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行无色
无色天
无色有
无色界
无色贪
行苦对无色界
无色爱
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
无色爱结
内无色相外观色
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发光地寄色界无色界天乘
佛类词典
四无色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行无色
无色天
无色有
无色界
无色贪
行苦对无色界
无色爱
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
无色爱结
内无色相外观色
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发光地寄色界无色界天乘
四无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四空处。有定与处之二。(参见:四空定及四空处)
(名数)又云四空处。有定与处之二。(参见:四空定及四空处)
色无色天计涅槃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没处,谓之穷理。」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计属于色界第四禅之无想定为涅槃,又计为无色界之最顶非想非非想处为涅槃之外道也。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以二界有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心沈没处,谓之穷理。」
行无色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七种不还之一。(参见:不还)
(术语)七种不还之一。(参见:不还)
无色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谓无色界之四处。
(界名)谓无色界之四处。
无色有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
【佛学常见辞汇】
无色界的果报实有,为三有之一。
【三藏法数】
谓无色界四空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无色质为碍,而亦随其所作之因,受其果报,故名无色有。(四空诸天者,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术语)三有之一。无色界之果报实在,谓之无色有。
【佛学常见辞汇】
无色界的果报实有,为三有之一。
【三藏法数】
谓无色界四空诸天,由昔修习有漏禅定,报生此天,虽无色质为碍,而亦随其所作之因,受其果报,故名无色有。(四空诸天者,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无色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之一。(参见:三界)
【佛学次第统编】
无色四天:
一、空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四禅中,但除无想五不还天。馀修空处定者,若得成就,则命终便生此天。既无色阴,不可说有方隅处所,唯有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虚空,为其处也。寿二万大劫。
二、色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但修识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心识,为其处也。寿四万大劫。
三、无所有处天 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识处,但修无所有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非空非色境界,为其处也。其王三昧,名之为乐。寿六万大劫。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唯以极微细第六识,所缘非有非无境界。为其处也,不论欲色二界,空等三处,但修非非想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寿八万大劫,居三有极顶,更无可进。
钝根阿那含 按经论中,三果圣人,断下四地思尽,得第四禅。于中有二根性,一者乐慧,则修夹熏禅,生五净居(即无烦等五不还天)。二者乐定,则修四空定,生无色界。乐慧根利,即于色界,速出生死。乐定根钝,故于无色界,迟出生死也。此即四空界摄,无别处所,不同净居,别为一有。然虽在无色界,不同凡夫外道,乃受轮回,是故须别明之。
