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无常依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梁真谛译。说造佛像之功德及如来之功德。
无常迅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六祖坛经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无常观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世相无常之佛门也。
诸行无常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万物常变转之意。涅槃经十四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名诸行无常偈。亦曰雪山偈。此一偈为总佛法之大纲,各依其宗义,所释不同。今明通途之一义,则诸三世迁流之有为法,名为诸行。诸行为无常,是生灭之法,此生灭之法,是苦。此半偈是流转门。灭此生与灭已,无生无灭为寂灭。寂灭即涅槃,是乐。为乐者非言受涅槃乐,谓对于有为之苦,而寂灭为乐耳。此半偈是还灭门。诸行无常Anicca% vata sankha%ra,是生灭法Uppa%davayadhammo,生灭灭已Uppjjitva%nirujjhanti,寂灭为乐Tesam% ru%pasamo sukho。
【佛学常见辞汇】
三法印之一。(参见:三印)
三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印也。法华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三印。印之则是佛说,修之得道,无三法印即是魔说。」(参见:三法印)
【佛学常见辞汇】
三法印。(参见:三法印)
诸行无常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法印之一。
转变无常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七种无常)
一期无常
【佛学常见辞汇】
指生物的一度生死。
【三藏法数】
谓众生受身,虽寿命长短不等,皆名一期。而言无常者,谓诸众生一期受报之身,亦为生住异灭四相迁流,终归灭尽,是名一期无常。
苦空无常
【佛学常见辞汇】
苦、空、无我。(参见:苦空无常无我)
一旦无常万事休
【俗语佛源】
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可以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楞严经》卷二)。死去,不过意味著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李明权)
三种无常
【三藏法数】
(出顺中论)
〔一、念念坏灭无常〕,谓根、尘相对所起心念,前念既灭,后念复生,生已还灭,念念不住,皆悉无常,是名念念坏灭无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二、和合离散无常〕,谓一切法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本无实体;若因缘别离,即便散坏。且如众生由四大和合而成其身,若四大别离,即便散灭,是名和合离散无常。(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三、毕竟无常〕,毕竟,犹决定也。谓决定了知一切诸法皆假因缘和合而生,虚幻不实,终归坏灭,是名毕竟无常。
七无常──外道七种无常
【三藏法数】
(出入楞伽经)
〔一、作已而舍无常〕,作,即造也。舍者,舍前造作之相。谓外道计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造,后见四大相异,如地坚、水湿、火煖、风动,各各不同,遂执为无常,故云作已而舍无常。
〔二、形处坏无常〕,形处,即形状也。谓外道计四大造色,能造所造,色体毕竟不坏,但观形状长短变坏等相,以为无常,故云形处坏无常。
〔三、即色无常〕,谓外道计前形处见其变坏,以为无常,今谓此形色即是无常,故云即色无常。
〔四、色转变中间无常〕,色转变者,谓生住异灭也。生即生相,住即成相,异即变相,灭即无相。如金作庄严之具,金性不坏,中间相续,转变无常,自然异灭,故云色转变中间无常。
〔五、性无常〕,谓外道计自心妄想,非常非无常,性自性不坏,而能坏诸法自性,故云性无常。(性自性者,谓本体之自性也。)
〔六、性无性无常〕,谓外道计四大之性,皆无自性,能造及所造之相,皆归变坏,故云性无性无常。(能造者,地水火风四大也。所造者,色香味触四微也。)
〔七、一切法不生无常〕,谓外道计一切法,皆本不生,故云一切法不生无常。
无常身
【三藏法数】
如来方便为欲度脱一切众生,示现生死之身,出家修道成佛说法入于涅槃,是名无常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无常印
【三藏法数】
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印。
无常修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是名无常修。(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念念坏灭无常
【三藏法数】
谓根、尘相对所起心念,前念既灭,后念复生,生已还灭,念念不住,皆悉无常,是名念念坏灭无常。(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