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五旬
孟子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宝如来三昧经四禅五旬知亦不厌足寂徐铉和司门郎中
陈彦诗衡门
寂逄迎少不见仙郎向五旬
《漢語大詞典》:旬浃(旬浹)
浃旬。满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至是匿 何 后堂中,旬浹之间, 李 怒未解,夫人亦不敢救。”《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不如驰檄四方,諭以逆顺,军声一振,则元凶破胆,旬浹之间,二竖之首传於天下。” 胡三省 注:“旬浹,谓一日、二日至于十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皇帝即位:“垂帘之事,止可行之旬浹,久则不可。”
分類:十天时日
《骈字类编》:两旬(两旬)
唐 沈佺期 被弹 三日唯一饭,两旬不再栉。
唐 杜甫 种莴苣 两旬不甲坼,空惜埋泥滓。
唐 独孤及 夏中詶于逖毕耀问病见赠 闭关涉两旬,羁思浩无穷。
唐 李宗闵 赠毛仙翁 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才教称两旬。
《骈字类编》:九旬
汉 王逸 九思 其二 怨上 进恶兮九旬,复顾兮彭务。
《漢語大詞典》:连旬(連旬)
接连数旬。旧五代史·周书·恭帝纪:“是月,州郡十六奏大雨连旬不止。”宋史·五行志三:“五年五月,京师连旬雨不止。” 清 蒋廷锡 《蚕荒》诗:“谁知连旬雨,桑杖烂若蹂。”
分類:接连
《漢語大詞典》:弥旬(彌旬)
满十天。 南朝 梁 何逊 《和刘谘议守风》:“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追随不觉晚,欵曲动弥旬。”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逮 洛索 围城弥旬,外援不至,于是前 河东 路经制副使 傅亮 以精鋭数百夺门降 金 。”
分類:十天
《漢語大詞典》:旬时(旬時)
旬日。十天。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 山 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 胡三省 注:“旬时,即旬日也。”
分類:十天
《骈字类编》:四旬
唐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 当年忆见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國語辭典》:由旬  拼音:yóu xún
量词。古印度计算路程的单位。为梵语yojana的音译。
分類:印度计程
《骈字类编》:二旬
魏晋 张协 杂诗十首 其十 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
《漢語大詞典》:逾旬
谓时间超过十天。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肴粮入体,益不逾旬,以明宜生之验。” 明 郑晓 今言卷三:“行者逾旬,而操倍蓰之赢;居者倚门,而获牙侩之利。” 清 俞蛟 梦厂杂著·吴小将军传:“会余有 保阳 之役,返逾旬而客去。”
《國語辭典》:中旬  拼音:zhōng xún
1.每月十一日到二十日。《管子。宙合》:「岁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时正是十月中旬,天气月明如昼。」
2.中年。《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往日在京师,皆青春年少,何期又中旬矣!」
《漢語大詞典》:波旬
魔王名,为欲界第六天之主,其义为恶者、杀者。常以憎恨佛法,杀害僧人为事。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天魔 波旬 ,及恶知识,而语之言:‘汝但极意六尘,恣情五欲,如我语者,必得解脱。’” 明 屠隆 《昙花记·魔难不屈》:“将领区区何足论,从来上帝战 波旬 。” 章炳麟 《五无论》:“天魔诱人, 波旬 嬈佛。”
《國語辭典》:上旬  拼音:shàng xún
十日为一旬,每月的前十日,称为「上旬」。《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以七月上旬赍三十日粮。」《儒林外史》第三回:「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著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
《國語辭典》:旬朔  拼音:xún shuò
十天或一个月。《南史。卷十九。谢灵运传》:「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踰旬朔。」《文选。曹摅。思友人诗》:「自我别旬朔,微言绝于耳。」
分類:十天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