无色界(二十八天阶次)
┌非想处
│无有处
┌────无色四天┤
│ │识处
│ └空处
│ ┌色究竟
│ │善现
│ │善见
│ │无热
│ ┌四禅┤无烦
│ │ │无想
│ │ │广果
│ │ │福生
二十八天┤ │ └无云
│ │ ┌遍净
│色界十八天┤三禅┤无量净
│ │ └少净
│ │ ┌光音
│ │二禅┤无量光
│ │ └少光
│ │ ┌大梵
│ └初禅┤梵辅
│ └梵众
│ ┌他化
│ │化乐
│ │兜率
└────欲界六天┤
│夜摩
│忉利
└四王
(三界系统)
┌一、按部陀 ┐
│二、厢裂 │
│三、阿吒吒 │
│四、阿波波 │
┌一、八寒─┤五、呕喉 │
│ │六、青莲花 │
│ │七、红莲花 │
│ └八、白莲花 │
│ ┌一、等活 │
│ │二、黑绳 │
│ │三、众合 │
│ │四、号叫 │
│二、八热─┤五、大号叫 │
│ │六、炎热 │
│ │七、极炎热 │
│ └八、阿鼻 │
│ ┌一、黑沙 │
│ │二、沸屎 │
│ │三、铁钉 │
┌地狱┤ │四、焦渴 │
│ │ │五、饥饿 │
│ │ │六、铜镬 │
│ │ │七、多铜镬 │
│ │ │八、石磨 │
│ │三、十六 │九、脓血 │
│ │ 游增─┤十、量火 │三
│ │ │十一、灰河 ├恶┐
│ │ │十二、铁丸 │道│
│ │ │十三、釿斧 │ │
│ │ │十四、豺狼 │ │
│ │ │十五、剑树 │ │
│ │ └十六、寒冰 │ │
│ └四、孤独、鬲子、轻系等 │ │
│ ┌一、就形言 羽毛鳞介等 │ │
┌一、四恶趣┤ │二、就依处言 水陆空等 │ │
│ │ │三、就陆地言 有土内山林 │ │
│ │ │ 人所畜养等 │ │
│ │ │四、就昼夜言 有昼行夜行等 │ │
│ │畜生┤五、就强弱言 差别甚远 │ │
│ │ │六、就寿命言 长短无定 │ │
│ │ │七、就胜劣言 罪福迥殊 │ │
│ │ │八、就生出言 胎卵湿化 │ │
│ │ └九、就趣报言 遍五道中 │ │
│ │ ┌一、无财 一、炬口 │ │
│ │ │ 二、针咽 │ │
│ │ │ 三、臭口 │ │
│ │ │二、少财 一、针毛 │ │
│ │ │ 二、臭毛 │ │
│ │ │ 三、大瘿 │ │
│ │饿鬼┤三、多财 一、得弃 │ │
│ │ │ 二、得失┌一、夜叉 │ │
│ │ └ 三、势力┤二、罗刹 │ │
│ │ └三、毗舍阇 ┘ │
│ └修罗┬一、天修罗 二、人修罗 ┐ ├六道
│ └三、鬼修罗 四、畜修罗 │ │
│ ┌一、北俱卢洲 │ │
│ ┌一、四洲┤二、西牛货洲 │ │
│ │ │三、东胜神洲 │ │
│ │ └四、南瞻部洲 │ │
│二、人 ─┤ ┌一、地行 二、飞行 │ │
│ │ │三、游行 四、空行 │ │
┌欲│ └二、十仙┤五、天行 六、通行 │ │
│界┤ │七、道行 八、照行 │ │
│ │ └九、精行 十、绝行 │ │
│ │ ┌一、东方持国 ┐ │ │
│ │ ┌一、四王┤二、南方增长 │ │ │
│ │ │ │三、西方广目 │ │ │
│ │ │ └四、北方多闻 │ │ │
│ │ │ ┌一、善法堂天 │ │ │
│ │ │ │ ┌一、山峰 │ │三│
│ │ │ │ │二、山顶 │ ├善┘
│ │ │ │ │三、善见城 │ │道
│ │ │ │ │四、钵私他 │ │
│ │ │ │二、南八天┤五、俱吒 │ │
│ │ │ │ │六、杂殿 │ │
│ │ │ │ │七、欢喜园 │ │
│ │ │ │ └八、光明 │ │
│ │ │ │ ┌一、波利耶多│ │
│ │ │ │ │二、离险岸 │ │
│ │ │ │ │三、谷崖岸 │ │
│ │ │ │ │四、摩尼藏 │ │
│ │ │ │三、西八天┤五、旋行 │ │
│ │ │二、忉利┤ │六、金殿 │ │
│ │ │ │ │七、鬘形 │ │
│ └三、六欲天┤ │ └八、柔软 │ │
三界┤ │ │ ┌一、杂庄严 │ │
│ │ │ │二、如意 │二│
│ │ │ │三、微细行 │十┘
│ │ │ │四、歌音乐 ├八
│ │ │四、北八天┤五、威德轮 │天
│ │ │ │六、日行 │
│ │ │ │七、阎摩婆罗│
│ │ │ └八、速行 │
│ │ │ ┌一、影照 │
│ │ │ │二、智慧行 │
│ │ │ │三、众分 │
│ │ │ │四、曼陀罗 │
│ │ └五、东八天┤五、上行 │
│ │ │六、威德颜 │
│ │ │七、威德轮 │
│ │ └八、清净 │
│ │三、夜摩 │
│ │四、兜率 │
│ │五、化乐 │
│ └六、他化 │
│ ┌一、初禅 一、梵众 二、梵辅 三、大梵 │
│色│二、二禅 一、少光 二、无量光 三、光音 │
│界┤三、三禅 一、少净 二、无量净 三、遍净 │
│ │ ┌一、无云 二、福生 三、广果 │
│ └四、四禅 ┤四、无想 五、无烦 六、无热 │
│ └七、善见 八、善现 九、色究竟│
