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9,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旷无
地旷
疏旷
旷观
旷度
旷阙
闲旷
怨旷
高旷
旷朗
不旷
土旷
旷岁
旷弛
旷如
《漢語大詞典》:旷无(曠無)
犹绝无。新唐书·郑从谠传:“以 彦球 本善意,且才可任,释不问,而付以兵,旷无餘猜,故得其死力。”
分類:旷无绝无
《骈字类编》:地旷(地旷)
宋 陆游 公安 地旷江天接,沙隤市井移。
《漢語大詞典》:疏旷(疏曠)
亦作“疎旷”。亦作“踈旷”。
(1).豪放;豁达。 唐 岑参 《郡斋闲坐》诗:“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羈束!” 宋 孙光宪 《渔歌子》词:“黄鵠叫,白鸥眠,谁似儂家疎旷。”宋史·徐禧传:“ 禧 疎旷有胆略,好谈兵。”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庆桂 诗:“我性本疎旷,山水思静便。”
(2).远离;远隔。 唐 刘长卿 《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诗:“ 季鹰 久疏旷, 叔度 早畴昔。” 明沈采《千金记·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间,七尺躯从那里长?何故把爹娘疎旷?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单寂寞。 唐 刘长卿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旷,临风对月空惆悵。”
(4).空阔,广大;宽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愿迴疏旷之慈,俯鉴虔祈之恳。”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长安 崇贤里 ,夏夜乘凉于庭际踈旷,月色方午,风过觉有异香。”
《漢語大詞典》:旷观(曠觀)
(1).纵观。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吾旷观乎宇宙兮,等万古于一沤。” 严复 《主客平议》:“旷观千古,横览五洲。”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旷观古今来之文学名家,莫不战理欲之机关,荷乾坤之钟毓。”
(2).广阔的见识。 章炳麟 《诸子学略说》:“当时学者惟以师説为宗,小有异同,便不相附,非如后人之忌狭隘、喜宽容,恶门户、矜旷观也。”
《國語辭典》:旷度(曠度)  拼音:kuàng dù
宽宏的气度。《文选。夏侯谌。东方朔画赞》:「若乃远心旷度,赡智宏材。」
分類:大度
《漢語大詞典》:旷阙(曠闕)
(1).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 《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
(2).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黄远庸 《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漢語大詞典》:闲旷(閒曠)
亦作“闲旷”。
(1).安静空阔。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南齐书·萧惠基传:“初, 思话 先於 曲阿 起宅,有闲旷之致。” 清 梅曾亮 《江亭消夏记》:“都中燕客者,曰馆曰堂,皆肆也。观优者集焉。乐閒旷,避烦暑,惟江亭为宜。”
(2).指空阔而无人使用(的地方)。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巩华城》:“ 巩华城 有分守公署一所,奠靖所一所,营房五百间,并 嘉靖 十九年增建。餘皆閒旷之地,无一居民庐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捉鬼射狐:“第綦阔,皆置閒旷;公仅居其半。”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奕山 之以 黑龙江 外五千餘里,借称閒旷,不候諭旨,拱手授人,此尤寸磔不容蔽辜。”
(3).悠闲放达。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性沉静,不乐仕进,风神闲旷,任性不羣。”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二:“顷年 西湖 上好事者所置船舫,随大小皆立嘉名,如汎星槎、凌风舸、雪篷、烟艇,扁额不一,夷犹閒旷,可想一时风致。”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高叔嗣》:“故其篇什往往直举胸情,刮抉浮华,存之隐冥,独妙闲旷,合于风骚。”
(4).清闲无事。 唐 韩愈 《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诗:“君侯至之初,閭里自相贺。淹滞乐閒旷,勤苦劝慵惰。”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日甚閒旷,得以纵观书策,及往时著述有未备者,皆得缀缉之。”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若不在内廷之大学士,票拟纶音,是其专责,岂可閒旷?”
《漢語大詞典》:怨旷(怨曠)
(1).长期别离。诗·邶风·雄雉序:“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怨旷思归,流涕北顾。” 吕延济 注:“怨,别;旷,久也。”旧唐书·狄仁杰传:“越磧踰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久,怨旷亦多。”
(2).指女无夫,男无妻。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中:“ 大业 已来,巡幸过度……每起离宫,峻宇雕墻,亟成壮丽,良家子女,充仞其间,怨旷感於幽冥,靡费极於民产。”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监·对食:“皆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人权之自立既明,男女絶无怨旷之苦。”
(3).专指女子无夫。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二六:“宫女多怨旷,层城闭娥眉。” 唐 白居易 《新乐府序》:“《上阳白髮人》,愍怨旷也。”《新唐书·李绛传》:“去官无益於治者,则材能出;斥宫女之希御者,则怨旷销。”
《國語辭典》:高旷(高曠)  拼音:gāo kuàng
高远旷达,磊落不拘。《儒林外史》第八回:「老世台这等襟怀高旷,尊大人所以得畅然挂冠。」
《漢語大詞典》:旷朗(曠朗)
(1).开阔明亮。 晋 张协 《七命》:“天清泠而无霞,野旷朗而无尘。” 唐 李华 《灵涛赞》:“凄清阴渰,旷朗阳晞。”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 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 薛姑娘 的屋子不是?’”
(2).开朗。《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寻山志》:“於是散髮解带,盘旋巖上,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韵府拾遗 漾韵》:不旷(不旷)
汉书薛宣传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知人则百僚任职天工不旷
《骈字类编》:土旷(土旷)
齐书州郡志左仆射王俭启愚意政以江西连接汝颍土旷民希匈奴越逸惟以寿春为阻若使州任得才虏动要有声闻预设防禦皆元史世祖纪江淮行省言两淮土旷民寡兼并之家 不输税又管内七十馀城止屯田两所宜增置淮东西两道劝农营田司督使耕之制曰可
《漢語大詞典》:旷岁(曠歲)
经年;长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虽仅然於必知,亦苦心而旷岁。”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昔 婆罗门 兄弟,欲图如来,初成佛像,旷岁无人应召。” 宋 叶适 《徐德操墓志铭》:“公在家时,惟以朔望日謁郡守,他官府旷岁不到,殊不识其处。”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 慧远 ﹞慨其道缺,乃令弟子 法净 、 法领 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
《漢語大詞典》:旷弛(曠弛)
谓玩忽职守。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之二五:“ 抚 、 吉 、 筠 、 袁 羣盗有名字者,并已招捕了当。实赖朝廷威德所及,获免旷弛,岂胜感惧!”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 川 陕 长吏、监押、巡检有旷弛者,代之。”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某既镇归之五年,日勉循厥职,旷弛是惧!”
分類:玩忽职守
《漢語大詞典》:旷如(曠如)
开阔貌。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清 朱仕琇 《髻亭记》:“登斯峰者,入之奥如,出之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