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崙 → 仑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昆仑墟(崑崙墟)
(1). 昆仑山 的基部。亦指 昆仑山 。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覲 王母 於 崑墟 ,要 帝臺 於 宣岳 。” 唐 李白 《赠崔侍御》诗:“风涛儻相因,更欲凌 崑墟 。”
(2).指 方丈山 。山海经·海外南经:“ 崑崙墟 在其东,墟四方。” 毕沅 注:“此 东海 方丈山 也。”
《漢語大詞典》:黑昆仑(黑崑崙)
指原 槟榔屿 、 马六甲 的土人。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七:“欲废平生“无鬼论”,回头却是黑 崑崙 。”
《國語辭典》:昆崙奴(崑崙奴)  拼音:kūn lún nú
1.唐宋时在中国作奴隶的南海国人。
2.唐代传奇小说。参见「昆崙奴传」条。
《漢語大詞典》:昆仑子(崑崙子)
刻如人形的器玩。太平广记卷四百引 唐 牛肃 《纪闻》:“ 夏县 令 宇文泰 犹子 进 ,尝於田间得一崑崙子。洗拭之,乃黄金也。”
分類:人形四百
《漢語大詞典》:昆仑觞(崑崙觴)
酒名。 北魏 时以 河 源水所酿的一种酒。
分類:酒名
《国语辞典》:昆崙奴传(昆崙奴传)  拼音:kūn lún nú zhuàn
唐代传奇小说,裴铏作。叙大历年中,崔生迷恋红绡妓,昆崙奴磨勒助主得女的故事。
《国语辞典》:昆崙山脉(昆崙山脉)  拼音:kūn lún shān mài
山脉名。位于大陆地区西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入青海省,平均高度六千公尺。另有四条大支脉,包括西边的喀喇昆崙山、东边的阿尔金山、巴颜喀喇山、唐古喇山。
《国语辞典》:喀喇昆崙山(喀喇昆崙山)  拼音:kā lǎ kūn lún shān
山名。位于新疆和喀什米尔之间。由帕米尔高原向东南延伸,入西藏,接冈底斯山。西行一脉,入阿富汗,为兴都库什山。最高峰奥斯腾峰高八千六百一十一公尺,为世界第二高峰。也称为「喀喇阔鲁穆岭」、「黑昆崙」。
《分类字锦》:得自昆崙(得自昆崙)
高启 谢友人惠兜罗被歌 海客扬帆游万里,得自昆崙国中市。
分类:被褥
《高级汉语词典》:喀喇昆仑山  拼音:kā lǎ kūn lún shān
中国与克什米尔边界上的大山脉。主干延伸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克什米尔之间,东南部伸入西藏自治区境内,长约400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主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居世界第二。雪线海拔5000米左右,是世界中、低纬度最大的山岳冰川区。红其拉甫(山口)为中国、巴基斯坦间主要交通孔道
《漢語大詞典》:昆仑黄(崑崙黄)
矿物名。雌黄的一种。《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玉石中·雌黄》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今雌黄出 武都 仇池 者,谓武都仇池黄…… 扶南 林邑 者,谓崑崙黄,色如金,而似云母甲错,画家所重。”
《漢語大詞典》:昆仑使者(崑崙使者)
神话传说中的 西王母 的使者。据《汉武帝内传》载, 武帝 居 承华殿 ,见一青衣子,自称为 西王母 所使,自 昆仑山 来,传命帝服清斋,绝人事,以待 西王母 来相会晤。 唐李贺《昆仑使者》诗:“ 崑崙 使者无消息, 茂陵 烟树生愁色。”
《漢語大詞典》:昆仑县圃(崑崙縣圃)
见“ 崑圃 ”。
《漢語大詞典》:昆圃(崑圃)
楚辞·天问:“ 崑崙 县圃 ,其居安在?” 县圃 ,也称 弦蒲 、 弦圃 或 玄圃 ,在 昆仑山 之上,传说为神仙所居之地。后以“崑圃”为“ 崑崙县圃 ”的省称。 元 钱惟善 《奉和太常博士柳公浦阳十咏·昭灵仙迹》:“仙驭时随青鸟去,定陪 崑 圃 宴群真。”
分類:昆仑山
《漢語大詞典》:昆仑竹(崑崙竹)
昆仑山 所产之竹。相传 黄帝 取之以制律管。见汉书·律历志上。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律比 崑崙 竹,音知燥溼弦。”亦省称“ 崑竹 ”。 北齐 刘昼 刘子·崇学:“海蚌未剖,则明珠不显; 崑 竹未断,则凤音不彰。”崑,一本作“ 崐 ”。
《分类字锦》:昆崙玉桃(昆崙玉桃)
述异记昆崙有玉桃山光明润彻而坚莹须以玉井泉洗之便软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