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昆曲(崑曲)  拼音:kūn qǔ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剧种。参见「昆腔」条。
《國語辭典》:昆腔(崑腔)  拼音:kūn qiāng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于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昆曲」;因以江南苏州昆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昆剧」。
《漢語大詞典》:吴歈
(1). 春秋 吴国 的歌。后泛指 吴 地的歌。《楚辞·招魂》:“ 吴 歈 蔡 謳,奏大吕些。” 王逸 注:“ 吴 蔡 ,国名也。歈、謳,皆歌也。”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 双成 走报监门卫,莫使 吴 歈入 汉 宫。”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吴 歈 越 艳, 鲁 酒 梁 樽。” 清 姚鼐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形容羣作颂,传咏慰 吴 歈。”亦作“ 吴愉 ”。《文选·左思〈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刘逵 注:“愉。 吴 歌也。”
(2).指昆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蛾眉 越 女才承选,《燕子》 吴 歈早擅塲。” 王季思 等注:“ 吴 歈,指昆曲,《燕子笺》是用昆曲演唱的。”
分類:昆曲吴国
《國語辭典》:南词(南詞)  拼音:nán cí
南方说书先生说唱书史所用的曲调。流行于福建南平、漳州等地。演唱者七至十馀人,围桌坐唱。说唱古今故事,编成七字句,以唱为主,间以说白。风格宛转流丽。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二胡、笛、鼓等。
《漢語大詞典》:德威
(1).谓以德行威。《书·吕刑》:“德威惟畏。” 孔颖达 疏:“以德行其威罚,则民畏之而不敢为非。”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2).恩德与威权。昆曲十五贯第四场:“执法严明,德威并行……平生愿,效 包拯 。”
《國語辭典》:苏白(蘇白)  拼音:sū bái
以苏州话发音的口白。如:「昆曲里头有许多苏白。」
《漢語大詞典》:罪情
犯罪的情节。昆曲十五贯·判斩:“爷爷若能查明这位客官的真实来历,就知道我与他通奸谋杀的罪情是冤枉的了。”
《漢語大詞典》:抛落
丢落,掉在。昆曲十五贯第六场:“大人! 尤葫芦 卖肉为业,误将铜钱抛落地上,也是有的,不足为奇。”
分類:昆曲
《漢語大詞典》:引带(引帶)
(1).拉整衣带。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敷衽铭篤诲,引带佩嘉謨。” 唐 李端 《荆州泊》诗:“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2).带领。昆曲十五贯第三场:“迷路途,烦客官顺便来引带。”
(3).即传动带。参见“ 传动带 ”。
《國語辭典》:传动带(傳動帶)  拼音:chuán dòng dài
套在机械多个皮带轮上的环形带,多用牛皮或线芯橡胶制成,用以将一轴之动力传动至另一轴。
《漢語大詞典》:传问(傳問)
(1).辗转打听。汉书·楚元王传:“传问民间,则有 鲁国 桓公 、 赵国 贯公 、 胶东 庸生 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
(2).传讯。昆曲十五贯第一场:“若有状纸,先打四十,等候传问。”
《國語辭典》:雅部  拼音:yǎ bù
清乾隆时对戏曲中昆腔的称呼。相对于花部而言。参见「昆腔」条。
《國語辭典》:码头(碼頭)  拼音:mǎ tou
1.建造在海港、河川或运河沿岸,用以停靠船只,装卸货物与上下旅客的结构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临清码头上,只见一只大船内,帘下一美女。」《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收拾行李,预备到码头上岸。」
2.交通便利的城市。如:「这里活像个水陆码头,热闹得很。」
3.黑社会中称地盘为「码头」。
《國語辭典》:伴随(伴隨)  拼音:bàn suí
跟随、随同。如:「他伴随小张去提货。」
《國語辭典》:汉调(漢調)  拼音:hàn diào
一种盛行于湖北、陕西一带的地方戏曲名称。参见「汉剧」条。
《國語辭典》:复审(複審)  拼音:fù shěn
再一次审查。如:「徵文比赛进入决赛后,还要经过评审委员的复审。」
《漢語大詞典》:律典
法典;律条。昆曲十五贯第四场:“律典上,字字如铁载分明。”川剧《谭记儿》第五场:“谁教你强夺人妻违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