,补大理寺丞,转右少卿,迁太常寺卿,巡抚南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举荐孙祖寿任蓟镇标营都司。崇祯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为官清正廉洁。以病辞归。卒谥庄毅。
夏应台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夏应台(1573年—?),字三星,江西南昌府星子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礼部观政,本年六月授嘉兴府推官,三十八年调兖州府推官,三十九年升南刑部主事,四十四年升郎中,天启元年升肇庆知府,三年升海南道副使,六年升贵州参政,崇祯元年升云南按察使,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施台臣,字星六,号嵓石,南直隶池州府青阳县十六都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应天乡试九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三甲一百九十九名进士。吏部观政,任福建龙岩县知县,县傍海,值红毛入寇,台臣率民兵逐之山谷间,寇窘遁,邑赖以全。向多逋赋,时需饷甚急,台臣为去其羡,约百姓一月为数期赴纳,积逋悉清,归携书数卷而已。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文昌(1574年—1631年),字六星,号阶平,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文昌自幼性敏好学,同乡尚书李化龙有知人之鉴,见其文章奇佳,遂收执门下,悉心培养。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经魁,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河南汝阳县知县,天启初,山东白莲教徐鸿儒作乱,汝颍盗贼韩应龙等聚众数千遥相呼应,作为声援,大肆抢劫掠夺。杨文昌秘密请调官兵,设计擒获韩应龙,余党一轰而散,汝颍遂平。天启四年,擢升兵科给事中,时逆珰魏忠贤柄国政,文昌疏请复祖制,禁太监读书识字,干预朝政。此时正逮问杨涟、左光斗诸人,未及文昌,寻以母忧归。崇祯改元,起补刑科给事中,六月以天时久旱,惨死诸臣上干天和,宜诛许显纯、李寔二人以祈甘泽,报闻。及斩二人,天果降大雨。崇祯帝大悦,赠文昌金匾,上刻有御笔亲题“心见回天”四字。崇祯元年十一月,疏纠锦衣卫西司房都指挥使于日升为逆党孙杰姻娅,以及锦衣卫掌印郑士毅,各革任回卫,掌刑百户王崇化下法司问,刘大全革职。二年二月,以先紏锦衣卫遗奸郑士毅、于日升而兵部侍郎唐世济受贿庇奸,士毅仅仅革任,日升因劾得褒,致日升居然金吾,以误皇上,请敕会议以别是非。三月,条上四事:一宣大督臣宜蚤为计,恐王象乾风烛难恃;一大臣去就宜决,笑骂由人,好官自我之辈不可留用;一阁臣责任宜专,票拟屡更,似分宰相之权;一直戆气节宜培,建言处分诸臣请赐召还。帝怒其分相权等语,责文昌回奏。文昌回奏引罪,帝不问。三年四月升户科右给事中,再升刑科左给事中,以病告归,崇祯四年卒,年五十八。
任芳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芳鉴(1575年—1613年),字馨明,号景星,陕西省延安府绥德州人,军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陕西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二百十一名,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二名进士。吏部观政,授直隶永平府推官,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卒。
穆景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穆景星(1576年—1608年),字拱极,号恒拙,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河南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兵部观政,授金乡县知县,三十五年丁忧,三十六年卒。
黄大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大受(16世纪—17世纪),字星若,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城南人。黄大受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获授大理寺评事,平反不少案件,又在盛夏期间往返数千里到榆林输饷。之后他升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巡视皇城,清理豪强侵占的土地、淘汰军中老弱,整理戎政,不久因病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庄祖诲,字汝格,号星铭,四川成都后卫军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与兄庄祖诰同举庚子科四川乡试,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大理寺右评事,三十四年升户部贵州司主事,三十六年升本部湖广司员外,三十七年升贵州司郎中,本年升河南府知府,四十二年补嘉兴知府,四十六年致仕。四十七年(1619年)起山东副使,降顺天府署印治中,天启三年闰十月顺天府库银被盗走二千二百余两,庄祖诲被夺俸三月。五年三月改云南管粮储道副使,七年(1627年)四月升浙江右参政,管粮。崇祯二年(1629年)升按察使,三年升浙江右布政,四年升本省左布政,本年升应天巡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宁人,字孺台。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扬州知府。有《留都武学志》。
维基
徐伯徵,字吉臣,号誉星,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同进士出身。祖徐鹤龄,嘉靖十七年戊戌进士。父徐绍志,字鲁源,官铅山县丞。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仕至扬州府知府。著有《资敬堂集》、《留都武学志》。
宋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宋果,号衡星,山东登州府莱阳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性朴素,天启甲子、乙丑间拜魏忠贤为义子的风气满纸,公但守程朱家言,人皆笑之,然亦登高第。时尚声气,联宗谱,公岸然不屑,守其孤介。初授陕西富平县知县,富平厚实,令岁例数万金,公择里长司解藩台,有催檄下邑,公但押一牒付里长,明示里人每两付几厘毫充羡需,无一金入邑藏,庭不闻追比之声,野不见追呼之吏,浑如太古。俗健讼,喜破人财产,公一以和事谕遣之,人到官不损一钱。三年,民习其教,愧于质成,几至刑措。治声隆起,行取考最,而卒以空囊改南礼曹。公归卧疾,亲姻往视,见公卧草榻上,旧裳布被,有寒素所不堪者,而赉志以没。又卒无子,天道何可问乎!
窦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窦星,号平寰,直隶大名府大名县人,同进士出身。窦星登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二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授阳信县知县,五年调寿光知县,六年升户部主事,管旧木仓。崇祯三年升郎中,管京粮所,以治行,四年擢济南府知府,甫至而登州兵变,窦星守御有方,得以无事。丁父艰,遂不仕。弟窦昌,己酉举人,官南京户部主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浙江遂安人,字岁星。天启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崇祯二年,迁青州知府,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十四年,因李自成再围攻开封,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率总兵贺人龙等出潼关,攻襄城义军老营,陷郏县。旋为自成所破,被俘杀。
维基
汪乔年(?—1642年),字岁星,浙江遂安县(今属淳安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五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进士,官刑部陕西司主事,三年江南审决,四年升员外,五年升刑部郎中。七年丁忧,崇祯二年(1629年)起补工部都水司郎中,同年出任山东青州府知府。六年升山东副使,养病回籍。崇祯十年(1637年),崇祯帝下诏廷臣推荐边才,礼部侍郎方逢年推荐汪乔年,起补陕西河东道,十一年升陕西提学参政。十四年,汪乔年累升至陕西按察使。崇祯十四年(1641年)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当时陕西总督是傅宗龙,崇祯命宗龙向河南进兵。傅宗龙被围,突围时在项城被杀。汪乔年得知傅宗龙死讯,大哭说道:“傅公死,讨贼无人矣。”傅宗龙死后,乔年被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陕西三边总督,派人掘李自成祖坟,会师出讨。乔年召集散亡士卒三万众,命令贺人龙率领。李自成“尽锐攻之”,贺人龙等不战而走,汪乔年乃收步卒二千,入城拒守。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七日,李自成、罗汝才军攻襄城城五昼夜,城陷,汪乔年被俘不屈而死,死状甚惨,舌头被割,最后被凌迟活剐。《明史》评价乔年「此殆有天焉,非其才之不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