└无色界┬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
(九地表)
┌五趣杂居地─欲界 ┐
│离生喜乐地┐ │
│定生喜乐地│ │
│离喜妙乐地├色界 ├ 三 界
九 地 ┤舍念清净地┘ │(亦名三有)
(亦名九有)│空无边处地┐ │
│识无边处地│ │
│无所有处地├无色界┘
└非非想处地┘
(二十五有表)
┌四恶趣…………四有┐
┌欲界┤四洲……………四有├十四有┐
│ └六欲天…………六有┘ │
│ ┌初禅┬前二天┐ │
三界┤ │ └大梵─┴二有┐ │
│ │二禅……………一有│ │
│色界┤三禅……………一有├七有 ├二十五有
│ │ ┌前三天┐ │ │
│ └四禅┤无想 ├三有┘ │
│ └那含 ┘ │
└无色界……四无色……………四有 ┘
【三藏法数】
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界名)三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粗色而谓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地,自下而上言之,则第一为识无边处,第二为空无边处,第三为无所有处,第四为非想非非想处也。既为无质,故不能以居处分之,但依其禅定寿命等之胜劣而立差等。俱舍论八曰:「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中略)俱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色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复如何知彼无方处,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此处生故。复从彼处没,生欲色时,即于是处中有起故。」又曰:「于彼界中色非有,名为无色。所言色者,是变碍义,或示现义。被体非色,立无色名。」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之一。(参见:三界)
【佛学次第统编】
无色四天:
一、空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于色身系缚,不得自在,心缘虚空,与无色相应,住空处定。故不论人中天上,初二三四禅中,但除无想五不还天。馀修空处定者,若得成就,则命终便生此天。既无色阴,不可说有方隅处所,唯有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虚空,为其处也。寿二万大劫。
二、色无边处天 谓此天厌虚空无边,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以识为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但修识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无边心识,为其处也。寿四万大劫。
三、无所有处天 谓此天厌于识处无边,于是舍识,入无所有处。谓不用前空处识处故,不论欲界、色界、空处、识处,但修无所有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唯以微细第六意识,所缘非空非色境界,为其处也。其王三昧,名之为乐。寿六万大劫。
四、非想非非想处天 谓此天居无色界之极顶,非无所有处之无想,非识处之有想。唯以极微细第六识,所缘非有非无境界。为其处也,不论欲色二界,空等三处,但修非非想处定成,命终即生此天。寿八万大劫,居三有极顶,更无可进。
钝根阿那含 按经论中,三果圣人,断下四地思尽,得第四禅。于中有二根性,一者乐慧,则修夹熏禅,生五净居(即无烦等五不还天)。二者乐定,则修四空定,生无色界。乐慧根利,即于色界,速出生死。乐定根钝,故于无色界,迟出生死也。此即四空界摄,无别处所,不同净居,别为一有。然虽在无色界,不同凡夫外道,乃受轮回,是故须别明之。
无色界(二十八天阶次)
┌非想处
│无有处
┌────无色四天┤
│ │识处
│ └空处
│ ┌色究竟
│ │善现
│ │善见
│ │无热
│ ┌四禅┤无烦
│ │ │无想
│ │ │广果
│ │ │福生
二十八天┤ │ └无云
│ │ ┌遍净
│色界十八天┤三禅┤无量净
│ │ └少净
│ │ ┌光音
│ │二禅┤无量光
│ │ └少光
│ │ ┌大梵
│ └初禅┤梵辅
│ └梵众
│ ┌他化
│ │化乐
│ │兜率
└────欲界六天┤
│夜摩
│忉利
└四王
(三界系统)
┌一、按部陀 ┐
│二、厢裂 │
│三、阿吒吒 │
│四、阿波波 │
┌一、八寒─┤五、呕喉 │
│ │六、青莲花 │
│ │七、红莲花 │
│ └八、白莲花 │
│ ┌一、等活 │
│ │二、黑绳 │
│ │三、众合 │
│ │四、号叫 │
│二、八热─┤五、大号叫 │
│ │六、炎热 │
