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昆吾 拼音:kūn wú
1.国名。位今河南省濮阳县,曾为夏伯,后为商汤所灭。
2.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文选。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3.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山海经。中山经》晋。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也作「锟铻」。
2.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淮南子。天文》:「至于昆吾,是谓正中。」《文选。张衡。思玄赋》:「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火之所陶。」
3.古代的宝刀、宝剑。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山海经。中山经》晋。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时西戎献之,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也作「锟铻」。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漢語大詞典》:伊州
(1).曲调名。商调大曲。《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天寳 乐曲,皆以边地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一·伊州》引《乐苑》:“《伊州》,商调曲, 西京 节度 ﹝盖﹞嘉运 所进也。” 唐 白居易 《伊州》诗:“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 小玉 唱《伊州》。” 宋 张先 《减字木兰花》词:“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明 陆采 《明珠记·饮药》:“鸳鸯綉带抛何处,一曲《伊州》泪万行。”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2).州名。古称 昆吾 ,本 隋 伊吾郡 , 唐 改置 伊州 ,又名 西州 。故城在今 新疆 哈密县 。《旧唐书·地理志三》:“ 伊州 下; 隋 伊吾郡 。 隋 末, 西域 杂胡据之。 贞观 四年,归化,置 西伊州 。六年,去‘西’字。 天寳 元年,为 伊吾郡 , 乾元 元年,復为 伊州 。”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天山 连 北府 ,瀚海过 西伊 ”原注:“ 伊州 又谓之 西州 。”参见“ 伊吾 ”。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
《漢語大詞典》:三蘖
亦作“ 三孽 ”。 谓一本生三蘖。原指 韦 、 顾 、 昆吾 ,皆 桀 之党,后亦泛指三个结党的恶人。《诗·商颂·长发》:“苞有三蘖,莫遂莫达。 韦 顾 既伐, 昆吾 夏桀 。” 毛 传:“有 韦国 者,有 顾国 者,有 昆吾国 者。” 郑玄 笺:“ 韦豕 、 韦彭 ,姓也, 顾 、 昆吾 皆 己 姓也。三国党於 桀 恶。”《文选·刘琨〈答卢谌〉诗》:“二族偕覆,三孽并根。” 李善 注:“三孽,谓 刘琨 之兄子…… 刘聪 、 刘曜 、 刘粲 也。”
《漢語大詞典》:小迁(小遷)
古人认为日出于 旸谷 ,至 昆吾 而日光正中,至西南方 鸟次 之山,则日光偏西,称“小迁”。《艺文类聚》卷一引《淮南子》:“﹝日﹞对於 昆吾 ,是谓正中;靡於 鸟次 ,是谓小迁。”今本《淮南子》作“小还”。参见“ 大迁 ”。
《漢語大詞典》:昆吾刀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海内十洲记·凤麟洲》:“昔 周穆王 时, 西胡 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劒之所出,从 流州 来。”《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世谓古玉,皆昆吾刀刻,不尽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