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2,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白晓
当儿
时顷
戊夜
当口
冥兆
梅头
上昼
荒时暴月
挡口
苦春头
几时
黄昏
天道
异时
《漢語大詞典》:白晓(白曉)
指天刚亮的时候。 清 曹寅 《三月九日田梅岑携二家诗见访集后陶寓斋梅岑有作和之》:“寒分白晓黄昏雨,老看 吴 头 楚 尾春。”
分類:刚亮时候
《國語辭典》:当儿(當兒)  拼音:dāng ér
正当某个时刻。如:「球赛开始的当儿,忽然下起一阵大雨,裁判只好宣布暂停比赛。」
分類:空隙时候
《漢語大詞典》:时顷(時頃)
时候。 李大钊 《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造纸术由 亚拉伯 人输入于 欧 人,大约在十字军兴的时顷。”
分類:时候
《漢語大詞典》:戊夜
指五更的时候。梁书·武帝纪下:“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輟手,燃烛侧光,常至戊夜。”新唐书·奸臣传下·崔胤:“与饮,命宫人为舞剑曲,戊夜乃出。”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至五鼓” 元 胡三省 注:“夜有五更:一更为甲夜,二更为乙夜,三更为丙夜,四更为丁夜,五更为戊夜。”参见“ 五夜 ”。
分類:时候寅时
《漢語大詞典》:五夜
(1).即五更。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卫宏 《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头五夜风中立,从未圆时直到圆。”《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灯昏被冷若为情。”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长至日上公献寿》诗:“五夜鐘初动,千门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阳钟歌》:“万钧猛虡悬云陛,五夜蒲牢惊翠幬。”
分類:寅时
《國語辭典》:当口(當口)  拼音:dāng kǒu
正值某个时机。《文明小史》第六回:「这里傅知府私心指望要趁这个当口,立一番莫大功劳。」
《漢語大詞典》:冥兆
指天意神旨注定之初而尚未明白显示的时候。晋书·王敦传论:“ 琅邪 之初镇 建鄴 ,龙德犹潜,虽当璧膺图预定於冥兆,丰功厚利未被於黎氓。”《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命也者,自天之命也,定於冥兆,终然不变。” 李善 注:“ 祖台 之论命曰:存亡寿夭,咸定冥初。” 刘良 注:“冥,昧也;兆,始也。言命定之於冥昧之始。”
《漢語大詞典》:梅头(梅頭)
(1).指黄梅季节刚开始的时候。 元 何景福 《五月五日对雨有作》诗:“雷声填填云羃羃,雨打梅头麦穗黑。”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岁时杂占:“立梅日早雨,是谓之迎梅雨。谚云:‘雨打梅头,无水饮牛。’”
(2).见“ 梅鱼 ”。
《漢語大詞典》:梅鱼(梅魚)
亦称“ 梅大头 ”。亦称“ 梅头 ”。 鱼名。形状像黄鱼而小,头大,尾柄细,腹、背和鳍都呈黄色。生活在近海中。肉可食。 清 许惟枚 《瀛海掌录·梅头》:“梅头状如石首而小,肉最鲜嫩,亦名梅鱼,头大于身,又呼梅大头,本出 四明 梅山洋 ,故名。或曰梅熟,鱼始来也。”
分類:鱼名黄鱼
《國語辭典》:上昼(上晝)  拼音:shàng zhòu
上午。《儒林外史》第四八回:「那还是上昼时分,这船到晚才开。」
《國語辭典》:荒时暴月(荒時暴月)  拼音:huāng shí bào yuè
收成不好或青黄不接的时候。如:「家乡本是贫瘠地区,人民生活已经很苦,遇到荒时暴月就更苦了。」
《國語辭典》:挡口(擋口)  拼音:dǎng kǒu
吴语。指时候。《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谁知这个挡口,一个中舱,人多挤满了,有几个是船上的哨官帮带,其馀的便是统领的跟班厨子;一齐在那里,围著周老爷讲话。」也作「档口」。
分類:时候
《漢語大詞典》:苦春头(苦春頭)
指春季里青黄不接、生活困苦的时候。 管桦 《妈妈同志--冀东抗战故事》:“每到苦春头,饿得孩子偷偷捋来杨树叶,用开水煮了搀糠吃。”
《國語辭典》:几时(幾時)  拼音:jǐ shí
1.何时。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多少时候。《水浒传》第四四回:「杨林问道:『二位兄弟在此聚义几时了?』」
《國語辭典》:黄昏(黃昏)  拼音:huáng hūn
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唐。李商隐 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时至黄昏,风雨暴至,两下各自收军。」
《國語辭典》:天道  拼音:tiān dào
天理、自然的法则。《书经。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國語辭典》:天道  拼音:tiān dao
1.天气、气候。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凉透骨。此去天道渐热,正用得著。」
2.时分。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嫂嫂,更深半夜,你一个妇人家,这早晚天道,也不是你来的时候。」
《國語辭典》:异时(異時)  拼音:yì shí
1.不同时候。《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颜无繇传》:「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唐。石贯 和主司王起诗:「绛帐青衿同日贵,春兰秋菊异时荣。」
2.过去、从前。《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异时算轺车贾人之缗钱皆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