│ │七、极炎热 │
│ └八、阿鼻 │
│ ┌一、黑沙 │
│ │二、沸屎 │
│ │三、铁钉 │
┌地狱┤ │四、焦渴 │
│ │ │五、饥饿 │
│ │ │六、铜镬 │
│ │ │七、多铜镬 │
│ │ │八、石磨 │
│ │三、十六 │九、脓血 │
│ │ 游增─┤十、量火 │三
│ │ │十一、灰河 ├恶┐
│ │ │十二、铁丸 │道│
│ │ │十三、釿斧 │ │
│ │ │十四、豺狼 │ │
│ │ │十五、剑树 │ │
│ │ └十六、寒冰 │ │
│ └四、孤独、鬲子、轻系等 │ │
│ ┌一、就形言 羽毛鳞介等 │ │
┌一、四恶趣┤ │二、就依处言 水陆空等 │ │
│ │ │三、就陆地言 有土内山林 │ │
│ │ │ 人所畜养等 │ │
│ │ │四、就昼夜言 有昼行夜行等 │ │
│ │畜生┤五、就强弱言 差别甚远 │ │
│ │ │六、就寿命言 长短无定 │ │
│ │ │七、就胜劣言 罪福迥殊 │ │
│ │ │八、就生出言 胎卵湿化 │ │
│ │ └九、就趣报言 遍五道中 │ │
│ │ ┌一、无财 一、炬口 │ │
│ │ │ 二、针咽 │ │
│ │ │ 三、臭口 │ │
│ │ │二、少财 一、针毛 │ │
│ │ │ 二、臭毛 │ │
│ │ │ 三、大瘿 │ │
│ │饿鬼┤三、多财 一、得弃 │ │
│ │ │ 二、得失┌一、夜叉 │ │
│ │ └ 三、势力┤二、罗刹 │ │
│ │ └三、毗舍阇 ┘ │
│ └修罗┬一、天修罗 二、人修罗 ┐ ├六道
│ └三、鬼修罗 四、畜修罗 │ │
│ ┌一、北俱卢洲 │ │
│ ┌一、四洲┤二、西牛货洲 │ │
│ │ │三、东胜神洲 │ │
│ │ └四、南瞻部洲 │ │
│二、人 ─┤ ┌一、地行 二、飞行 │ │
│ │ │三、游行 四、空行 │ │
┌欲│ └二、十仙┤五、天行 六、通行 │ │
│界┤ │七、道行 八、照行 │ │
│ │ └九、精行 十、绝行 │ │
│ │ ┌一、东方持国 ┐ │ │
│ │ ┌一、四王┤二、南方增长 │ │ │
│ │ │ │三、西方广目 │ │ │
│ │ │ └四、北方多闻 │ │ │
│ │ │ ┌一、善法堂天 │ │ │
│ │ │ │ ┌一、山峰 │ │三│
│ │ │ │ │二、山顶 │ ├善┘
│ │ │ │ │三、善见城 │ │道
│ │ │ │ │四、钵私他 │ │
│ │ │ │二、南八天┤五、俱吒 │ │
│ │ │ │ │六、杂殿 │ │
│ │ │ │ │七、欢喜园 │ │
│ │ │ │ └八、光明 │ │
│ │ │ │ ┌一、波利耶多│ │
│ │ │ │ │二、离险岸 │ │
│ │ │ │ │三、谷崖岸 │ │
│ │ │ │ │四、摩尼藏 │ │
│ │ │ │三、西八天┤五、旋行 │ │
│ │ │二、忉利┤ │六、金殿 │ │
│ │ │ │ │七、鬘形 │ │
│ └三、六欲天┤ │ └八、柔软 │ │
三界┤ │ │ ┌一、杂庄严 │ │
│ │ │ │二、如意 │二│
│ │ │ │三、微细行 │十┘
│ │ │ │四、歌音乐 ├八
│ │ │四、北八天┤五、威德轮 │天
│ │ │ │六、日行 │
│ │ │ │七、阎摩婆罗│
│ │ │ └八、速行 │
│ │ │ ┌一、影照 │
│ │ │ │二、智慧行 │
│ │ │ │三、众分 │
│ │ │ │四、曼陀罗 │
│ │ └五、东八天┤五、上行 │
│ │ │六、威德颜 │
│ │ │七、威德轮 │
│ │ └八、清净 │
│ │三、夜摩 │
│ │四、兜率 │
│ │五、化乐 │
│ └六、他化 │
│ ┌一、初禅 一、梵众 二、梵辅 三、大梵 │
│色│二、二禅 一、少光 二、无量光 三、光音 │
│界┤三、三禅 一、少净 二、无量净 三、遍净 │
│ │ ┌一、无云 二、福生 三、广果 │
│ └四、四禅 ┤四、无想 五、无烦 六、无热 │
│ └七、善见 八、善现 九、色究竟│
└无色界┬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
(九地表)
┌五趣杂居地─欲界 ┐
│离生喜乐地┐ │
│定生喜乐地│ │
│离喜妙乐地├色界 ├ 三 界
九 地 ┤舍念清净地┘ │(亦名三有)
(亦名九有)│空无边处地┐ │
│识无边处地│ │
│无所有处地├无色界┘
└非非想处地┘
(二十五有表)
┌四恶趣…………四有┐
┌欲界┤四洲……………四有├十四有┐
│ └六欲天…………六有┘ │
│ ┌初禅┬前二天┐ │
三界┤ │ └大梵─┴二有┐ │
│ │二禅……………一有│ │
│色界┤三禅……………一有├七有 ├二十五有
│ │ ┌前三天┐ │ │
│ └四禅┤无想 ├三有┘ │
│ └那含 ┘ │
└无色界……四无色……………四有 ┘
【三藏法数】
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三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无色贪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上分结之一。(参见:结)附录。
