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无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为大乘菩萨之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者也。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楞伽经一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无常一的我体可得;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知道诸法皆无实在的体用。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无,即空也。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于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卧,语言不离于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声闻之人,修四真谛,即了人法本空,我亦无有,故名二无我。(四真谛者,即苦集灭道也。)
〔一、人无我〕,谓由揽五阴实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复于假名之中,妄执为我。若了五阴之法本空,假名之人,岂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是名人无我。(揽者,撮持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五阴之身实有,故名实法;名字本来虚假,故名假名。)
〔二、法无我〕,谓由揽父母之遗体,四大假合而成五阴之身。若一一分别推求,皆悉空无所有。凡夫不了,妄执此身为我,馀身非我。若了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是名法无我。(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无我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知人无我法无我理之智也。楞伽经一曰:「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中略)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分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
【佛学常见辞汇】
證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
人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无我之一。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其中无真实之我体,故云人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等,人体为五蕴假和合,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云人无我。二无我之一。
【三藏法数】
谓由揽五阴实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复于假名之中,妄执为我。若了五阴之法本空,假名之人,岂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是名人无我。(揽者,撮持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五阴之身实有,故名实法;名字本来虚假,故名假名。)
人无我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无我智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二无我智之一。
尼乾子问无我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尼犍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为说无我之义,有偈颂。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法天译。因外道之问而说一切法如梦如幻之义。
空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无我所曰空。无我见曰无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空与无我,异名同义。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1。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我我所。2。无我所叫做空,无我见叫做无我。3。空与无我。
空无我声
【佛学大辞典】
(杂语)极乐八功德池之波声,说空无我之妙法。无量寿经上曰:「波扬无量自然妙声,(中略)或寂静声,空无我声。」
法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二无我)
【三藏法数】
谓由揽父母之遗体,四大假合而成五阴之身。若一一分别推求,皆悉空无所有。凡夫不了,妄执此身为我,馀身非我。若了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是名法无我。(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法无我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无我智)
苦空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有漏果报四相之三。苦空如上。无我者,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无我所有物之实体也。
苦空无常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即有漏果报之四相,谓之苦谛四行相。苦空无常无我者旧译。新译谓之非常苦空非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苦圣谛有四相:一非常,二苦,三空,四非我。待缘故非常,逼迫性故苦,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观无量寿经曰:「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大乘义章三曰:「逼恼名苦,苦法迁流,说为无常。苦非我所,故名为空。苦非我体,名为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苦是说短暂的人生,有三苦八苦和无量诸苦;空即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诸法众缘和合而生起,性空是说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无常即诸行无常,是说世间诸法都是变化不停,生灭不断的,没有常住不变的个体;无我即诸法无我,是明五蕴假合的人身,没有真实不变的我体可得。
唯蕴无我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谛观法,了悟唯有五蕴之法而无人我实体之住心也。
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Ana%tman,又云非我。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法者总为因缘生,亦无常一之我体,既无人我,无法我,则无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毕竟无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刚经曰:「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十地经论一曰:「无我智有二种,我空法空。」大乘义章二曰:「法无性实,故曰无我。」同三曰:「苦非我体,故名为无我。」俱舍光记二十六曰:「违我见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蕴自体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观七曰:「为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我在何处?头足支节,一一谛观,了不见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众生业力机关,假为空聚。从众缘生,无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论曰:「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之,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佛学常见辞汇】
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
【佛学次第统编】
无我者,有漏之果报中,无我之实体也。又曰非我,我之意义,谓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
一、人我 于人身有此执,曰人我。
二、法我 于法有此执,曰法我。
三、自我 于自己有此执,曰自我。
四、他我 于他有此执,曰他我。
然此四我,实为无我。
一、人无我 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故人无我。
二、法无我 法为因缘而生,无常一之我体,故法无我。
三、自无我 自亦属人,既人无我,则自无我,亦无待言。
四、他无我 他者于他为自,既自无我,则他无我,亦无待言。
是故我不可得,毕竟无我也。
无我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三法印之一。凡愚妄于色身假合上固执常一之我,作种种之妄业,佛为破其妄计,说无我之理,此理决定而不可违越,又为證异于外说之印契,故云无我印。(参见:三法印)
【佛学常见辞汇】
诸法无我印,为三法印之一。
【三藏法数】
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著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法印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證其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證其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印,行有迁流之义,谓有为法。言一切之有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为诸行无常印。二、诸法无我印,行之名局于有为法,法之名。通于无为法。言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是诸法无我印也。三、涅槃寂静印,言涅槃之法。灭一切生死之苦而为无为寂静。是涅槃寂静印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中略)摩诃衍中说诸法不生不灭,一相所谓无相。」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
【佛学常见辞汇】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三藏法数】
(出法华玄义)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二、无我印〕,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有,虚假不实,本无有我。众生不了,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执之为我;是故佛说无我,破其著我之倒,是名无我印。
〔三、涅槃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一切众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是故佛说涅槃之法,令其出离生死之苦,而得寂灭之乐,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