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余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无余(無餘)
(1).没有剩余、残留。《诗·秦风·权舆》:“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餘。”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无餘,禽兽殄夷。”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 和鸾 和 祖凤 虽有主仆底名分,然而在他们底心识里,这种阶级底成见早已消灭无馀。”
(2).指没有余留之物。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肴来不虚归,觴至反无餘。” 唐 温庭筠 《登卢氏台》诗:“臺高秋尽出,林断野无餘。”
(3).指没有多余资财。 宋 秦观 《题彭景山传神》:“﹝ 景山 ﹞年四十不幸丧明,家居无餘,而目不可治。”
(4).佛教语。谓“生死”的因果泯灭,不再受生于三界。 唐 王维 《大唐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忽谓众人,有疑皆问,我于是夜,当入无餘。”
《國語辭典》:一览无馀(一覽無餘)  拼音:yī lǎn wú yú
一眼望去就看得很清楚,毫无遗漏。《金瓶梅》第六一回:「风虚寒热之症候,一览无馀。」也作「一览无遗」。
分類:一眼即可
《分类字锦》:宏图无馀(宏图无馀)
郭熙林泉高致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馀消缩为小景而不少
分类:
《分类字锦》:含两无馀(含两无馀)
韩愈 赠刘师服诗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
分类:齿
《國語辭典》:扫地无馀(掃地無餘)  拼音:sǎo dì wú yú
全数摧毁,荡然无存。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衣冠礼乐,扫地无馀。」宋。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数年以来,公私窘乏,内府累世之积,扫地无馀。」
《國語辭典》:目无馀子(目無餘子)  拼音:mù wú yú zǐ
眼中没有旁人。形容骄傲自大。
《國語辭典》:目中无人(目中無人)  拼音:mù zhōng wú rén
形容自高自大,瞧不起他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严家夫妻娇养了这孩儿,到得大来,就便目中无人。」《红楼梦》第一○回:「他因仗著宝玉和他好,他就目中无人。」
《分类字锦》:历尾无馀(历尾无馀)
宋祁 除夕诗 历尾无馀日,更筹促曙躔。
分类:岁除
《國語辭典》:洁净(潔淨)  拼音:jié jìng
乾净、清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儒林外史》第二回:「周进怕汤不洁净,讨了茶来吃点心。」
《漢語大詞典》:刮地
(1).谓大风掠地。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是日东风刮地,自 洛 南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 前蜀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诗:“余今正泣 杨朱 泪,八月边城风刮地。” 宋 蔡伸 《惜奴娇》词:“雪意垂垂,更刮地,寒风起。”
(2).犹席卷。新唐书·藩镇传·程日华:“前刺史 李固烈 ……请还 恒州 。既治装,悉帑以行。军中怒曰:‘马瘠,士飢死,刺史不弃毫髮卹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遂共杀 固烈 ,屠其家。”
(3).喻搜刮无余。 孙中山 《兴中会宣言》:“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
《漢語大詞典》:彗扫(彗掃)
谓如彗星扫过。多形容兵锋迅猛,歼除无余。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过处若彗扫,来时如电激。” 唐 李德裕 《讨回鹘制》:“ 黠戛斯 潜师彗扫,穹庐瓦解,种族尽膏於原野,区落遂至於荆榛。”
《漢語大詞典》:干尽(乾盡)
精光无余。《老残游记》第十四回:“又有那纸店里的纸,棉花店里的棉花,又是搬个乾尽。”
分類:精光无余
《漢語大詞典》:断籯(斷籝)
谓秉先人遗教,虽无余财,而能勤学。籝,同“ 籯 ”。典出《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唐 黄滔 《与卢员外启》:“伏以员外断籝积学,计斗负才,龟镜词林,梯航陆海,是故门駢 郑 市,俗垫 郭 巾,争俟栽培,互希丹饰。”
《漢語大詞典》:刮野扫地(刮野掃地)
大风吹扫野地。喻杀获无余。《文选·扬雄〈羽猎赋〉》:“鸟不及飞,兽不得过。军惊师骇,刮野扫地。” 李善 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
《漢語大詞典》:刮土儿(刮土兒)
刮扫土地。极言尽其所有,扫除无余。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我恨不的罄囊儿捨与人些钱,恨不的刮土儿可便散与人些银。”
《國語辭典》:光光荡荡(光光蕩蕩)  拼音:guāng guāng dàng dàng
形容空无一物。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捲残云,都使得光光荡荡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不上一年,使得光光荡荡了,又要分了爹妈的这半分。」
分類:空荡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