【三藏法数】
谓于无色界,识处等定,爱乐可意,心生味著也。
(术语)五上分结之一。(参见:结)附录。
【三藏法数】
谓于无色界,识处等定,爱乐可意,心生味著也。
行苦对无色界
【三藏法数】
谓虽无苦乐之境,任运心有生灭,名为行苦。如无色界中,虽无质碍之色,而有漏心识自然是苦,故名行苦对无色界。
谓虽无苦乐之境,任运心有生灭,名为行苦。如无色界中,虽无质碍之色,而有漏心识自然是苦,故名行苦对无色界。
无色爱
【三藏法数】
谓于无色界禅定而起贪爱也。因贪爱故,推求不已,是名无色爱。
谓于无色界禅定而起贪爱也。因贪爱故,推求不已,是名无色爱。
四无色定治妄修解脱染
【三藏法数】
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四无色定者,即无色界中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也。若诸外道,以有漏心,妄修邪定,以求解脱者,菩萨能以此四无色定摄化,令其依于正法,修證解脱,则无妄修解脱之染也。
无色爱结
【三藏法数】
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质,而于受、想等法,未能舍离,取著四空禅定欲乐境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四空者,即无色界天中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
无色爱者,即无色界思惑也。谓无色界众生,虽无色质,而于受、想等法,未能舍离,取著四空禅定欲乐境界,由此爱惑系缚,不能出离,故名结也。(四空者,即无色界天中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
内无色相外观色
【三藏法数】
谓行人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为欲界贪欲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此即第二背舍,位在二禅天定。
谓行人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为欲界贪欲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故又云外观色。此即第二背舍,位在二禅天定。
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心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心色相,故云内无色相。又以观道未增,若观多色,恐难摄持,故观少色,是以自观己身不净,亦观所爱之人身亦不净。故云外观色少。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
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
【三藏法数】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工力转胜也。
谓行人入二禅已,灭内身色相,故云内无色相。观内身色相既无,则外观色相虽多,亦无妨碍,所谓谛观一死尸至千万死尸;若观一胖胀,悉见一切胖胀,乃至坏烂剥落亦复如是。若好若丑者,谓观外诸色善业果报,故名好;恶业果报,故名丑。或时系心一处,观欲界中色,能生贪欲者,是净色,名为好;能生瞋恚者,是不净色,名为丑。胜知胜见者,谓观心纯熟,于好色中,心不贪爱,于丑色中,心不瞋恚也。盖行人为欲界烦恼难破,故于第二禅中重修第三、第四胜处,除灭欲界烦恼,令无遗馀,亦令观道增进牢固,不失工力转胜也。
发光地寄色界无色界天乘
【三藏法数】
谓三地菩萨,明修八禅定行,同于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处,故云发光地寄色无色界天乘。(八禅定者,色界、无色界各四禅定也。四禅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四空者,即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也。)
谓三地菩萨,明修八禅定行,同于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处,故云发光地寄色无色界天乘。(八禅定者,色界、无色界各四禅定也。四禅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四空者,即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