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置
1.不要放置。
2.谓无以置身,惶悚不安。
3.犹言不予处理。
《漢語大詞典》:无寘(無寘)
(1).不要放置。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伯 ﹞乃使 公孙获 处 许 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寘於 许 。’”
(2).谓无以置身,惶悚不安。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看讲启》:“臣不涯庸浅,轻敢奉宣……惭悚交并,寝兴无寘。”
(3).犹言不予处理。 唐 孙逖 《对甲读〈周书阴符〉或告违法判》:“下帷之时,不学明训;张灯之际,乃习《阴符》,徒成 仲舒 之滛,不如 元凯 之癖。或称违法,诚则伊咎,欲将议狱,其或有词……苟如斯失,无寘於辟。”
《漢語大詞典》:锉荐(剉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载: 陶侃 家贫,冬日客至,无以招待。 侃 母 湛氏 遂切褥草喂客马,剪发出卖以置菜肴。一时传为美谈。后人因以“剉荐”喻妇人贤明。 明 汪廷讷 《狮吼记·叙别》:“只是我娘子虽多咏雪之慧,却少剉荐之风。” 清 张岱 《琅嬛文集·课儿读諟》:“小人有母,剉荐截髮,无米妇难以作居停。”
《漢語大詞典》:厝颜(厝顔)
置颜。厝,措置;颜,脸面。《宋书·武帝纪中》:“由臣轻弱,致 裕 凌横,上惭俯愧,无以厝颜。”无以厝颜,犹言脸没地方放,意谓无地自容。
《國語辭典》:无梁斗(無梁斗)  拼音:wú liáng dǒu
没有提梁的斗提不了。比喻不说话,不提起。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管著你目下见雠人,则不要口似无梁斗。」
《漢語大詞典》:魏勃扫门(魏勃掃門)
西汉 魏勃 少时,欲求见 齐 相 曹参 ,而家贫无以自通,于是常在 齐 相舍人门外扫地,终于得要舍人的通报。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后因以“魏勃扫门”为典实。 五代 李瀚 《蒙求》:“ 魏勃 扫门, 潘岳 望尘。”亦作“ 魏公扫 ”。 唐 孟浩然 《襄阳公宅饮》:“座非 陈子 惊,门还 魏公 扫。”
《国语辞典》:聋者之歌(聋者之歌)  拼音:lóng zhě zhī gē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瞭解其中真义。《淮南子。原道》:「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
《国语辞典》:空古绝今(空古绝今)  拼音:kòng gǔ jué jīn
超越古今。形容非常杰出,无以伦比。《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我有个朋友,在萧山县山里住,这人真有经天纬地之才,空古绝今之学。」
《国语辞典》:百喙莫辩(百喙莫辩)  拼音:bǎi huì mò biàn
有一百张嘴也无法辩解。形容无以申诉的窘境。如:「检方呈上的證据完整、真实,让嫌犯在法庭上百喙莫辩。」
《漢語大詞典》:铄金毁骨(鑠金毁骨)
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众口鑠金,积毁销骨。” 明 归有光 《上王都御史书》:“今仕涂颠陨于鑠金毁骨之日。”
《漢語大詞典》:埽史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 魏勃 少时家贫,欲见 齐 相 曹参 ,而无以自通,因每晨早起,潜为 齐 相舍人清扫门外,遂因舍人得见 曹参 。 曹 荐为 悼惠王 内史。后以“埽史”为夤缘仕进之典。 南朝 陈 徐陵 《骢马驱》诗:“倚端轻埽史,召募击 休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