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仲宣云乐
 
从军乐
 
王粲向旌旗
 
王粲从军
 
王粲投笔
 
王粲有依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军戎·从军诗五首〉~269~
从军有苦乐,但闻所从谁?所从神且武,焉得久劳师?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西收边地贼,忽若俯拾遗。陈赏越丘山,酒肉踰川坻。军人多饫饶,人马皆溢肥。徒行兼乘还,空出有馀资。拓地三千里,往返速若飞。歌舞入邺城,所愿获无违。尽日处大朝,日暮薄言归。外参时明政,内不废家私。禽兽惮为牺,良苗实已挥。不能效沮溺,相随把锄犁。孰览夫子诗,信知所言非。

简释

从军乐:咏从军。唐刘长卿《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例句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吴融 登汉州城楼

汉兵将灭虏,王粲始从军。 孟浩然 送吴宣从事

王粲有所依,元瑜初应命。 孟郊 送韩愈从军

手执王粲笔,闲吟向旌旗。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

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去去从军乐,雕飞代马豪。 杜牧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王粲暂停笔,吕虔初佩刀。 杜牧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飞控著鞭能顾我,当时王粲亦从军。 裴度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钱起 过张成侍御宅

自有从军乐,何须怨解携。 韩翃 送戴迪赴凤翔幕府

典故
王浚爱旌旗

相关人物
王浚


《晋书》卷四十二〈王浚列传〉~207~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例句

王浚爱旌旗,梁竦劳州县。 杨巨源 题赵孟庄

典故
拥旌旗


《全唐诗》卷三百一〈寄杜侍御〉
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道气清凝分晓爽【道气清宁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诗情冷秀滴秋鲜】。学通儒释三千卷【学通传释三千卷】,身拥旌旗二十年。春巷偶过同户饮,暖窗时与对床眠【暖窗时语对床眠】。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伤损花枝为酒颠】。今日总来归圣代【今日愁来归圣代】【今日总离车马地】,丈人先达幸相怜。
《國語辭典》:旌旗  拼音:jīng qí
1.旗子的通称。《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西游记》第四回:「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也作「旌旗」。
2.借指官兵、士兵。唐。王昌龄 青楼曲二首之一:「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國語辭典》:旌旗(旍旗)  拼音:jīng qí
旗子的通称。《文选。枚乘。七发》:「旌旗偃蹇,羽毛肃纷。」也作「旌旗」。
《国语辞典》:旌旗蔽空  拼音:jīng qí bì kōng
军容壮盛的样子。宋。苏轼〈赤壁赋〉:「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也作「旌旗蔽天」、「旌旗蔽日」。
《国语辞典》:旌旗蔽天  拼音:jīng qí bì tiān
军容壮盛的样子。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御教》:「戈甲耀日,旌旗蔽天,连亘二十馀里,粲如锦绣。」《英烈传》第四四回:「因率城中将士,鼓噪而出,声震山谷,旌旗蔽天,莫不以一当百,斩首万级数。」也作「旌旗蔽空」、「旌旗蔽日」。
分类:军容壮盛
《国语辞典》:旌旗所指  拼音:jīng qí suǒ zhǐ
比喻军队所到的地方。如:「昔时项羽入关,旌旗所指,烧杀掳掠,令人胆颤心惊。」
分类:军队地方
《国语辞典》:旌旗蔽日  拼音:jīng qí bì rì
军容壮盛的样子。《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孤本元明杂剧。蒋神灵应。第二折》:「统兵百万,旌旗蔽日。」也作「旌旗蔽天」、「旌旗蔽空」。
分类:军容壮盛
《分类字锦》:柳拂旌旗
岑参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
分类:朝会
《漢語大詞典》:旗旌
旌旗。南史·谢晦传:“舟舰列自 江津 至于 破冢 ,旗旌相照。” 唐 宋之问 《扈从登封告成颂》诗:“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分類:旌旗
《國語辭典》:幢幡  拼音:chuáng fān
佛教道场用来装饰的长形旗帜。《妙法莲华经》卷一:「一一塔庙,各千幢幡。」
《漢語大詞典》:云罕(雲罕)
旌旗。文选·张衡〈东京赋〉:“云罕九斿,闟戟轇輵。” 薛综 注:“云罕,旌旗之别名也。”文选·潘岳〈藉田赋〉:“琼鈒入蘂,云罕晻蔼。” 吕向 注:“云罕,幡也。” 唐 宋之问 《龙门应制》诗:“云罕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宋史·乐志十五》:“云罕回仙仗,庆鑾輅还京。”
分類:旌旗
《漢語大詞典》:旗旆
旌旗。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云车万乘,载旗旆之逶迤。”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
分類:旌旗
《漢語大詞典》:旟旐
泛指旌旗。《诗·小雅·出车》:“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汉书·扬雄传上:“腾清霄而軼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柅也!”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接诏》:“翠华游幸,正返 钟山 旟旐。”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四》:“彼熊羆、蛇虺、旟旐、众鱼之幻,何足语知道。”
分類:旌旗
《漢語大詞典》:旌旐
(1).旌旗。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命僕及七騶咸驾,载旌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 郑玄 注:“即驾之,又为之载旌旗。”
(2).指铭旌,导引灵柩的魂幡。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詔撰德於旌旐,永传徽於舞缀。” 隋炀帝 《秦孝王诔》:“旌旐飘飘而从风,笳管酸嘶而响谷。” 宋 欧阳修 《刘丞相挽词》之一:“盛衰同俯仰,旌旐送山丘。” 元 揭傒斯 《熊英德哀辞》诗:“旌旐扬广衢,輀车出城闥。”