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余日(餘日)
(1).闲暇时日。《商君书·垦令》:“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餘日。”《文选·傅毅〈舞赋〉》:“ 郑 卫 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餘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 李善 注:“餘日,听览之餘日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引:“己丑北还,养疴溪上,稍以餘日,检括诸故书。”
(2).多馀的日数。《穀梁传·文公六年》:“闰月者,附月之餘日也。”
(3).犹晚年,馀年。 清 荀悦 《汉纪·宣帝纪》:“故乐与其乡党、宗族共受其赐,以尽吾餘日。”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从容养餘日,取乐於桑榆。” 清 顾炎武 《营平二州史事序》:“作《燕史》数百卷,盖十年而成,则大将军已不及见。又以其餘日作《永平志》百三十卷,文虽晦澁,而一方之故颇称明悉。”
(4).犹他日。列子·仲尼:“请待餘日,更謁子论。” 张湛 注:“既忿气方盛而不可理论,故逊辞告退也。”
《漢語大詞典》:旷时(曠時)
(1).拖延时日。旧唐书·李晟传:“儻寇贼未灭,宿兵旷时,人废耕桑,又无储蓄,非防微制胜之术也。” 宋 叶适 《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 朱公 之在 建安 ,接牘续简无旷时。”
(2).犹费时。 唐 颜真卿 《唐开府仪同三司宋公神道碑铭》:“年十六七时,或读,旷时不精。”
《漢語大詞典》:弃日(棄日)
耗费时日,虚度光阴。《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於是酒中乐酣,天子芒然而思,似若有亡,曰:‘嗟乎,此大奢侈!朕以览听餘閒,无事弃日。’”北史·甄琛传:“﹝ 琛 ﹞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奕棊弃日,至乃通夜不止。”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孌彼诸姬,聊同弃日。”
《漢語大詞典》:隙日
(1).过隙的阳光。喻易逝的时光。
(2).空闲时日。
《漢語大詞典》:延日
(1).拖长时日。墨子·号令:“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明於守者也。”
(2).迎着阳光。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椒庭承月,碧幌延日。”
《國語辭典》:延期  拼音:yán qí
延缓或延长期限。汉。王充《论衡。异虚》:「高宗见妖改政,安能除祸?除祸且不能,况能招致六国,延期至百年乎?」《孽海花》第三四回:「那时杨云衢在港,又因布置不及,延期了两天。」
《漢語大詞典》:留时(留時)
延误时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
《國語辭典》:罚俸(罰俸)  拼音:fá fèng
旧时官吏因过失而受到停发或减发薪俸的惩罚。《旧唐书。卷一六二。列传。李翛》:「以翛前后进奉,不之责,但罚俸而已。」《施公案》第七○回:「且看皇亲,暂免不究,著你罚俸一年。」
《國語辭典》:葬师(葬師)  拼音:zàng shī
看风水的人。也称为「地理先生」。
《漢語大詞典》:移岁(移歲)
犹延长时日。 南朝 齐 王俭 《太宰褚彦回碑文》:“爰降詔书,敦还摄任,固请移岁。”
分類:延长时日
《漢語大詞典》:祖气(祖氣)
(1).举行祖祭所须顺应的时日运会。宋书·律历志中:“王者祖气而奉其□终, 晋 於五行之次应尚金,金生於巳,事於酉,终於丑,宜祖以酉日,腊以丑日。”
(2).道教谓物因气而化生,因称物之来源为“祖气”。云笈七籤卷十六:“ 天宝君 者,则大洞之尊神; 天宝丈人 ,则 天宝君 之祖气也。丈人是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亿万气后至 龙汉 元年化生 天宝君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唐 置崇元学,专奉 老氏 ,配以 庄 列 道家者流,以谓天地未判有 元始天尊 为祖气,次有 道君 以阐其端, 老子 以明其道。”
《漢語大詞典》:解日
消磨时日。 晋 王羲之 《永兴帖》:“吾疾故尔沉滞,忧悴解日。” 宋 秦观 《〈法帖通解〉序》:“投荒索居,无以解日。”
分類:消磨时日
《漢語大詞典》:末垂
犹末尾。指最后的时日。《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之一》:“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 刘良 注:“末垂,谓六月将尽之时也。”
《漢語大詞典》:月蓂
即月荚。借指时日。 宋 秦观 《德清道中还寄子瞻》诗:“旅思摇风斾,归期数月蓂。”参见“ 月荚 ”。
分類:时日
《漢語大詞典》:月荚(月莢)
古代传说的一种瑞草。相传 尧 时“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见《竹书纪年》卷上。因数荚多少,可知月的日数,故又称月荚、月蓂。 唐 许敬宗 《奉和秋暮言志应制》:“月荚生还落,云枝似復非。”
分類:瑞草
《漢語大詞典》:假期
假延时日。 晋 陆云 《请吴王引师友文学观书问道启》:“ 孔子 假期玩年,至於韦编三絶。”
分類:假期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