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和合离散无常
【三藏法数】
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若因缘别离,即便散坏。且如众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别离,即便散灭,是名和合离散无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毕竟无常
【三藏法数】
毕竟,犹决定也。谓决定了知一切诸法皆假因缘和合而生,虚幻不实,终归坏灭,是名毕竟无常。
观心无常
【三藏法数】
心即第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三藏法数】
谓众生愚惑,不知世间有情、无情等物,悉皆有生有灭,有成有坏,毕竟无常;而反计有常。如来说法,为断此计,故曰一切万物,皆归无常。
常计无常
【三藏法数】
常者,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者,即变异也。谓声闻、缘觉为无明之惑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中,妄计有变异相,是为无常颠倒。
【三藏法数】
常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即变异之义。谓声闻、缘觉,为无明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是名无常颠倒。(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常必无常
【三藏法数】
世间之相,一一无常,假令万劫之久,铁石之坚,须弥之高,大海之广,终为无常之所坏灭。是故常不可久保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我今世始生,不从过去之因,执为无常,即堕断见。是名无常句。
亦常亦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见上二执皆有过失,便计我是常,身是无常;若尔,离身则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亦常亦无常句。
非常非无常句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身有异故非常,我不异故非无常;若尔,离身亦无有我,此亦成过。是名非常非无常句。
无常相
【三藏法数】
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作已而舍无常
【三藏法数】
作,即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相。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造,后见四大相异,如地坚、水湿、火煖、风动,各各不同,遂执为无常,故云作已而舍无常。
形处坏无常
【三藏法数】
形处,即形状也。谓外道计四大造色,能造所造,色体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变坏等相,以为无常,故云形处坏无常。
即色无常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前形处见其变坏,以为无常,今谓此形色即是无常,故云即色无常。
色转变中间无常
【三藏法数】
色转变者,谓生住异灭也。生即生相,住即成相,异即变相,灭即无相。如金作庄严之具,金性不坏,中间相续,转变无常,自然异灭,故云色转变中间无常。
性无常
【三藏法数】
谓外道计自心妄想,非常非无常,性自性不坏,而能坏诸法自性,故云性无常。(性自性者,谓本体之自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