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十无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诸佛世尊有十种之无二行自在法: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也。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也。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平等,决定无二也。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也。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也。六、一切诸佛悉能现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也。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也。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也。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也。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也。见宗镜录九十九。
【佛学常见辞汇】
诸佛具有十种决定无二的自在法,即一、一切诸佛悉能善说授记之言说,决定无二;二、一切诸佛悉能随顺众生之心念,使其意满,决定无二;三、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诸佛,与其所化一切众生之体性本等,决定无二;四、一切诸佛悉能知世法及诸佛之法性无差别,决定无二;五、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诸佛所有之善根同一善根,决定无二;六、一切诸佛悉能观觉一切诸法,演说其义,决定无二;七、一切诸佛悉能具足去来今诸佛之慧,决定无二;八、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刹那,决定无二;九、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之佛刹入于一佛刹之中,决定无二;十、一切诸佛悉能知三世一切佛之语,即一佛之语,决定无二。
有无二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之邪见纳于此二见之中,自此二见生一切之邪见。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文句四下曰:「若有是常见,若无是断见,因此二见生六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固执有与无的二种邪见。有是指常见,无是指断见。一切邪见都归纳于此二见之中,因由此二见而后生出一切的邪见。
【佛学次第统编】
有无二见者:
一、有见 偏于有之邪见。
二、无见 偏于无之邪见。
法华经方便品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有无二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执有之边际,执无之边际,皆为邪见,故云边见。肇论曰:「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
【佛学常见辞汇】
执著有的一边和执著无的一边,因为都是一边之见,所以叫做边见。
【佛学次第统编】
二边者,执有之边际,执无之边际,皆为邪见,故云边见。肇论曰:「有无之境,边见所存,岂是处中莫二之道乎?」又谓之增益减损二边。
一、增益边 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本无自性,众生不了,执之为有,是名增益也。
二、损减边 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定无,即是损减实有成就之性,是名损减也。
法佛无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即佛法无二也。有一居士问二祖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
寂灭无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圆觉经曰:「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佛学常见辞汇】
涅槃离一切差别之相,故谓之寂灭无二。
无二无三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无二亦无三之略。
无二亦无三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成佛之道,唯一而无二道三道也。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为偈文之语。其本文曰:「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馀乘若二若三。」诸师解之,其说不一。台家就藏通别圆四教而对简之,成立唯一圆教。馀乘若二若三、训为「馀乘与若二与若三」。馀乘者,指别教,若二者,指通别二教,若三者,指藏通别三教。意谓今之法华时为唯一圆教,不如前华严时(第一时)之兼别教,不如般若时(第四时)之带通别二教,不如方等时(第三时)之对待藏通别三教也。是视二三之数为复数而解之也(法华文句)。三论之嘉祥,法相之慈恩,就三乘而对简之,成立唯一佛乘。故训为「馀乘之若二若三」。馀乘者,总指缘觉与声闻,若二者,别指缘觉,若三者,别指声闻。是以一二三之次第佛乘为第一、缘觉乘为第二、声闻乘为第三。意谓为唯一佛乘,无第二之缘觉乘,亦无第三之声闻乘也。慈恩言勘梵本谓为无第二无第三、译时果谓无二亦无三也(法华义疏,法华玄赞)。
无二平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之略名。
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六卷,赵宋施护译。金刚界真言之别部。
有无二见(二)
【佛学次第统编】
二见者,一有见,二无见。
一、有见 为遍于有之邪见,固执实有物之见也,又增益实性之妄见也。
二、无见 为遍于无之妄见,固执实无物之见也,又减损实性之妄见也。
此有无之二见,通于一切法边见中之断常二见,人身之有无二见皆是也。故一切之邪见,纳于此二见之中。自此二见生一切之邪见。法华经曰:「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智照无二相
【三藏法数】
智即实智,照即照了。谓善财初见文殊,后历百一十城,参诸善知识,信自己心,一切善法悉得成就。复见文殊,不异初心,智与理冥,始终不二,是名智照无二相。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
【三藏法数】
谓菩萨六根圆融,通达无碍,含摄法界,如大圆镜,明照无二。由此故能承顺法门,受领无失,以此无畏,施诸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经云: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